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9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根据芜-铜高速公路高边坡的实地调查与评估,论述了高边坡有不同的地层岩性和结构体所确定的边坡岩体结构类型,并且分析了各类边坡岩体结构的变形破坏与失稳模式。同时采用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确定岩石高边坡的稳定状况,由此对沿线高边坡的变形与失稳状况做出系统的分析与评价,预测和分析高边坡的变形与失稳破坏,对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工程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32.
简述了地壳形变学科观测资料质量综合评比方法的内容:(1)形变学科五定点台网综合评比应考虑的诸因素;(2)所取多数专家对初定三种综合评分办法的优选意义;(3)作者对优选的统分公式所作的进一步完善。将该方法应用于1995、1996年度的学科综合评比,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3.
虽然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规模和速度已经位居世界首位,但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仍存在着一系列亟须解决的问题和挑战。文章通过调研不同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从管理、技术、运维和人才4个层次解析了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具体地说,在管理方面,缺少管理依据,缺失综合管理机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仍不健全,亟须建立中国特色的地下空间管理体系;在技术方面,复杂地质、复杂环境下的扰动施工控制技术仍需进一步提高,缺少新型的装备和技术,深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须建立基于开发与保护的全深度、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体系;在运维方面,缺少地下基础设施维护与更新的成套技术体系,缺乏对运维信息的管理和应用,灾害下的地下空间逃生救援体制不完善,亟须建立数字化、智慧化的安全运维体系;在人才方面,尚未建立完善的地下空间学科体系,缺乏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亟须建立健全的地下空间人才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34.
以油页岩灰渣制备的水玻璃为原料,结合传统沉淀法和热风干燥工艺成功地制备了白炭黑。实验过程中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白炭黑性质的影响,并确定了白炭黑的最佳制备工艺:水玻璃中w(SiO2)为8.1%、c(H2SO4)为1.5 mol/L,陈化时间为8 h,反应温度为70~80 ℃,pH值为8.0。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热风干燥技术制备的白炭黑平均粒径约为50 nm,而且团聚体较少,性能优于烘箱干燥制备的白炭黑。  相似文献   
35.
基于CT图像处理技术的岩土材料有限元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一种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对岩土材料CT图像进行处理的有限元模型方法。该方法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充分考虑岩土材料的非均匀性,特别是可以考虑空隙分布对岩土材料力学性质的影响。应用该方法对沥青胶结颗粒材料的劈裂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方向拉应力分布不均匀,最大拉应力出现在空隙与颗粒的交界处。  相似文献   
36.
利用可同步进行CT扫描的三轴仪,进行了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通过CT图像对分层击实重塑土压缩过程中微裂纹产生的过程及力学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7.
农村改革成绩显著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们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土体冲击液化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已经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目前对于土体冲击液化机理的研究尚不够完善。本文通过冲击液化试验及相关微观试验,揭示了不同冲击能下砂质粉土的孔压发育与微观结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微观角度对砂质粉土冲击液化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砂质粉土受冲击液化会出现明显的孔压激增现象,且单位冲击能下激发的孔压随落距增大而减小,并伴随明显的微结构变化;冲击液化作用主要从土体颗粒接触关系、颗粒形态,孔隙大小、形态及方向等方面改变了土体的微观结构;颗粒骨架破坏与孔隙收缩是土体冲击液化的主要微观机理,不同冲击能下土体的液化机理也由于骨架破损和孔隙收缩程度不同而产生出相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