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不同钠吸附比(SAR)条件下滨海含水层胶体释放规律,采集天津平原区代表性含水层土样,采用室内批实验和土柱实验,研究胶体释放浓度和释放量的动态特征,识别不同含水介质胶体释放的差异性,同时分析胶体颗粒释放过程中含水介质渗透性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在NaCl和CaCl2混合溶液系统中,含水层含水介质胶体颗粒的释放与地下水溶液所含阳离子价态有关,Ca2+含量越高,SAR越小,胶体越不容易释放出来,Ca2+对胶体释放的抑制作用越强烈.土柱实验表明不同吸附比情况下粉砂和中砂胶体释放浓度均很小;当地下水中SAR为0和8时粉土胶体释放很少,当溶液的SAR为∞时胶体有明显的释放,释放浓度随孔隙体积数的增加而增加,在52个孔隙体积数瞬时达到峰值73.76 mg/L,然后缓慢减少,最后累积释放量达0.13 mg/g.胶体释放过程中,粉土、粉砂和中砂渗透性损失分别为98.2%、86.7%和95.9%;含水介质渗透性的降低主要是由于释放的胶体颗粒在空间上重新分布造成的.  相似文献   
52.
李海明 《地下水》2002,24(1):58-59
宝鸡峡总干渠通过了98km古、老、新滑坡体和高边坡。左岸高边坡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渠道行水及其以下陇海铁路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从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及边坡稳定性论述高边坡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3.
近几年来,警报接收机在专业气象有偿服务工作中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亦愈来愈明显。其机型,种类也愈来愈多。笔者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试用警报接收机匹配扩大机取代录音机,不但扩大了宣传范围,减少了漏听次数,而且减少了维修费用,减轻了工作负担。其最大的特点是投入资金少,用户乐于接受,比之接收机匹配录音机的返修率与损耗要低得多。  相似文献   
54.
垃圾堆放场氯代脂肪烃对浅层地下水的污染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研究区是浅层地下水主要补给区,通过区内地下水监测说明,受垃圾淋滤液影响的地下水中氯代烃高值点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地下水中氯代烃检出值和检出率有季节性变化特征,与垃圾堆放时间和该井距垃圾场堆放场距离有密切关系,堆放时间越长,离垃圾堆放场越近,检出率、检出值越高;对地下水污染的敏感性和影响氯代烃迁移的机理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5.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金矿找矿远景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质异常是基于地质异常概念应用多学科信息综合定量标定的致矿信息单元,本文以新疆东准噶尔地区金矿成矿预测为例,应用地质异常综合定量圈定金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56.
李海明 《地质与资源》2012,21(5):497-500
介绍了国内油页岩资源和利用概况,预测短时间内大规模开发利用油页岩资源尚不可行.随着我国能源特别是石油需求量不断上升,国际油价长期高位运行,油页岩这种可作为石油替代资源的非常规油气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油页岩的开发利用似乎正准备“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57.
为了模拟长期排污河流中单环芳烃在地表水-地下水系统迁移转化规律以及不同含水介质和水动力条件对单环芳烃的净化特征, 室内土柱实验采用3种有代表性的天然砂土为研究对象, 以生活污水模拟纳污河流, 实验历时5个月.单环芳烃的自然净化作用主要发生在河床底下0.4m内, 垂直向下单环芳烃各组分浓度呈由高到低的分布特征; 粗砂对苯、甲苯和单环芳烃总量(TBETX) 总净化率分别为32.06%、21.39%和27.13%;中砂1分别为76.26%、81.40%、87.99%;中砂2分别为68.94%、74.41%、81.69%, 这表明, 河流污染初期河床底含水介质完全饱水, 含水介质颗粒尺寸越大, 对单环芳烃的净化率就越低, 单环芳烃容易迁移进入地下水中; 随着时间的延长, 河床底部淤泥层不断增加, 砂层中的水流处于非饱和状态, 淤泥层和含水介质系统对单环芳烃的净化能力较饱水流时大, 单环芳烃不容易迁移进入地下水.   相似文献   
58.
渤海滩涂沉积物中石油烃迁移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渤海天津段滩涂蕴藏丰富的贝类生物资源,但由于兼有海、陆两种不同属性的环境特征,环境和生态十分脆弱[1].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岸带已受到石油类的严重污染,在海水和沉积物中均检出石油烃,而且有超标迹象[2].石油进入海洋环境后迁移、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这一过程与水动力条件密切相关[3,4],海水中的石油烃吸附在悬浮物上随潮流迁移,同时沉淀在海底和潮间带的沉积物上[5,6].沉积在滩涂沉积物表层的石油烃在潮水作用下向滩涂沉积物深部迁移,在迁移过程中被沉积物固体颗粒吸附,残留于沉积物的一定深度内,同时进入沉积物中的石油烃又受到沉积物中微生物的降解.  相似文献   
59.
为进一步探索黄土山地区地震采集的有效技术方法,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南为例,在综合研究该区激发因素、接收因素和仪器参数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如下技术可获得满意的采集效果:1)针对含水黄土及胶泥等好的激发层位,单井小药量3~4kg、9~13口多井组合激发技术;2)4212.5m的大偏移距,2~3线的多线数,25m的小道距,120~160次的高覆盖次数,20个检波器线性组合检波等接收技术;3)采用90dB以上大动态范围,大增益,采样间隔1ms的高采样率,采样时间5s的长记录时间的仪器采集参数.  相似文献   
60.
地下咸水与水库水体交换过程中沉积物胶体释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明  马斌  李子琛  赵雪 《岩矿测试》2012,31(5):849-854
以天津滨海地区北大港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柱试验,研究地下咸水与水库水体交换过程中不同位置沉积物胶体释放以及盐分释放/截留的动态特征,同时对沉积物胶体释放、盐分释放/截留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水库不同位置地下咸水与水库水体交换过程中,盐分的归宿不同:接近水库入口处的沉积物能将盐分截留下来,而出水口沉积物却将盐分释放转移到水体。随孔隙体积数的增加,沉积物胶体累计释放量逐渐增加,入库口、库中心、出库口最大累计释放量分别为3.275 mg/g、0.386 mg/g和1.382 mg/g;胶体累计释放量随孔隙体积数的变化曲线符合直线型,胶体释放速率变化很小。盐分的释放或截留是沉积物颗粒的粒径、胶体含量、含盐量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水库水体与沉积物中的盐分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沉积物中含盐量高于平衡浓度时,其盐分会向水体中释放,同时吸附在胶体上的盐分也会随着胶体的释放而释放;反之,水体中的盐分会向沉积物中迁移被截留下来,沉积物粒径越小,越易吸附水中的盐分。胶体的释放规律可以用双电层理论得到很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