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63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158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444篇
海洋学   94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11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苏宝  吴立  魏军锋 《地下水》2007,29(2):118-120
通过对广东省某水电站公路两侧存在的地质灾害-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情况对该电站上坝公路、进厂房公路两侧存在的地质灾害现状进行了评估;最后,对评估区进行了分区,同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不同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42.
较系统地研究了青藏高原西北部干旱荒漠景观风成沙、土壤及水系沉积物表生介质元素表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了风成沙、水系沉积物的粒级组成、颗粒成分、元素含量变化及三者的关系.研究了土壤各发生层元素的分布规律,以钙积层为主碱性障对元素迁移和富集贫化的影响.上述基础性研究为化探方法技术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秦岭造山带基础地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八五”-“九五”期间秦岭的多项研究中,主要取得以下新认识:①创立了抽拉-逆冲岩片构造新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岩石圈板块或壳块运动方式的多样性;②发现了东西向的秦岭造山带从显生宙以来有南北向的隆升带和沉积盆地,特别是太白、宝鸡-佛坪-汉南隆升带的发现,将从根本上改变秦岭乃至中国中东部构造格架的认识;③南北向沉积盆地转变为东西向造山带的Ⅱ型造山带,深部构造岩片抽拉-逆冲推覆在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之上所形成的Ⅲ型造山带,为地壳表层增添了两种新型的造山带;④提出秦岭造山带中存在3类沉积盆地,3种盆-山转换,3个发展阶段及3种型式(Ⅰ、Ⅱ、Ⅲ)的造山带;⑤重新厘定商丹带、勉略带和二郎坪带的构造属性、形成时代,首次提出秦岭受3种体制,4个发展阶段的新观点,由抽拉构造形成的陆内造山带是秦岭最重要的划时代发展阶段;⑥提出立交桥式结构观点;⑦发现了一批前震旦系变质地层结晶岩系,重新厘定了一些地层的时代,特别是西秦岭、西成铅锌矿田中元古代地层的发现和超大型厂坝矿床产于其中,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⑧提出准浊流态流体的新概念;⑨提出中国和秦岭大地构造发展演化的新全球动力学理论。  相似文献   
44.
陈玉春  张华 《高原气象》1996,15(1):11-20
对复杂地形条件下嵌套细网和数据模式进行了改进和发展,使之成为水平格距为50km,垂直分层为11层的高分辨率模式。同时对其物理过程如积云对流参数化、边界层物理等也进行了改进,并将该模式程序优化为能在计算机工作站和微机上进行业务运行的数值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45.
徐武家麻粒岩相糜棱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蒙中部土贵乌拉南徐武家早前寒武纪麻粒岩地体中发育北东向韧性剪切带,其中发现有宽达5km 的麻粒岩相糜棱岩剖面,成分相当于紫苏辉长岩、钠质花岗岩和泥质岩的麻粒岩相糜棱岩出露齐全,保存完整。二辉斜长麻粒岩中紫苏辉石、斜长石、钾长石和透辉石斑晶普遍发育强烈的塑性形变;细粒重结晶相矿物组合 Hy+Di+Pl+Kf+Hb+Bi+Scap+Q 显示糜棱岩形成于麻粒岩相变质条件,二辉石矿物对给出温度 T=710℃。该糜棱岩带与麻粒岩相变辉长岩和地壳熔融型石榴子石花岗岩密切共生,这一事实既确证了韧性剪切带在麻粒岩变质过程中发育,为研究该区麻粒岩相岩带构造演化找到了一个构造标志,同时,也为深入探讨下地壳的实际构造过程,包括麻粒岩相条件下剪切形变发生的饥理以及克拉通化提供了地质实例。  相似文献   
46.
新型动力驱动的Partner K3500切削锯,安装一个独特的偏心驱动装置,当配用直径为350mm的锯片时,切削深度可达260mm。这种轻便设备可以一个人独立手动操作,当许多标准墙上开设窗口或门口,以前需用链轨式中心驱动直径为700mm的锯片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47.
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太古宙怀安杂岩以南发育一条花岗岩带,和怀安杂岩以高压麻粒岩混杂岩带相隔,是该区一个单独的岩石构造单元,规模较大,宽20多km。从山西繁峙白马石经天镇南部向北东一直到宣化西葛峪和二道岭,断续相连。北东东向延伸近200km,延伸方向与区域片麻理和主构造线方向一致。该花岗岩带由众多中小规模花岗岩侵入体和其间残留体组成。大部分花岗岩呈肉红色,以富钾质和含有高压基性麻粒岩包体为特征,许多花岗岩发育片麻构造。岩石学研究表明,大多数花岗岩经历了变质作用,一些花岗岩经历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具有麻粒岩相矿物组合Q+Per+Pl±Gt+Bi(棕)±Hb+Mt,石榴石、黑云母等矿物的成分显示出麻粒岩相变质的特征。大部分花岗岩都是近低熔花岗岩的组分,并显示某些钙碱性岩系的演化趋势。微量元素组成表现出较大的变化范围,多数花岗岩富K,Rb,Ba,贫Zr,Y,Yb,部分样品还亏损Th,Ta和Nb,稀土元素从低到高有4种不同的配分型式。这些花岗岩由许多不同类型源岩的部分熔融形成,具有与碰撞型花岗岩相似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锆石U-Pb一致线年龄为2370Ma,指示出这些花岗岩形成于太古宙末期。这条花岗岩带有可能是  相似文献   
48.
用InSAR技术从雷达图像获取DEM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利用InSAR技术生成DEM的过程,比较使用不同参数处理ERS数据所获得的不同试验结果,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因素,为提高处理结果精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最后总结出干涉处理过程中影响结果精度的三个主要因素和关键点。  相似文献   
49.
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量是利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的思想对每一异常事件进行综合评估,考虑到异常的可靠性、有效性、显著性及相互关联性给予不同的权重,以每一异常事件的最可能发震时间来估算异常出现的概率,计算了山东地区1977年以来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量,分析了1983年11月7日菏泽Ms 5.9地震前信息量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50.
在地震综合信息量的基础上,改进了地震前兆异常的出现概率的计算方法,得到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量.利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的思想对每一异常事件进行综合评估.考虑到异常的可靠性、有效性、显著性及相互关联性,给予不同的权重,以每一异常事件的最可能发震时间来估算异常出现的概率,计算了澜沧-耿马地震的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量,并对这种信息量变化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