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8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晚古生代银额盆地发育一套石炭纪—二叠纪火山岩-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稳定,岩相清晰,地层层序和沉积体系域发育清楚。通过对区内沉积盆地地层特征和侧向变化分析,初步划分出了4个Ⅱ级层序,8个Ⅲ级层序,识别出若干个沉积体系域和层序界面,沉积层序具有伸展型层序特征,Ⅲ级层序Ⅰ、Ⅳ、Ⅵ、Ⅶ、Ⅷ形成过程中盆地海平面上升速度快,对形成厚度大的暗色泥岩层有利。盆地沉积演化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构造活动控制了海平面的变化。通过区域地层格架分析和层序地层学研究,可以进一步研究区域构造活动历史,从而更好地预测暗色泥岩和有利储层形成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及邻区石炭系——二叠系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沉积地质与盆地原型,根据研究区的岩性、岩相建造、古生物化石、沉积演化、沉积构造等基本数据,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受阿拉善古陆和北西方向海浸的控制,岩性特征受石炭纪—二叠纪构造单元的控制,岩性组合为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由南向北碎屑岩粒度变细,南部以滨岸环境的碎屑岩为主,北部以浅海陆棚环境和碳酸盐台地环境为主。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沉积环境对优质烃源岩和储集层的发育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高潮  史冀中  姜亭  张慧元  李渭  王宝文 《地质通报》2015,34(10):1884-1896
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北缘塔木素地区酸性侵入岩发育,主要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其中花岗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构成塔木素地区侵入岩的主体,岩体侵入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阿木山组,又被白垩系、侏罗系不整合覆盖,区域上呈近东西向展布。采用LA-ICP-MS技术,测得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地区的塔木素二长花岗岩和笋布尔英云闪长岩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264.2±3.3Ma和273.0±3.3Ma,这2个年龄被解释为各自的侵位年龄,即二者均形成于中二叠世。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英云闪长岩在Si O2-K2O图解中落入钙碱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值分别为0.874~1.01、1.06~1.54和0.91~1.03;Ba、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稀土元素总量分别介于156.99×10-6~212.87×10-6、126.92×10-6~212.98×10-6和128.13×10-6~214.5×10-6之间,均呈负Eu异常;在构造环境Rb-(Yb+Nb)和Rb-(Yb+Ta)判别图解中均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区。结合区域背景分析,阿拉善北缘在早二叠世时可能存在与弧物质有关的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4.
何元方  吴春燕  李渭 《云南地质》2010,29(4):489-493,488
老君庙K油藏组属于三角洲前前缘亚相沉积,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间湾微相,是重要的油气储集体,油气分布受沉积相控制。  相似文献   
15.
姚泾利  李渭  王亚玲  姜亭  黄锦绣 《地质通报》2014,33(11):1842-1852
通过大量野外地质调查、钻井岩心观察和室内分析测试,对陕北地区长101储层的成岩作用和成岩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101储层处于中成岩A期阶段,压实作用与碳酸盐、粘土(高岭石、伊利石)矿物胶结、浊沸石胶结和硅质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原生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绿泥石胶结抑制孔隙充填,长石、浊沸石矿物的溶蚀作用使孔隙间的连通性得到改善,储层物性得到提高。成岩相类型可划分为8种,优质储层与成岩相关系密切,其中压实相、碳酸盐胶结相、粘土矿物胶结相、石英加大相、浊沸石充填相不利于储层的发育,而长石溶蚀相、绿泥石膜胶结相、浊沸石溶蚀相对储层物性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渭  白薷  霍威  郑勇 《地质通报》2013,32(5):799-806
通过取心井的岩心资料,综合运用岩性组合特征、沉积结构、构造特征等相标志,将延长组长63段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分流间湾4种沉积微相;在此基础上,利用随机建模技术,建立了研究区构造模型和沉积微相模型,并以此为约束条件,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三维储层物性模型,精细的表征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空间展布特征.结果表明,三维储集层模型能够与实际砂体展布和物性特征较好吻合,为油藏模拟、剩余油预测及挖潜调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地层与古生物、沉积构造、岩性特征、成岩作用,结合微量元素组分含量和某些元素的比值、饱和烃气相色谱地球化学参数,综合研究额济纳旗雅干地区二叠系哈尔苏海组的沉积环境,为研究区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评价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银-额盆地中二叠世末期发生过大范围的海退,晚二叠世哈尔苏海组海相沉积主要发育于额济纳旗—雅干—杭乌拉一带,以火山碎屑岩-碎屑岩夹少量碳酸盐岩沉积为主。说明额济纳旗雅干地区二叠系哈尔苏海组形成于半咸水的浅海-滨海-海陆交替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高自然伽马砂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岩芯分析与测井特征研究表明,相对高自然伽马砂岩具有高长石、高Th、局部高U、K含量变化不大的共同特征,Th、U含量特征与凝灰岩极为相似;相对高自然伽马砂岩具有相对高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低电阻率值的测井曲线特征,与凝灰岩测井曲线特征也极其相似;再者,从长6到长4+5油层组的各亚组,凝灰岩层逐渐不发育的同时,伴随相对高自然伽马砂岩发育程度依次增强;上述3项特征预示着延长组相对高自然伽马砂岩可能为同沉积期或较先期沉积的凝灰岩经搬运后作为砂岩组成部分再沉积形成的.四性关系研究表明:(1)依据自然伽马-自然电位曲线重叠图、声波时差-自然电位曲线重叠图,可快速识别相对高自然伽马砂岩;(2)相对高自然伽马砂岩具有相对发育的次生孔隙,非均质性强,一般物性越好,声波时差-自然电位曲线重叠图幅度差越大;(3)计算自然电位-自然电位曲线重叠图的幅度差,反映相对高自然伽马砂岩含油性,幅度差越大,表明其含油性越好.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及邻区石炭系—二叠系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渭  卢进才  陈高潮 《地质通报》2011,30(6):983-992
为进一步研究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沉积地质与盆地原型, 根据研究区的岩性、岩相建造、古生物化石、沉积演化、沉积构造等基本数据,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受阿拉善古陆和北西方向海浸的控制,岩性特征受石炭纪—二叠纪构造单元的控制,岩性组合为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由南向北碎屑岩粒度变细,南部以滨岸环境的碎屑岩为主,北部以浅海陆棚环境和碳酸盐台地环境为主。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沉积环境对优质烃源岩和储集层的发育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6储层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平均孔隙度8.68%,平均渗透率0.15×10-3μm2,属于典型的低孔特低渗透储层。储层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的改造,目前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在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方法及测井曲线特征研究,进行了单井成岩相分析,进而编制成岩相平面分布图。将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划分出4个成岩相带:压实相、碳酸盐胶结相、绿泥石膜剩余孔相和绿泥石膜剩余孔—长石溶蚀相。其中,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主砂体的绿泥石膜剩余孔相和绿泥石膜剩余孔—长石溶蚀成岩相带上。根据试油资料,处于该有利相带的井一般日产油大于10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