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6篇
地质学   10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河含柯石英榴辉岩的确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河边达肯大坂杂岩之花岗质片麻岩中发现典型的含柯石英榴辉岩。榴辉岩主要由石榴石、绿辉石和少量(多硅)白云母、柯石英和石英、角闪石、金红石等矿物组成。石榴石中铁铝、镁铝和钙铝榴石分子含量分别为51%~59%、26%~31%和13%~19%;绿辉石中硬玉分子含量为45%~48%;岩石中残留有b0值极大的高压矿物多硅白云母(b0=9075×10-1nm);角闪石亦为高压类型的冻蓝闪石;最为重要的是确定了柯石英的存在。榴辉岩原始特征保存完好,仅遭受轻微的退变质作用和叠加变质作用。组成矿物可分为3个世代:(1)峰期矿物组合:石榴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柯)石英+金红石;(2)退变交生组合:冻蓝闪石+蠕虫状石英;(3)后期叠加变质矿物白云母。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压力大于28GPa的超高压至大约730℃、170GPa的高压环境,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是一条重要的古板块汇聚边界。  相似文献   
82.
柴达木北缘新元古代重大地质事件年代格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李怀坤  郑健康 《现代地质》1999,13(2):224-225
近年来柴达木北缘地质研究逐渐得到了地学界的广泛关注,已经取得许多重要进展。赖绍聪等1993年提出在柴达木北缘发现大型韧性剪切带,并认为柴达木北缘是加里东晚期古洋盆闭合后的陆陆碰撞型造山带。我们将之进一步确定为新元古代早期造山的产物(陆松年等,1998...  相似文献   
83.
成矿地质事件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成矿事件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成矿事件时间维的确定,对于矿床成因、成矿作用与其它异常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的认识,以及对于找矿勘探均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文中讨论了各种常用测年方法(如Rb Sr、Sm Nd等时线法和U Pb法等)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并介绍了测年方法(尤其是与成矿事件年代学研究有关的测年方法)的新进展。结合国内外典型研究事例分析,比较了成矿事件的直接测年和间接测年方法,强调应在扎实的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多元同位素体系对成矿事件进行年代学研究。最后讨论了成矿事件与其它异常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并指出应加强成矿事件与大陆聚散旋回的时间耦合性的研究,这对于深入认识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新元古代地球各圈层的耦合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自老而新分别以广泛的岩浆作用、全球性的冰期事件和早期生命的迅速分化并繁盛为标志,地质年代表据此将这三个地史阶段分别命名为拉伸纪、成冰纪和埃迪卡拉纪。其中,成冰纪Sturtian冰期的启动时代和Marinoan冰期的消融时代,是标定新元古代3个"纪"级单元的直接依据。因而,成冰纪冰期事件的期次、规模、时代和成因问题,始终是地球科学领域近30年来的基础和热点课题。现有资料显示,成冰纪的两次剧烈冰室气候结束之后,地球迅速进入了极度温室环境,这种剧烈的摆动即"极端气候事件"。目前已有数种模型描述了大气CO_2含量的变化对"新元古代极端气候事件"的控制作用;另外,对于杂砾岩、冰碛岩和块状冰碛岩各自蕴含的地质意义,也有学者开始重视并加以区分。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塔里木陆块,在东北缘的库鲁克塔格、西北缘的阿克苏-乌什-柯坪、西南缘的叶城一带,均出露了南华-震旦纪的杂砾岩记录。前期研究显示,塔里木陆块不同地区的新元古代冰川作用记录,存在岩性组合(如盖帽碳酸盐岩的发育与否)、沉积相、期次和时代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与其他地区相比,出露于叶城一带的恰克马克力克群波龙组和雨塘组冰碛岩,目前缺少有效的年代学约束,也缺乏系统的块状冰碛岩化学成分研究。本文认为,以波龙组、雨塘组的块状冰碛岩为实例,开展全球同期块状冰碛岩的对比研究和综合分析,可以恢复相应时期地壳表层物质的基本组成特征,为理解新元古代极端气候事件的触发机制,提供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燕辽裂陷槽中-新元古界年代学研究进展突出,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是长城群底界年龄的确定,目前基本可以比较准确地将其定为1 650 Ma。本文报道了支持此认识的新证据——下伏于长城群常州沟组之下的新太古代片麻岩中的麻粒岩包体的磷灰石U-Pb年龄。通过高精度ID-TIMS定年方法,对天津蓟县下营镇常州村附近长城群常州沟组不整合覆盖的新太古代遵化杂岩中的麻粒岩中磷灰石进行了U-Pb定年,获得了制约"长城群"底界的年龄:~(207)Pb/~(206)Pb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 666±16 Ma(MSWD=1.8,n=11),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1 667±23 Ma(MSWD=1.7,n=11),二者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该测年成果再一次有力制约了燕辽裂陷槽长城群的底界年龄为1 650 Ma。  相似文献   
86.
中祁连地块东段元古宙基底一般认为由3 套地层组成,即古元古代湟源群、中元古代长城系湟中群和蓟县系花石山群,三者之间皆为平行不整合关系。但新的研究表明:(1) 花石山群与下伏的湟源群为角度不整合,结合新近发现的化石资料分析,认为花石山群是震旦纪—寒武纪稳定盖层沉积,不应归于基底组成部分;(2) 湟源群与湟中群为同一构造层,统称湟源群。  相似文献   
87.
金矿床密集区受含金丰度高的岩石圈地幔区控制和制约。本文以华北地台若干金矿床密集区为例,从地壳演化的角度,初步探索了初始地壳的含金丰度变化与金矿床密集区的关系。文章认为,初始地壳只有经活化改造和活化再造,才能形成金元素的富集域或金矿床密集区。金矿床密集区的形成是矿源、热源、搬运介质和构造条件的统一体。其中,前寒武纪古老变质基底是金矿形成的物质基础,变质基底双层结构的下层结构是金矿床的主要赋存部位,岩浆一热构造作用是初始地壳内成矿物质活化的动力,岩浆活动、流体运移是矿质的搬运工具,构造断裂是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和聚集的空间,特别是深断裂能使深源成矿物质迁移至地壳,使矿质来源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88.
金红石U-Pb同位素定年标准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金红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研究是一个新的测年研究领域和趋势,无论是金红石SIMS还是LA-(MC)-ICPMS U-Pb同位素直接测年,方法简便快速,但对同类矿物标样的要求十分严格而苛刻。为解决标样缺乏的问题,亟需研制金红石微区  相似文献   
89.
西藏安多斜长花岗岩分布于安多县多普尔曲一带。在1/25万安多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作者研究了安多一带蛇绿岩中新发现的斜长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岩石成因和时代。结果表明斜长花岗岩具有低钾高钠、高锶、低铷和低∑REE的大洋斜长花岗岩特征,同位素指示其为地幔源区产物。首次对斜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 SHRIMP测年,其结果为188.0±2.0 Ma,结合地质资料分析认为其代表了洋壳形成的年龄,时代为早侏罗世,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蛇绿岩时代基本同时。本次研究为班公湖-怒江中段蛇绿岩提供了高精度同位素年龄依据。  相似文献   
90.
曲玮  刘晓春  胡娟  李怀坤  耿建珍 《岩石学报》2013,29(9):3080-3086
由于前人在桐柏地区秦岭岩群高级变质岩石中获得的变质年龄比较分散,所以有关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时代问题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使用LA-MC-ICPMS方法对侵入于秦岭岩群中的弱变形和未变形碱性岩脉进行了锆石U-Pb定年,获得其侵位时代分别为429.9±1.5Ma和430.3±1.3Ma。结合区域上已发表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我们推测,秦岭岩群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发生于约440~430Ma,与华北陆块南缘的弧-陆碰撞作用有关。碰撞后的岛弧岩浆作用主要发生在约430Ma,从而造成了秦岭岩群的缓慢冷却,这可能是麻粒岩相变质锆石的同位素年龄比较分散的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