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篇 |
大气科学 | 36篇 |
地球物理 | 8篇 |
地质学 | 33篇 |
海洋学 | 29篇 |
综合类 | 8篇 |
自然地理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2011年7月24—25日呼伦贝尔市强降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红外云图资料,对2011年7月24—25日呼伦贝尔市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当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强盛西伸并稳定少动,形成强大的阻挡系统时,使得西来低槽在我市西部停滞少动为强降水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中低层深厚的湿层以及西南低空急流为强降水提供充沛的水汽及能量条件。地面冷锋位置适宜且稳定少动为强降水提供了冷暖空气的触发条件。本地强对流天气潜势指数都充分表明层结的不稳定。卫星云图及雷达产品均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2.
针对海洋地震拖缆系统上位机对多个“水鸟”的控制问题,选取一种海上常见避险工况,对该工况进行分析计算,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罚函数法”进行约束处理,得出基于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并提出适用于该类工况一般情况的适应度函数公式,该公式能够完成对该工况所有情形的控制。实例表明该方法易于操作,计算得出的结果符合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33.
134.
135.
136.
LRB隔震储罐地震反应的双向耦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双向地震作用下LRB基础隔震储罐地震反应的数值模型,对单向和双向地震作用下隔震储罐的地震反应和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衡量双向耦合效应影响的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类型场地上隔震储罐地震反应的双向耦合效应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双向耦合效应使支座滞回曲线变得不规则,呈现出粘滞特性。双向耦合效应不会引起隔震储罐基底剪力、弯矩、晃动波高的明显增大,但忽视双向耦合效应会严重低估支座位移,尤其是在II类和IV类场地上更为明显。因此在LRB隔震储罐双向地震反应分析时,不能简单选取两个单向地震作用下响应的组合值作为地震响应值,必须考虑双向耦合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7.
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与城镇化格局趋势————尝试回答李克强总理之问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2014年11月底,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向社会和科学界提出了关于"胡焕庸线"的问题,很多媒体称之为"总理之问","胡焕庸线"也因此成为时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个热词,就此开展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见解.针对这样的认识困境,本文首先梳理了胡焕庸线的由来,是由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提出的背景是当时对国内人口是否过剩的大讨论.基于"一普","五普"和"六普"等人口数据和ArcGIS平台,分析了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的人口规模,比重和密度变化,数据显示人口城镇化和人口迁移并没有改变胡焕庸线确定的人口分布格局.据此提出胡焕庸线揭示的人口东密西疏格局在较长时期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城市群主要位于胡焕庸线东南半壁的格局在较长时期也不会发生变化,胡焕庸线不可破的原因是由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的.同时,本文认为总理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有解"的,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和合理的空间组织,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和更好质量的城镇化,中部亦然. 相似文献
138.
针对地下水水化学环境恶化的现象,分析研究东阿岩溶水系统典型监测点多年水质动态变化资料,并对系统内2015年枯水期、丰水期主要水化学指标的分布、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多年来TDS位于400~700 mg/L之间,总硬度变化不显著,降雨补给是导致离子含量变化的重要因素;2015年东阿岩溶水系统内水质类型以HCO_3-Ca型为主,枯丰水期离子运移规律大致相同,部分监测点存在污染问题,离子含量因污染现象发生明显改变;丰水期TDS含量高于枯水期TDS含量,排泄区TDS浓度偏高,对居民饮水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9.
为去除全球变暖等压面抬升的影响、客观地反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真实变化,本研究使用了1951~2017年NCEP/NCAR的月平均500hPa高度场再分析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6~8月的大气环流指数,基于去除全球变暖影响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表征线,研究探讨了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变化。研究表明,去除全球变暖影响前(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面积指数增大(减小)、强度指数增强(减弱)和西伸脊点指数西伸(东退)的演变特征。可见,全球变暖可能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强度和东西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0.
拟菱形藻属(Pseudo-nitzschia)物种是一类备受关注的海洋有毒有害硅藻,我国相关研究仍然不足,已报道的物种多样性偏低,产毒物种也较少。为了解我国海域拟菱形藻属的物种多样性,阐述产毒物种信息,在我国东南海域建立了8个拟菱形藻单克隆培养株系,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数据,鉴定到2个物种:环孔拟菱形藻(Ps.circumpora C.H.Lim,C.P.Leaw&P.T.Lim)和多列拟菱形藻[Ps.multiseries(Hasle) Hasle],其中环孔拟菱形藻是我国的新记录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了藻株的多莫酸(domoic acid,DA)特征,在5个多列拟菱形藻株系中检测到DA,单细胞产毒水平为1.01~96.11 fg。此外,利用卤虫(Artemia salina L.)和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 Dahl)对多列拟菱形藻的产毒株系(MC4177)进行诱导,发现能够提高其单细胞产毒水平,提高幅度在26~55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