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质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华北陆块晚中生代(早白垩世)基性火成岩沿着郯庐断裂带存在显著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分区。其西侧(鲁西区)火成岩在主量元素上以高Mg、Fe和低Al、Ti为特征,在微量元素上富集LILE、LREE和强烈亏损HFSE(Nb、Zr、Hf、Ti和P),同时显示出EM1型Sr-Nd同位素组成;其东侧(鲁东区)火成岩则相对低Mg、Fe和高Al、Ti,在微量元素上也表现出LILE、LREE富集和Nb、P亏损的特征,Ti、Zr、Hf异常不明显,并表现出EM1+EM2的Sr-Nd同位素组成。鲁西区基性火成岩源于陆内岩石圈伸展-减薄作用下古老而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减压部分熔融作用的结果,鲁东区则为被俯冲陆壳物质改造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减压部分熔融作用产物。中生代华北陆下岩石圈地幔性质仍为古老富集型地幔,因此至少在早白垩世前不可能存在地幔柱作用和大规模的下地壳拆沉作用。  相似文献   
22.
江西赣州盆地晚白垩世茅店组和河口组发现大量恐龙动物化石,且化石分布集中,大多保存完整,尤其蛋化石成窝性较好,排列较规整,属原地埋藏.文章论述了该盆地内恐龙化石赋存的地层、岩性、化石保存形式及埋藏特征等,认为该盆地内恐龙动物群聚集或恐龙化石集中分布在晚白垩世早期茅店组和晚白垩世晚期河口组;茅店组—河口组,恐龙动物化石保存形式具有"单类型→多类型组合共存"和"不同类型恐龙蛋共生→蛋与骨共生"的规律,甚至出现含胚胎恐龙蛋、恐龙骨骼和龟鳖类化石集群埋藏,为进一步探讨盆地演化和恐龙生存环境提供实际材料.  相似文献   
23.
Web环境下Surfer绘图软件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值线图在气象上有广泛用途,用Visual Studio.Net 2005+ASP.Net2.0 AJAX Extentions 1.0开发环境,开发了一个B/S架构的Surfer绘图平台,应用于区域自动站资料检索系统。主要针对如何拓展Surfer软件在Web环境下的应用技术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4.
造山后构造岩浆作用研究评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合造山后岩浆作用的主要岩石学特征包括:a双峰式火山岩组合;b高钾钙碱性甚至钾玄岩系列;c巨量花岗岩。由于其熔融源区受到早期的陆/洋壳俯冲作用的影响,它们在地球化学特征上总体表现出类似岛弧型火山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如LILE,LREE富集和HFSE亏损;但比岛弧型火山岩具有更高的K2O+Na2O含量、ω(Fe2O3+FeO)/ω(MgO)和ω(K2O)/ω(Na2O)比值以及较高的Sr含量和Zr/Y比值。其Sr-Nd同位素比MORB和OIB富集。这些特征表明同位素组成受控于LILE、LREE富集作用的时间和俯冲地壳的性质。在岩石成因方面,造山后岩浆作用的源区受到了年青地幔或地壳组分的改造,其岩浆形成机制与深大断裂的大规模走滑作用和造山后岩石圈的伸展-减薄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5.
西秦岭地区晚中生代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甘肃省夏河县红墙地区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白垩纪地层中发育的中基性火山岩,属于碱性火山岩系,岩石类型主要为玄武岩。该套玄武岩具有低且变化较小的SiO2(45.32%~46.83%),低MgO含量高,变化较大(7.68%~9.48%),具有较高的Cr(228~441μg/g)和Ni(140~217μg/g)含量。所有样品都表现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平滑分布模式,轻重稀土分异中等,(La/Yb)CN=9.9~22.9,重稀土弱分异,(Gd/Yb)CN=2.6~3.0,Eu异常不明显,Eu/Eu*=1.04~1.08。Ba,Nb-Ta和Th-U不亏损,Rb,K相对亏损,Sr正异常。该区火山岩具有亏损的Sr-Nd同位素组成,Sr-Nd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不大(87Sr/86Sr(t)=0.702766~0.702920,εNd(t)=8.42~10.15,t=110Ma),与Hawaii-OIB的Sr-Nd同位素组成相似.其所有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火山岩具有类似OIB的特征,可能是含软流圈地幔低度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对西秦岭地质构造背景和演化历史的分析,暗示该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源区来源于软流圈,早期深俯冲再循环扬子地壳对源区也有一定贡献,其起源可能与构造走滑作用导致岩石圈伸展碱薄和软流圈地幔上涌有关,这为秦岭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石圈演化提供了有利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26.
南兴安岭晚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的岩石成因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南兴安岭地区的晚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区域上存在同期的两类中酸性火山岩组合。第一类火山岩以满克头鄂博组的安山-英安岩和流纹岩组合为代表,其SiO2为60.0-74.9%,MgO变化在0.36- 2.04%之间,具有LREE略富集的REE配分模式(Ce/YbCN=2.6-3.0)和富集Rb、Ba、K和不同程度的Nb-Ta、Ti-P-Sr亏损的微量元素特征;在Sr-Nd同位素组成上类似于同期的玄武安山岩(87Sr/86Sr(i)=0.70522-0.70709;εNd(t)=-1.5- -0.4),而且在空间上与玄武岩共生,为玄武质岩浆高度分异或同化混染作用(AFC)的产物。第二类以玛尼吐组英安岩为代表,以富Al2O3(15.87-16.36%)、Na2O(4.63-4.79%,K2O/Na2O<0.4)、高Sr(709-832μg/g)、低Y(6.9-10.4μg/g) 和低HREE(如Yb=0.37-0.51μg/g),具有与现代俯冲带adakite岩石相似的特征;在Sr-Nd同位素组成上,它们较同期或近期玄武安山岩更低Sr和高Nd同位素比值(87Sr/86Sr(i)=0.70409-0.70425;εNd(t)= 0.9- 2.1),为造山带下地壳镁铁质岩石的部分熔融产物,其低Y和HREE以及高Sr的特点说明残留源区中有石榴子石存在,而斜长石为主要熔融相进入熔体。在熔融动力学方面,同期的玄武岩浆底侵提供大量的热源导致下地壳镁铁质岩石的部分熔融作用。南兴安岭地区晚中生代不同成因类型中酸性火山岩为造山带伸展背景下岩石圈地幔起源的玄武岩浆底侵作用和深部岩浆房分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27.
华北克拉通南缘早白垩世中基性火山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平顶山早白垩世大营组中基性火山岩样品为钾质和钾玄岩石系列,主要由粗安岩组成,属于偏铝质岩石。低MgO(2.25%~2.88%)和Cr(17.5~30.0μg/g)、Ni(17.4~23.3μg/g),高Al2O3(17.32%~17.56%)和K2O(4.43%~4.56%),K2O/Na2O>1。稀土表现出LREE富集的右倾平滑分布型式,(La/Yb)CN=14.0~14.7,HREE弱分馏,(Gd/Yb)CN=2.42~2.66,富集Rb、Ba、K、LREE和亏损Nb-Ta、Th,弱的Sr正异常。Sr-Nd同位素较富集87Sr/86Sr(t)=0.706877~0.707005,εNd(t)=-10.9~-11.6。大营组中基性火山源区岩的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类似于晚中生代苏鲁造山带基性火山岩,北大别镁铁-超镁铁质侵入体和北淮阳中基性火山岩(Fanetal.,2001,2004;Wangetal.,2005),暗示其可能具有相似的岩石成因,即大营组中基性火山来自于古老陆下岩石圈地幔和深俯冲的扬子下地壳混合源区的部分熔融作用,说明华北和扬子陆块在三叠纪碰撞过程中,扬子陆壳深俯冲再循环进入华北岩石圈地幔,其形成与板块俯冲作用没有直接的动力学关系,而形成于陆内伸展拉张环境下。  相似文献   
28.
李晓勇  文丰 《地质通报》2007,26(8):1009-1013
在1∶25万羌多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于日土县鸡穷一带填绘出一套总体以碳酸盐岩为主夹碎屑岩的沉积地层,富含双壳类、珊瑚、腹足类和海绵等海相动物化石,局部碎屑岩中含植物化石碎片,生物群面貌指示地层时代为晚三叠世,层位归置晚三叠世日干配错组。底部复成分砾岩角度不整合超覆于中二叠世龙格组之上。这套地层的发现为研究西藏晚三叠世地层的空间展布、古地理环境、古构造背景及地质发展历史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29.
塌化学提取测量法是应生产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轻便,快捷的寻找隐伏矿床的方法,对于探测隐伏的矿体有其优势,是地电化学勘探方法的一种,在水泄地区进行实验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在未知矿区圈定了规划区,为进一步的探矿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李晓勇  谢国刚等 《地质通报》2002,21(11):723-727
通过1:250000邦多区幅和措麦区幅区域地质调查,对西藏文部-姆错丙尼地区的早二叠世拉嘎组进行了地层古生物及杂砾岩特征的研究,发现赋存于滑塌块体中的生物化石反映的地质时期为早二叠世Sakmarian-Artinskian期,而滑塌块体的“基质”地层时代应稍晚于早二叠世Sakmarian-Artinskian期;沉积特征表明杂砾岩成因具冰海相和水下块体重力流的复合(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