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塔里木地块二叠纪古地磁结果及二叠纪中国大陆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下二叠统的三个剖面中采集的标本,获得了两个古地磁极:一个获自灰岩剖面(λ=65°N,φ=163°E,K=128,A_(?5)=4°,n=11).另一个获自两个玄武岩剖面(λ=55°N,φ=172°E,K=66,A_(95)=4°,n=21).结合原先已发表的数据,塔里木地块二叠纪古地磁场为λ=61°N,φ=177°E.K=98.A_(95)=9°,N=4.塔里木地块古纬度比中朝、扬子地块高得多,认为这些地块是分开的大陆地块.晚二叠世.塔里木、西伯利亚、中朝、扬子地块之间发生过重要的相对运动表明.地质上推断的晚古生代碰撞、并合作用在中亚及东亚的复合构造演变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2.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北祁连山地块的构造演化史已有不少论述。但是,对北祁连地块的古地理位置变迁尚无确切的认识。本文通过测定下奥陶统火山岩的古地磁,初步确定了北祁连山地块早奥陶世的古纬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塔里木地块的视极移曲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燕平  李永安 《地质学报》1989,63(3):193-203
塔里木地块的视极移曲线由泥盆纪,晚石炭世,二叠纪,早三叠世和侏罗-白垩纪古地磁极联线构成。(D:P_(lat)=16,P_(long)=165,A_(95)=4;C_3:P_(lat)=41,P_(long)=160,A_(95)=4;P:P_(lat)=61,P_(long)=177,A_(95)=9;T_3:P_(lat)=69,P_(long)=183,A_(95)=11;J-K:P_(lat)=65,P_(long)=214,A_(95)=6)根据古地磁研究,塔里木地块在泥盆和二叠纪之间俯冲到哈萨克斯坦地块之下。塔里木,华北和华南的缝合年代在早三叠世和早白垩世之间,相对于西伯利亚,塔里木地块自白垩纪之后有较大的东向运动。  相似文献   
14.
日本黄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 (Temmick et Schlegel),俗称白 ,为石首鱼科黄姑鱼属的近海中下层鱼类,分布于我国的东海、南海及日本南部沿海[1]。日本黄姑鱼生长迅速、病害少、易于养殖,当年即可达商品鱼规格,经济效益显著,成为海水鱼网箱养殖诸多品种之佼佼者,倍受养殖业者欢迎。但其海区野生苗种来源有限,且规格不一,品种不纯,阻碍了大规模生产的发展。因此,开展日本黄姑鱼人工育苗,已成为水产科研部门与养殖业者共同关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关日本黄姑鱼的人工孵化工作,日本在198…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柴达木地块中上侏罗统砂岩和犁地块寒武、奥陶系灰岩中的磁黄铁矿的剩磁研究,指出了磁黄铁矿的剩磁稳定与否在于磁黄铁矿的成因差异。了解磁黄铁矿的剩磁稳定性,对于确定硫化矿床的矿化年代,解释磁异常以及确定某些地质构造问题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北祁连山近90个上古生代和中生代岩石样品的热退磁、交变退磁和剩余磁性的初步测定,认为石炭纪、二叠纪和侏罗纪岩石的剩余磁化强度已被现代地磁重新磁化;而上泥盆纪和三叠纪的剩余磁性可能是原生的,说明这一时期北祁连山地体有较大的北向移动,但三叠纪时尚未达到目前的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7.
闽东大黄鱼饲料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振勇  李燕平 《台湾海峡》2001,20(Z1):180-183
近年来,大黄鱼养殖业发展迅速,饲料供给出现了激烈的竞争.冻、鲜杂鱼仍是养殖大黄鱼的主要饲料,但存在着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的问题.配合饲料使用量增加较快,品牌杂、规格多、质量差异大.期待加大科研力度,深入进行大黄鱼专用配合饲料的研究,尽快制订出大黄鱼配合饲料的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