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12 kaBP前后青藏高原湖泊环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炳元 《中国科学D辑》2001,31(Z1):258-263
对青藏高原地区20多个有12 kaBP前后测年数据的湖泊或古湖盆的古湖岸线、古湖沉积物以及指示湖水盐度变化的古气候代用指标进行了较系统分析, 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毗邻的中国西北地区的古湖面在14~11 kaBP冰消期具有明显回升现象, 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湖泊湖面涨幅往往超过全新世最宜期. 12 kaBP前后温湿的气候波动在青藏高原甚至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 可与欧洲和格陵兰冰芯记录到的Bolling和Allerod暖期对比, 表明B/A事件不只是北大西洋的区域现象.  相似文献   
42.
尹泽生  李炳元  王守春 《地理学报》2012,67(7):997-1001
杨逸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貌学家, 他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祖国的地理科学事业。1959-1998 年他前后20 余次到青藏高原考察, 其中二次在喜玛拉雅山库拉岗日峰和南迦巴瓦峰参加登山科考, 八次进入雅鲁藏布大峡谷考察。他五次深入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考察。2001 年后, 他还开展了对台湾澎湖、兰屿、绿岛的历史环境考察。他曾四次到日本考察并开展学术交流, 2003 参加了北极考察。他在多年实地考察基础上, 以丰富的资料和测量数据, 参与论证和确认我国雅鲁藏布大峡谷作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科学地位, 为中国地理学赢得了世界声誉。  相似文献   
43.
可可西里东部地区的夷平面与火山年代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夷平面及其年代是高原隆升、时代和幅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可可西里东部地区通过1∶100000航测地形图所示的山顶面形态特征分析表明,本区广泛分布的山顶平坦地形面为青藏高原主夷平面的一部分,其海拔高度大多在4900~5200m。本区平坦顶面的熔岩方山常与夷平面交叉分布,也为高原主夷平面一部分,其同位素年代19.6~6.95MaB.P.之间的有39个(9.9~6.95MaB.P.有17个)。又据本区相邻的山间盆地内的火山地貌年龄推论,夷平面形成于9.9~6.95MaB.P.之后,3MaB.P.之前已形成  相似文献   
44.
青藏高原古地理环境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本文综述了最近 5 0年青藏高原古地理演化中一些基本问题研究进展。分析了中新世~上新世青藏古地理环境 ,高原在 3 6MaBP海拔不超过 10 0 0m ,此后强烈隆升。青藏高原最近三次冰期年代分别为 72 5~ 5 81、 2 89~ 136、 82~ 10kaBP ,冰期中不存在“大冰盖”。高原晚新生代重大古地理演化阶段和事件为 :38~ 2 2MaBP行星风系控制的热带 亚热带低地、 2 2~3 6MaBP古季风出现与主夷平面发育、 3 6~ 1 7MaBP高原强烈隆升与现代季风形成和现代河谷发育、 1 1~ 0 6MaBP高原抬升进入冰冻圈与大冰期出现、 0 15MaBP以来强烈隆升与高原内部干旱化。本文还讨论了高原古地理尚需深入研究的一些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5.
论青藏高原范围与面积   总被引:80,自引:4,他引:80  
长期以来 ,种种因素导致学者们对青藏高原确切范围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差异。根据青藏高原相关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和多年野外实践 ,从地理学角度 ,充分讨论了确定青藏高原范围和界线的原则与涉及的问题 ,结合信息技术方法对青藏高原范围与界线位置进行了精确的定位和定量分析。得出 :青藏高原在中国境内部分西起帕米尔高原 ,东至横断山脉 ,横跨 31个经度 ,东西长约 2 94 5km ;南自喜马拉雅山脉南缘 ,北迄昆仑山 -祁连山北侧 ,纵贯约 13个纬度 ,南北宽达 15 32km ;范围为 2 6°0 0′12″N~ 39°4 6′5 0″N ,73°18′5 2″E~ 10 4°4 6′5 9″E ,面积为 2 5 72 4× 10 3km2 ,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 2 6 8%。  相似文献   
46.
祁连山东段金塔河流域层状地貌时代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连山东段金塔河流域分布着两级夷平面(山顶面与主夷平面)、一级剥蚀面和多级河流阶地,它们是晚新生代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产物。通过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简写为ESR)、热释光(Luminescgnce,简写为TL)、红外释光(Infra-red stimulated luminesomce,简写为IRSL)和^14C等绝对测年手段并结合区域对比的研究表明,该区山顶面形成于老第三纪,主夷平面形成于中新世至上新世,剥蚀面解体于1.4MaB.P.左右。其后金塔河流域发育5~6级阶地,形成时代大致为1.24MaB.P.、0.78Ma.B.P.、0.14MaB.P.、0.06MaB.P.、0.03MaB.P.和0.01MaB.P.。结合河流阶地的形成年代、发育特征以及邻区阶地的发育模式研究表明,它们应是构造隆升以及气候变化双重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47.
2011年5月对崂山山顶风化坑进行考察和采样,通过对风化坑内碎屑和坑外岩石的粉晶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化学全量分析,研究了风化坑内外的矿物风化及各元素迁移特征,对风化坑的成因过程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崂山山顶风化坑碎屑的英长比总是大于其周边岩石的英长比,说明风化坑的形成是花岗岩造岩矿物差异风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8.
2007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20~22日在福建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协办,福建师范大学为本次会议提供了资助。来自全国31个研究所、大学等单位的86位代表以及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49.
中国陆地基本地貌类型及其划分指标探讨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平原、台地、丘陵、山地等是地表最基本的地貌形态,这些名称不仅为专业领域广泛引用,也为普通人所知晓。近100年来多种地貌分类方案中都涉及这些地貌类型名称,有的称其为地貌"基本形态"。由于每种地貌形态都不仅包含形态特征,而且还有一定的成因意义,因此应称其为基本地貌类型。通过对已有的基本地貌分类及其划分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认为中国陆地基本地貌类型按照起伏高度和海拔高度两个分级指标组合来划分的原则符合起伏复杂、多台阶中国地貌的基本特点。在传统的平原、台地、丘陵和山地分类的基础上,按起伏高度对山地进一步细分,即划分平原、台地、丘陵(<200m)、小起伏山地(200~500m)、中起伏山地(500~1000m)、大起伏山地(1000~2500m)和极大起伏山地(>2500m)等7个基本地貌"形态"。本文对前人以现代雪线、多年冻土下线和森林上线高度为依据确定地貌面海拔高度的分级指标进行了全面分析,由于它们的海拔高度在全国各地存在巨大差异,我们认为海拔高度等级指标并不符合中国实际。通过全国重点地区1∶500000地形图山地顶面海拔高度分布和1∶1000000国家数字高程模型(DTM)数据库编制的中国地面高程分布图进行较系统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应以1000m,2000m,4000m和6000m作为划分低海拔(<1000m)、中海拔(1000~2000m)、亚高海拔(2000~4000m)、高海拔(4000~6000m)和极高海拔(>6000m)地貌海拔高度分级指标。根据7个地貌起伏高度形态和5个海拔高度等级,将全国组合成从低海拔平原至极大起伏极高山28个基本地貌类型。  相似文献   
50.
西藏高原地貌的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藏高原是一系列巨大的山系、高原面、镶嵌以宽谷和盆地的组合体,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构成地球上地势最高的一级台阶,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这样一个大高原,它是晚新生代以来大幅度、分阶段强烈断块隆起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的构造地貌单元。以板块构造学说作为基本观点,地质时期多次构造运动的反复作用,奠定了高原地貌的基础;而强烈的新构造隆起直接造就着高原的本身,隆起的性质及其所获得的巨大高度,使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