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2篇
  免费   1716篇
  国内免费   1998篇
测绘学   1182篇
大气科学   1174篇
地球物理   1361篇
地质学   5717篇
海洋学   1487篇
天文学   217篇
综合类   713篇
自然地理   1245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370篇
  2021年   388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429篇
  2018年   400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557篇
  2013年   438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459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425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448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364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353篇
  1998年   330篇
  1997年   336篇
  1996年   344篇
  1995年   311篇
  1994年   302篇
  1993年   271篇
  1992年   295篇
  1991年   241篇
  1990年   204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94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71篇
  1982年   56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24篇
  1965年   13篇
  1959年   21篇
  1958年   29篇
  1957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李壮 《地质与勘探》2023,59(2):353-376
中国大陆蕴藏丰富的地热资源,山西省局部地热异常特征明显。通过收集山西省典型地热区域流体数据,选取典型钻孔分析,探讨并总结山西省地热资源赋存规律和成因机制,为后期地热资源勘探及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得出以下几点认识:山西省水热型地热储层水温分布在28~78℃,北部以太古代花岗片麻岩为主,中部以古生代灰岩为主,南部以古生代碳酸盐岩为主;北部热源主要来自花岗岩中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中部和南部热源受地幔上隆及岩浆活动影响;省内深大断裂构成地下热水运移通道,热传导性较好;第四纪和第三纪松散层为省内地热良好的保温盖层,岩性以粘土、砂质粘土及砂层为主。结合前人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认为山西省地热水pH值呈弱碱性,其中Sr、Li、SiO2与Cl大体上存在正相关关系,大部分地热水氚含量小于1TU,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部分地热田出现δ18O漂移,氧同位素交换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02.
地震相和测井相联合预测火山岩相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火山岩的基本地质特征、测井特征与测井相及其地震相特征与地震相分类为基础,依据测井相所建立的火山岩相模式,时地震相进行标定,形成由火山岩相、测井相和地震相组成的"三相"技术.该技术建立起"三相"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揭示火山岩相空间展布规律及变化特征.将"三相"技术应用于某盆地北部地区的营城组火山岩相研究.把营城组一段的地震相转换成火山岩相,得到火山岩相的平面分布,有效地预测出某盆地北部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的空间展布规律和火山岩储层有利相带.钻井证实:火山岩相之通道相岩石的物性最好,侵出相和爆发相次之,火山沉积相最差;火山岩相以火山颈岩物性最好,溢流相顶部次之.  相似文献   
203.
新疆布尔克斯岱金矿床的构造成矿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对布尔克斯岱金矿床构造成矿进行较详细地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洼理论提出了布尔克斯岱金矿床的构造成矿模式:原始矿源层→矿源层→构造破碎蚀变带成矿。  相似文献   
204.
基于CMIP5的东亚地区降雪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JMA的JRA-55降雪量及CMIP5的6个模式模拟的降雪量资料, 分析了东亚地区降雪量年变化特征及年际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东亚地区降雪量在1958-2004年期间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区域分布特征; 降雪主要集中在11月至翌年的4月, 这6个月中降雪量占年总降雪量的82%; 年际变化特征呈现出一种波动变化略有增加的趋势, 但是增加的幅度有所不同. 从区域分布特征来看, 东亚地区降雪主要分布在东北亚、青藏高原及新疆等3个区域. CMIP5的6个模式对东亚区域及其子区域东北亚、青藏高原、新疆1850-2004年降雪量年际变化特征的模拟差异较大. 多模式集合预报的结果表现为, 在过去155 a(1850-2004年)东亚区域降雪量呈现明显减小趋势, 东北亚和青藏高原降雪量为波动略有减小趋势, 新疆降雪量为明显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05.
长白山地区新生代火山岩浆作用动力学及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白山地区新生代火山喷发可分为七大旋回21期,其中前5个旋回(16期)的喷发产物均以玄武质和粗面质熔岩类为主,后2个旋回(5期)主要为粗面质碎屑流及火山灰与碱性流纹质浮岩。  相似文献   
206.
大庆油田北部河流相储层沉积微相与水淹特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大庆油田北部发育砂质辫状河道、曲流河道、高弯度分流河道和低弯度分流河道等砂体类型。以井间可对比的单一河流沉积物为研究单元 ,从河流相储层成因特征入手 ,应用油田开发后期密井网资料开展各类河流砂体细分微相研究。重点阐述了各类砂体的规模、宽厚比、发育的主要微相、物性特征及层内非均质特点。应用不同时期密闭取心检查井资料、测井水淹解释、生产动态测试资料 ,结合不同砂体和微相的非均质特点研究了不同微相的水淹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阶段各类砂体层内及平面水淹变化特征不同 ,高含水后期剩余油主要分布于河间薄层砂、部分决口水道和废弃河道微相中 ,低弯度分流河道砂体中剩余油相对发育  相似文献   
207.
2005年是陕西延长油矿创办100周年。清末所建延长油矿为我国近代石油工业的发端,在中国石油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东汉时期,著名史学家班固(32~92年)在所著《汉书·地理志》中就记载了:“高奴(今延安)有水可燃。”唐代段成式(?~863年)在《酉阳杂俎》中描述:“石漆,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及明。”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1031~1095年)在任延路经略龛使期间,曾对陕北延长石油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和研究,并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在这里沈括首次提出了“石油”这个科学名称。中…  相似文献   
208.
内蒙古索伦山地区是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区域,其中关于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限以及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的拼贴时空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出露于内蒙古索伦山地区哈尔博格托尔的中酸性侵入岩,其深入研究对探讨古亚洲洋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内蒙古索伦山地区哈尔博格托尔TTG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获得哈尔博格托尔TTG岩的LA ICP MS锆石U Pb年龄为(266.7±3.7) Ma,表明该侵入岩形成于中二叠世。地球化学主量元素分析表明,索伦山地区哈尔博格托尔TTG岩的岩石系列主要为含钠较高的钙碱性准铝质系列。其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呈现轻稀土元素(LREEs)相对于重稀土元素(HREEs)弱富集的特征,Eu异常不明显;微量元素呈现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强烈亏损的特征,与典型的岛弧岩浆岩类似。结合索伦山TTG岩体地质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笔者认为索伦山地区哈尔博格托尔TTG岩体形成于岛弧环境,即中二叠世期间古亚洲洋壳向华北板块还存在俯冲作用,因而古亚洲洋至少应在中二叠世以后才闭合。内蒙古索伦山地区哈尔博格托尔TTG岩是洋壳俯冲的岩石学记录,为索伦山缝合带及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提供了新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09.
海南抱伦金矿的成矿时代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抱伦金矿床是海南省新近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之一,属于发育于下志留统陀烈组浅变质岩系中受断裂裂隙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研究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尖峰岭复式岩体中心相的侵位时代为236~232Ma,经历了长期多次多阶段的侵位,抱伦金矿床的成矿年龄确定为大约220Ma(印支期),二者的年龄差大约为16~12Ma。岩体的脉动式活动为形成高品位金矿石提供了物质和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210.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借助遥感、GIS手段,以1989年TM、2001年ETM和2007年CBERS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通过分析三江平原湿地的分布现状、时空变化规律,并用动态度和景观格局指数量化变化,研究其近20年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三江平原湿地现主要分布在同江、抚远、富锦、虎林等县市;湖泊和河流湿地呈稳定趋势,沼泽湿地大面积减少,在研究时段内共减少5 356.69 km2,人工湿地大幅度增加,共增加11 597.68 km2。天然湿地破碎化程度加剧,人工湿地呈连片化趋势,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