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64篇 |
免费 | 2584篇 |
国内免费 | 151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29篇 |
大气科学 | 1189篇 |
地球物理 | 1393篇 |
地质学 | 5705篇 |
海洋学 | 1494篇 |
天文学 | 220篇 |
综合类 | 692篇 |
自然地理 | 12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1篇 |
2023年 | 311篇 |
2022年 | 364篇 |
2021年 | 388篇 |
2020年 | 403篇 |
2019年 | 419篇 |
2018年 | 395篇 |
2017年 | 285篇 |
2016年 | 308篇 |
2015年 | 342篇 |
2014年 | 545篇 |
2013年 | 427篇 |
2012年 | 454篇 |
2011年 | 460篇 |
2010年 | 461篇 |
2009年 | 410篇 |
2008年 | 375篇 |
2007年 | 459篇 |
2006年 | 437篇 |
2005年 | 357篇 |
2004年 | 351篇 |
2003年 | 283篇 |
2002年 | 228篇 |
2001年 | 237篇 |
2000年 | 244篇 |
1999年 | 351篇 |
1998年 | 331篇 |
1997年 | 336篇 |
1996年 | 344篇 |
1995年 | 310篇 |
1994年 | 301篇 |
1993年 | 272篇 |
1992年 | 293篇 |
1991年 | 241篇 |
1990年 | 204篇 |
1989年 | 140篇 |
1988年 | 80篇 |
1987年 | 84篇 |
1986年 | 70篇 |
1985年 | 94篇 |
1984年 | 62篇 |
1983年 | 71篇 |
1982年 | 56篇 |
1981年 | 43篇 |
1980年 | 37篇 |
1979年 | 25篇 |
1965年 | 13篇 |
1959年 | 21篇 |
1958年 | 29篇 |
1957年 | 2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本文分析了现有文献有关距离交会精度估算存在的问题后,用正确方法推导了同时顾及起算误差及测量误差的严密精度公式,并据此分析了用距离交会法测算界址点的精度问题;通过分析极坐标测量街坊外围界址点的特点及误差来源,推导了这类界址点的测量精度,据此详细讨论了运用距离交会法进一步测算界址点的精度及发展层次问题,所得结论表明,用距离交会法用于界址点测量,具有作业灵活,发展层次多,能确保测量精度等特点,应在实际工 相似文献
132.
133.
134.
1984-1992年中国天文年历中恒星视位置表没有包括系统差和个别改正。本文提供恒星视位置赤经改正表和赤纬改正表,用以改正到FK5系统。 相似文献
135.
新产业区与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地理研究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31
本文评述了90年代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关注的两个研究领域:新产业区和经济活动全球化。在分析两者的含义和研究关键内容基础上,提出如何在我国开展该项研究。 相似文献
136.
花岗岩成因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24,自引:127,他引:124
花岗岩是大陆地壳的重要组成,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当前花岗岩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内容包括:(1)花岗岩的成因分类,(2)花岗岩浆起源的温度与压力条件,(3)结晶分异作用与花岗岩成分变化,(4)花岗岩成因与壳幔演化,(5)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等。通过分析认为,高分异花岗岩成因类型的确定是比较困难的,在有些情况甚至不可能准确分类。花岗岩的锆饱和温度和锆石钛温度计可对花岗岩浆形成的温度提供重要信息,但花岗岩浆起源的压力条件确定相对困难。花岗岩主要形成于俯冲带或碰撞造山带后造山的拉张构造背景中,在这两种情况下,挥发份和热的加入可使地壳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花岗岩。本文还对我国近年来花岗岩研究的进展情况做了概要性叙述,并就我国东部中生代花岗岩研究的近期突破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7.
138.
139.
某地红砂岩多轴受力状态蠕变松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岩石单轴蠕变松弛试验研究相比,多轴的研究结果很少,这一现状的结果是岩石的三维蠕变松弛模型基本是其单轴模型的简单推广,缺乏试验资料的佐证。为了积累宝贵数据,推动岩石多轴蠕变松施模型的发展,利用广东某地的红砂岩开展了以下试验研究:(1) 不同围压下岩石的蠕变松弛特性;(2) 二向受力状态下岩石的蠕变松弛特性;(3) 多轴受力时,饱水和风干状态下岩石蠕变松弛特性的对比。总结、分析试验结果,获取了该种红砂岩多轴蠕变松弛特性的一些基本规律或现象,如:轴压相同时,侧压越高,蠕变量越小;当围压相同、时间相同时,应力 越高,则 的松弛量也越大。这些结果对于岩石力学的基础研究及现场施工设计均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