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6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研究海水体系(即Na+,K+,Mg2+,Ca2+∥Cl-,$SO_{4}^{2-}$-H2O六元体系)中杂卤石的形成条件不仅有助于理解海相蒸发盐成因,对开发杂卤石钾资源利用技术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杂卤石以及其他含有硫酸钙矿物(如二水石膏、半水石膏、无水石膏、钾石膏、多钙钾石膏、钙芒硝和水钙芒硝)的相平衡,无论是在实验研究方面还是在热力学模拟方面都仍然存在很多争议。由于缺乏杂卤石在复杂水溶液体系中可靠的相平衡数据,使人们对认识杂卤石成因和利用杂卤石钾资源带来巨大障碍。本工作对海水体系中杂卤石的形成条件进行了热力学模拟和实验研究。超过一年的长时间固液平衡实验表明25 ℃下Na+,K+,Mg2+,Ca2+∥Cl-,$SO_{4}^{2-}$-H2O六元体系中杂卤石的形成区域极为可观,且较前人实验结果均大数倍;同时证实了热力学模型预测结果的可靠性。这些结果为讨论盐矿床中杂卤石的形成条件提供了物理化学依据。25 ℃下可靠的热力学信息表明:杂卤石与其他盐类矿物的共生情况丰富多样,并且与前人看法不同,杂卤石的形成并不需要极高的钾、镁浓度。这给以杂卤石为指示寻找可溶性固体钾盐带来了挑战,但却指示了以杂卤石为线索更容易找到钾、镁盐未饱和的富钾卤水。  相似文献   
62.
我国海域油气化探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长期生产与科研资料,总结了我国不同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中酸解烃、物上气、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蚀变碳酸盐、热释汞、氦、金属微量元素及海水中溶解烃、苯、酚等指标含量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发现我国不同海区地球化学空间变化较大、差异明显。在纵向上由深到浅化探指标呈向梯度变化,油气微运移的地球化学形迹明显。化探异常比较集中出现在凹陷周边,而隆起区化探异常较少,强度较弱。化探指标组合与特点表明,各海区以寻找轻质油与天然气为主。筛选出的适于海域油气化探的技术方法系列是:综合烃类气体法(包括吸附烃、游离烃、吸留烃、水溶烃)和芳烃光谱法,在抑制干扰因素和进行定量校正后,它们是指标示油气藏较灵敏的指标,而近海底海水化学成分连测技术是今后油气化探、开发的重要方向。实践证明化探是寻找海域油气藏的直接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以高锰酸钾和一水硫酸锰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得到了花状和海胆状纳米二氧化锰吸附剂。研究了两种吸附剂对三价砷的吸附选择性、循环利用性及除砷机理。结果表明,阴离子对花状和海胆状吸附剂吸附三价砷的影响顺序略有不同,其分别为PO■ CO■HCO~-_3NO~-_3SO■Cl~-,PO■HCO■SO■CO■NO~-_3Cl~-;花状和海胆状二氧化锰经三次循环再生后的除砷率分别为65.5%和75.1%;两种吸附剂对三价砷的吸附机理主要为氧化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综合运动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KOA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温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综合运动疗法。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利斯霍姆(Lysholm)膝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屈膝活动范围(ROM)以及伸膝受限ROM的变化。结果:2组Lysholm评分、VAS评分、屈膝ROM及伸膝受限ROM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综合运动疗法对KOA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无药物及手术等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5.
根据海面低层大气中烃类异常和海底沉积物中微生物地球化学异常检测结果,结合区域地质及钻井资料,可以将北黄海盆地划分为东、中、西3个含油气远景区,其中,呈近南北向展布的中部区偏南部,低层大气中甲烷含量为连续高值,分布均匀且离散度较小,海底微生物异常强度最大,含油气远景最好;东部区低层大气中甲烷含量为中-高值,海底微生物异常强度次之,含油气远景较好;西部区低层大气中甲烷呈零星高值出现,海底微生物异常强度较弱,含油气远景较差。  相似文献   
66.
67.
硼酸铝晶须的性质、制备和开发前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武 《盐湖研究》2000,8(3):40-43
无机材料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均占有重要地位。简单介绍了一种重要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硼酸铝晶须的性能、制备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该论文为硕士学位论文 ,于 1999年 5月在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完成。该论文采用 XRD、TG、DTA、显微照相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明矾在等温 (空气气氛 )和非等温 (氮气气氛 )条件下的热脱水行为 ,并对明矾的生产工艺提出“两步脱水”的参考性建议。论文运用等温法研究明矾脱水后物相组成和脱水失重的关系 ,讨论明矾恒温脱水过程的机制 ,拟合各个脱水阶段所适用的动力学方程 ,并计算了相应的动力学参数。根据非等温的热分析曲线探讨了与热效应相对应的化学反应及每个脱水阶段的活化能。论文研究发现 ,明矾在脱水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反…  相似文献   
69.
我国盐田首次产出南极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极石是极度干旱且寒冷气候条件下的产物, 于1963年在南极首次被发现, 并以发现地而被命名为南极石。在我国青海柴达木盆地, 也曾有发现南极石的报道。南极石化学式是CaCl2?6H2O, 可用来生产融雪剂, 干燥剂等, 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地区, 利用1940 m深处的地下氯化物型富钾油田水进行盐田蒸发试验, 于冬季得到了南极石矿物。通过偏光显微镜下鉴定、X光粉晶衍射及化学分析, 并参照前人矿物数据, 确定为南极石。以前没有关于人工产出南极石的报道, 这是首次在野外人工盐田条件下产出南极石, 这对认识南极石的自然产出及赋存气候环境条件, 对研究地区气候变化, 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0.
温棚太阳池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温棚太阳池进行小型实验模拟,通过开展活动式温棚太阳池、固定式温棚太阳池和普通太阳池3个平行模拟实验,得到温棚结合太阳池的升温蓄热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活动式温棚太阳池的升温能力较好,固定式温棚的恒温能力较好。温棚结合太阳池,能够减小环境对太阳池的扰动,延长太阳池在冬季的运行时间,提高太阳池的升温能力和蓄热稳定性,使太阳池更适合于盐湖生产工艺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