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85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00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71.
中非刚果(金)加丹加铜钴矿带主要矿化类型及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勘查实践与认识,简要概括了加丹加铜钴矿带的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地层划分、构造演化及沉积环境的变迁、铜钴矿床的空间分布及层控特征.在同生沉积成因理论的基础上,依据铜钴矿床在卢菲利弧内的空间分布规律、加丹加造山运动对矿床的改造程度,将加丹加铜钴矿带的层状铜钴矿床归纳为受D1变形作用改造的同生沉积铜钴矿床以及受D2-D3变形作用改造的同生沉积-热液改造铜钴矿床2种类型.前一类型矿床主要分布在外部褶皱推覆带的北侧,赋矿地层为罗安群的矿山亚群,褶皱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形态与空间展布,矿床受热液改造的程度低,氧化程度亦较低,氧化带深度一般为20~50 m,带内矿石矿物以孔雀石和辉铜矿为主,铜主要以结合氧化铜形式存在,矿床的钴含量相对较低,铜钴比值较大.后一类型矿床主要分布在外部褶皱推覆带的南侧,赋矿地层为罗安群的迪佩特亚群和木瓦夏亚群,线型构造如韧性剪切带控制着矿体的形态及空间展布,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受热液改造程度高,矿床氧化程度较高,氧化带最深可达300 m,带内矿石矿物以孔雀石和水钴矿为主,钴含量高,铜钴比较值小,铜和钴主要以自由氧化铜及自由氧化钴形式存在.文章解剖了典型矿床的特征,并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2.
松树沟超镁铁质岩体位于秦岭商丹断裂以北,是该地区出露最大的超基性岩体,以侵位方式与秦岭杂岩接触.该岩体主要由细粒纯橄榄岩、中粗粒纯橄榄岩和斜辉橄榄岩组成.对松树沟超镁铁质岩体接触变质带榴闪岩中锆石包裹体成分及锆石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松树沟超镁铁质岩体与相邻的镁铁质岩(主要是斜长角闪岩)不是同一构造旋回的地质体.斜长角闪岩先形成,之后松树沟岩体侵位其中.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具有MORB和IAT两个端员组分特征,很可能是秦岭群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3.
位于新疆西南天山阿合奇县的布隆金矿赋存于上泥盆统细碎屑岩中,金矿体受层间缓倾斜破碎带控制,矿区内发育重晶石脉、石英大脉、石英重晶石脉,但金矿体只产于石英重晶石脉中,为一种比较少见的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床。矿石中黄铁矿的 δ~(34)S 值变化于14.6‰~19.2‰,重晶石的 δ~(34)S 值介于35.0‰~39.6‰,反映硫来自于地层。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3He/~4He 比值为0.24~0.82 R/Ra,趋近于地壳特征值。~(40)Ar/~(36)Ar=338~471,略高于大气氩的同位素组成。~(40)Ar/~4He 比值0.015~0.412,平均为0.153,与地壳~(40)Ar/~4He 比值(0.156)一致。成矿流体的He、Ar 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了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地壳。  相似文献   
174.
序言     
燕山期构造运动在我国东部影响广泛。1926年翁文灏先生提出“燕山运动”,最早发现于燕山地区侏罗纪–白垩纪地层之间的不整合界面,逐步扩展到中国东部,甚至整个东亚地区,反映出晚中生代一次重大构造事件。随着我国地质学家们对燕山运动研究的不断深化,认识和理解也在逐渐提升。当前普遍认为燕山期构造运动是继晚三叠世东亚各大陆碰撞对接之后又一次重大地质构造事件,起始于中侏罗世,结束于晚白垩世(约170~80 Ma)。  相似文献   
175.
木瓜园钨矿床是近几年在江南古陆成矿带中新发现的大型白钨矿床。该矿床产于三仙坝花岗斑岩中,白钨矿化主要类型有浸染状、细脉状和网脉状,成矿围岩蚀变类型有钾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和碳酸盐化等,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矿化和围岩蚀变特征。由于是最新发现,该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岩成矿年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选取了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三仙坝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斑岩以及不同矿化类型的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三仙坝花岗闪长斑岩的形成时代为(222±1)Ma,石英斑岩的形成时代为(219±3)Ma,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228~223 Ma,加权平均值为226 Ma,等时线年龄为(220±21)Ma,该年龄与加权平均年龄一致,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辉钼矿中w(Re)的分布范围为(70~181)×10-6,平均为112×10-6,反映其可能为壳幔混合来源。其形成环境为印支晚期后碰撞环境。  相似文献   
176.
四川大水沟碲矿床^40Ar/^39Ar年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40Ar/^39Ar中子活化定年法测试大水沟碲矿床12号矿脉中的白云母,得到阶段升温坪年龄91.0-94.10Ma,等时线年龄93.70Ma。  相似文献   
177.
花岗岩有关稀有金属矿床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毛景文  王登红 《矿床地质》1997,16(2):189-192
综合评述了花岗岩有关稀有金属矿床近几年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进展:地球历史演化与稀有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富集;花岗岩演化途径与在矿,板块成岩成矿模式;高热花岗岩对形成超大型矿床的贡献;有机质与成矿关系;大型稀有金属矿床新产地。  相似文献   
178.
论断陷槽中的铜镍硫化物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79.
硅质岩研究是难度较大且目前又颇受重视的课题,岩石化学方法是研究其成因及成岩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常用的近20种比值法、图解法作了初步检验,考察了其可行性。“镜铁山式”铁矿床产于北祁连造山带上元古代镜铁山群,应用上述方法对其岩石化学特征作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认为铁矿床围岩中的石英岩具有生物成因硅质岩特征,主要来自地表风化作用,铁矿体中的铁碧玉岩具火成成因特征,来源于海底喷流。  相似文献   
180.
近几年来,桂北一洞五地锡矿床的成因问题引起了较大争论,本文从研究矿床基本特征和控矿条件入手,讨论了矿化分带、围岩蚀变、锡石和电气石标型特征及矿石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和氧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平英黑云母花岗岩既提供了一洞五地锡矿床的成矿能源,又是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了该区的成矿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