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6篇
地质学   10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中元古代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较全面地总结了自2000年第三届全国地层大会以来,中国中元古代地层和热-构造事件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主要进展,讨论了这些进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指出确立中国中元古代上部地层标准剖面,重新厘定中元古界地质年表,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2.
对华北克拉通北缘蓟县中-新元古界碳酸盐岩进行了系统的碳、氧同位素研究,共获得有效碳、氧同位素数据376组.团山子-景儿峪组岩石学特征、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对沉积-构造环境具有良好的协同指示意义:δ13CV-PDB和δ18OV-PDB曲线变化幅度很小,δ13C多数介于-1‰~+1‰,δ18O多数介于-4‰~-6‰.显著的δ...  相似文献   
103.
笔者重点研究了华北地块南缘罗圈组纹泥岩和扬子地块东南缘南沱组冰碛岩的古地磁特征。在四个剖面的 2 5个点采集 2 72块样品 ,用超导磁力仪测量了大部岩石样品的剩余磁性。通过详细的逐步热退磁清洗和数学分析 ,岩石等温剩磁实验 ,以及倒转、广义褶皱和一致性检验 ,从而获得新的较为可靠的古地磁数据。华北地块在最晚元古 ( 62 0~ 60 0Ma)处于 13.9°S ;而扬子地块在晚元古 ( 730~ 70 0Ma)处于 19.2°N。新的古地磁数据补充了中国东部华北、扬子地块晚元古震旦纪的古地磁数据库。地质观察事实和不同研究者获得的数据都表明 ,两地块在 80 0~ 60 0Ma期间处于低古纬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中。全球所有大陆该时期冰成岩及上、下层位非冰成岩—碳酸盐岩岩石学和古地磁研究认为 ,晚元古低纬度冰川形成与全球超大陆的裂离和引起的气候异常有关。晚元古冰川沉积可以分为两个构造 -地层类型。它们记录了晚元古超大陆拼合和分离时冰川作用的构造 -沉积位置 ,最普遍的是在超大陆分离的持续期间 ,在扩张构造域形成冰川沉积 ,因此冰川沉积都与活动边缘盆地和裂谷盆地有关。我国南沱冰成岩分布于扬子地块及其东南缘的浙西、皖南、赣北、湘西、桂北等地的NE -SW伸长的大陆边缘敞开的海盆内 ,具有强烈的火山和冰  相似文献   
104.
中祁连地块东段花石山群与湟中群之间的接触关系,前人一般认为是平行不整合或整合关系。但我们对煌中县东岔沟剖面花石山群、但中群和惶源群的沉积、变形、变质特征研究表明:花石山群与下伏惶中群之间存在着沉积环境。构造变形、变质作用的间断或不连续性,接触部位上、下地层产状也不一致。因此认为花石山群与下伏惶中群可能为角度不整合关系。这一角度不整合的确定使得已经建立起来并为广泛接受的中祁连地块东段前寒武纪地展格架等问题需要重新审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5.
刘欢  李怀坤  张健  田辉  常青松 《地质通报》2023,(12):2142-2155
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地区中元古代汝阳群备受关注,尤其在年代学和沉积学方面研究成果丰硕。从沉积地球化学角度入手,探讨汝阳群碎屑岩的物源属性和大地构造背景,恢复古沉积环境,为描述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代地层的精细结构提供依据。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1)较白草坪组而言,云梦山组样品SiO2含量更高,Fe2O3、MgO、CaO和K2O含量较低,亲镁铁的过渡族元素和高场强元素明显亏损,暗示云梦山组样品具有较高的成分成熟度,而白草坪组成分成熟度有所降低。所有样品均表现为稀土元素右倾的配分模式,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平坦,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δEu=0.60~0.85),弱负Ce异常(δCe=0.80~0.96),与大陆上地壳标准化曲线近于平行。(2)利用微量元素含量及比值(V/Cr、Ni/Co、U/ThSr/Ba、Th/U,Sr/Cu、Rb/Sr值及Ce、Eu异常)进行古环境重建,推测云梦山组和白草坪组为氧化条件下的陆相滨海—浅海相沉积环境,古气候经历了干旱—湿润—干旱...  相似文献   
106.
基性的碱性岩通常形成于伸展环境,具有富碱和不相容元素富集等地球化学特征,它们来源于深部富集地幔,是探索地幔交代和深部地球动力学的"岩石探针".华北克拉通北缘燕辽裂谷内发育团山子组和大红峪组钾质火山岩以及侵入串岭沟组的钠质岩脉,它们共同组成了长城纪碱性岩系列.本文利用SHRIMP锆石U-Pb同位素方法对平谷-蓟县地区钾质...  相似文献   
107.
北祁连山石居里辉长岩的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利用锆石U-Pb方法测得北祁连山西段石居里辉长岩的生成年龄为(457.9±1.2)Ma.在空间上,石居里辉长岩与石居里铜矿紧密相关,石居里辉长岩位于石居里铜矿的下部;在时间上,虽然目前尚无石居里铜矿的成矿时代年龄,但研究认为与石居里辉长岩同属加里东期,而且成岩时代早于成矿时代,因此推测石居里辉长岩为可能为石居里铜矿提供了热源.由于该区有较多的中酸性岩体存在,该成岩时代的确定对于在该区寻找塞浦路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北祁连山西段北大河岩群碎屑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白云母石英片岩中碎屑锆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及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表明,北大河岩群变质沉积岩的蚀源区存在1400~3035Ma构造热事件,除了年龄为约2457Ma的变质事件外,主要表现为岩浆事件,其中以1800Ma左右的岩浆事件最为强烈,1400~1700Ma事件次之,中-新太古代的岩浆事件也比较明显;北大河岩群可能遭受过863Ma左右的变质作用影响,其沉积岩的沉积作用发生于1400Ma(最小的碎屑锆石年龄)至863Ma(变质年龄)之间,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古元古代;根据46%的碎屑锆石为1800Ma左右这一事实,最起码可以肯定北大河岩群的沉积年龄新于1800Ma;北大河岩群的蚀源区存在中-新太古代的古老陆壳。同时,北大河岩群碎屑锆石年龄资料也为朱龙关群蛇绿岩的形成时代提供了有力的制约:朱龙关群蛇绿岩很可能形成于早古生代,而非中元古代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