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6篇
地质学   10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华北克拉通马兰峪隆起北侧的下马岭组页岩中广泛发育辉绿岩床。分别利用高灵敏度、高精度的离子探针质谱法和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测定了辉绿岩中锆石和斜锆石的U-Pb同位素年龄,获得了辉绿岩的侵位年龄1320Ma±6Ma。该年龄数据的获得制约了下马岭组的上限年龄不老于1320Ma。将下马岭组置于1400~1350Ma的区间内。综合已有的测年成果,对华北克拉通燕辽裂陷槽内中元古界的划分方案进行了厘定,提出了一个新的中元古界划分方案。建议方案中长城系包括常州沟组、串岭沟组、团山子组和大红峪组,时限为1800~1600Ma;蓟县系包括高于庄组、杨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和铁岭组,时限为1600~1400Ma;蓟县系之上1400~1000Ma期间的地层为待建系,亟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2.
最近 ,越来越多的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等证据表明 ,柴达木盆地北缘前泥盆纪由北向南可以划分为 3个构造单元 ,北部为古元古代形成的欧龙布鲁克古陆块 ,中间为经历过多次叠加改造的沙柳河—鱼卡超高压碰撞带 ,南部为中元古代形成的柴达木陆块。欧龙布鲁克古陆块自古元古代以来保存了丰富的地质记录 ,反映了其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综合区内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构造运动等特征 ,将欧龙布鲁克古陆块地质演化由老到新分为 7个演化阶段 ,即古元古代古陆块形成阶段、中元古代陆内沉降阶段、中—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汇聚阶段、南华纪—震旦纪Rodinia超大陆裂解阶段、早古生代陆块俯冲与折返阶段、晚古生代—中生代陆内造山阶段和中新生代高原隆升阶段。研究本区古陆块的汇聚与裂解过程 ,将为探索我国华北和扬子古陆块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43.
秦岭岩群副变质岩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地质意义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报道了北秦岭地块中秦岭岩群夕线黑云石英片岩61个碎屑锆石测点的207Pb/206Pb年龄测试结果,其中15个测点在SHRIMPⅡ上进行,46个测点来自LA-ICPMS的测定结果。61个年龄值显示锆石主要来源为1·5~1·9Ga(共51个测点,占所有测点的83·6%)的古元古代末至中元古代早期的大陆地壳,1粒碎屑锆石来自新太古代岩石,5粒来自中元古代晚期的蚀源区,4个测点为0·9~1·0Ga。由于秦岭岩群被新元古代早期960~900Ma的花岗岩体侵入,新的碎屑锆石测年结果表明秦岭岩群副变质岩的沉积时代至少介于1500~960Ma之间,亦可能为中元古代末期。秦岭岩群在早古生代造山过程中受到强烈改造,但本次测定未从夕线黑云石英片岩中获得这次变质作用的年代学信息。  相似文献   
44.
中元古代(1 800~1 000 Ma)时期,华北克拉通发育多期与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有关的岩浆事件群。本文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点、沉积演化序列,讨论了各期裂解事件群的性质及特点,论述了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时期岩浆事件群的大地构造意义。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时期岩浆事件群具有幕式裂解的特点,约1.80~1.77 Ga岩浆事件群标志着华北克拉通的初始裂解,在这之后三大裂陷槽逐步打开,1.72~1.67 Ga,1.63~1.62 Ga岩浆事件群则是华北克拉通在中元古代早期持续裂解的具体体现,他们代表了哥伦比亚超大陆早期裂解的岩浆事件记录,而1.33~1.30 Ga期间以及1.23~1.20 Ga的岩浆事件则可能代表了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晚期裂解事件。这些具有全球构造对比意义的岩浆事件群及高于庄组宏观化石生物群、中元古代时期氧化事件的出现,对一些学者提出的18亿~8亿年间"地球表面持续低氧"、"地球枯燥的10亿年"的认识增添了活力。  相似文献   
45.
柴达木盆地缘鱼卡河含柯石英榴辉岩的确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46.
用矿脉中热液锆石的U-Pb定年确定东坪金矿的成矿时代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通过对我国冀西北东坪金矿矿脉中的热液锆石进行精确的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确定了东坪金矿主矿化期的时代为350.9±0.9Ma。同时探讨了如何利用矿脉中的热液锆石,精确测定脉型金矿成矿时代的一些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7.
熊耳群火山岩(1.80~1.75 Ga)广泛出露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图1a),是变质结晶基底形成以后最早接受沉积的中元古代盖层单元;之后有厚度近万米、由硅质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的沉积序列不整合覆盖在熊耳火山岩群之上,属于河流-滨浅海相环境,其上被罗圈组冰碛岩覆盖.学者普遍认可其发育时限为中-新元古界,是哥伦比亚超大陆...  相似文献   
48.
河南舞阳地区赵案庄铁矿床是产于超基性岩中的隐伏矿床。超基性岩侵位于新太古界太华群赵案庄组透辉斜长角闪片麻岩中。矿体呈似层状,具有多层。矿石成分较复杂,主要矿物为磁铁矿、蛇纹石、氟磷灰石等。矿床规模为中等,其成因是与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晚期磷灰石-磁铁矿矿床。在磷灰蛇纹磁铁矿石中选出的锆石样品为变质锆石,利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MC-ICPMS)进行微区原位U_Pb同位素测年,获得不一致线的上交点年龄为(1943±5)Ma(MSWD=2.3)。同时对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研究,表明该年龄代表锆石遭受强烈变质作用的年龄,可以限定矿体形成时代的上限,即矿体形成时代不晚于1943 Ma。超基性岩浆演化晚期,岩浆充填构造裂隙呈透辉石岩脉产出。透辉石脉与矿体同期并且穿切铁山庙组BIF型铁山铁矿。铁山庙组形成时代在2300~2500 Ma之间。透辉石岩脉形成时代不早于该组年龄,可作为赵案庄铁矿床形成时代的下限。赵案庄铁矿床的形成时代为1943~2300 Ma,为古元古代,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岩浆型铁矿床。该成矿地质时代反映了在华北陆块东南缘曾发生过一次地壳扩张和裂陷活动及华北克拉通裂解事件。  相似文献   
49.
华北克拉通经过吕梁运动在~1.85Ga完成克拉通化,之后从1.80Ga至1.32Ga发育大量标志哥伦比亚超级大陆裂解的地质记录。本文利用高精度热电离质谱法(ID-TIMS)和离子探针质谱法(SIMS),对发育于泰山红门景区的辉长辉绿岩墙进行了斜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了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的辉长辉绿岩侵位年龄1621.1±8.8Ma(ID-TIMS)和1632.4±4.2Ma(SIMS)。该研究成果修正了前人对泰山红门景区辉长辉绿岩侵位年龄的模糊认识,证明了红门景区辉长辉绿岩是与华北克拉通南缘龙王碱性花岗岩、华北克拉通北缘大红峪期碱性火山岩和岩床同期的岩浆事件的产物,是哥伦比亚超级大陆初始裂解作用在华北克拉通的岩浆作用响应。  相似文献   
50.
南秦岭武当山群变质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武当山群3个变质酸性火山岩样品的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武当山群变质酸性火山岩形成年龄为675.2±3.1 Ma,说明武当山群存在新元古代南华纪的地层组成.武当山群变质变形复杂,具多期岩浆活动,可能由不同时代火山岩和少量沉积岩组成,部分变质火山岩具有与耀岭河群火山岩和侵入到武当山群中的基性侵入岩相似的形成年龄,指示了武当山群变质酸性火山岩可能与基性侵入岩群和耀岭河群火山岩存在成因联系.基于现有同位素定年数据,武当山群火山岩数据具有年龄跨度大(太古宙至中生代)的显著特征,但总的趋势是新近取得的年龄数据多数比早期获得的数据要年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