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对莱州湾、渤海湾、渤海中央盆地的海洋底质沉积环境进行了研宄,通过对17柱沉积物岩芯样品中Fe,Al,Mn,Ti的测定和分析,论述了四元素在底质表层沉积物中及在岩芯沉积物中的含量和分布规律,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渤海中央盆地Fe,Al,Mn,Ti的丰度值,为渤海环境背景值及环境背景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72.
高光谱遥感影像海上舰船目标检测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高光谱遥感影像海上舰船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借助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ICA),将高维数据中隐藏的舰船目标信息集中投影到低维特征影像中,然后以峰度为特征度量指标选择特征影像,最后用以偏斜为指标的直方图分割方法提取舰船目标。实验证明,此算法精度较高,适用于对杂波背景中的舰船目标进行提取。  相似文献   
73.
通过礼乐盆地构造-地层-沉积分析,查明了其构造演化及沉积充填特征,揭示了其与南海扩张事件的成因联系,为南海边缘海演化研究提供了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礼乐盆地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经历了3个差异显著的阶段,即古新世-早渐新世陆缘裂陷-滨浅海碎屑岩沉积阶段、晚渐新世-早中新世裂离漂移-浅海碳酸盐岩沉积阶段、中中新世以来周缘前陆挠曲沉降-区域差异沉积阶段。古新世-早渐新世,古南海向东南俯冲,华南古陆陆缘因水平引张力作用发生被动裂陷,形成礼乐盆地;此时以滨浅海环境为主,受碎屑物源供给控制,在盆地西北部发育一系列规模相对较大的辫状河三角洲,礼乐盆地东部、南部邻近古南海,仅在孤立隆起边缘发育规模较小的扇三角洲。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古南海持续俯冲,新南海扩张,礼乐-巴拉望地块裂离华南古陆,向南漂移,盆地沉降缓慢,断层活动弱;此时以浅海-半深海环境为主,碎屑物源匮乏,盆地北部发育大型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南部总体为半深海环境。中中新世以来,新南海扩张停止,礼乐-巴拉望地块向菲律宾岛弧俯冲碰撞,礼乐盆地进入周缘前陆期,以非对称挠曲沉降为特点,水深增大,断层活动增强;此时以半深海-浅海为主,盆地北部总体以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为特色,盆地南部局部发育深水重力流沉积。礼乐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古南海俯冲-消亡、新南海扩张-关闭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4.
小南沟银铅锌多金属矿为辽宁省葫芦岛地区一新探明的矿床。文章对该矿床的矿石样品进行了光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分析、包裹体测试、同位素测试等研究工作。研究表明,矿床的有用元素为银,共(伴)生铅、锌;银与方铅矿、黄铜矿、黝铜矿密切相关,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方铅矿、黄铜矿、黝铜矿内,少量以自然银形式包裹在方铅矿内。成矿可分成2期(热液成矿期、表生成矿期)4个阶段(早期黄铁矿-绢云母、石英阶段;石英-银、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碳酸盐化阶段;表生氧化阶段)。矿床成因为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75.
微塑料(MPs)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新污染物受到广泛关注,工业来源被认为是受纳河流和邻近海域中微塑料的重要来源,但是关于工业来源废水中的微塑料污染情况并不明确。本文系统研究了山东沿海5个行业代表性企业进水和出水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源内部污水处理系统对微塑料的去除效率较低,平均去除率仅为59.86%,沿海工业废水是近海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的潜在重要来源。不同类型工业中纺织印染业的进、出水微塑料含量最大,平均丰度分别为84.8个/L和19.6个/L,纸塑制造厂、化工厂和船舶工业的污水中微塑料丰度相近,进水中微塑料丰度在32.0~37.2个/L之间,出水中微塑料丰度在10.8~14.6个/L之间,金矿厂的进水中微塑料丰度最低,为23.9个/L,出水微塑料丰度为17.6个/L。不同工业源进水中微塑料在形状和成分上相似,在尺寸和颜色上存在行业差异,纤维(占比范围61.46%~84.48%)是主要形状,聚乙烯(PE)(53.48%~76.19%)是主要成分。工业源出水中微塑料主要形状为纤维(61.46%~91.06%),主要颜色为蓝色(41.67%~58.22%),主要成分为PE (16.22%~67.83%),出水中微塑料尺寸存在行业差异,≤300 μm的微塑料平均占比最高,为28.67%,占比范围为23.96%~35.19%。工业出水中微塑料特征与海洋中微塑料特征高度契合,再次证明了工业污水对海洋微塑料污染的重要贡献。本研究通过揭示典型海湾周边代表性行业的工业污水中微塑料浓度与特征,为海洋微塑料的源汇特征、迁移与防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6.
曹正  刘娟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2(Z2):153-154
分析航空气象预报工作发生"错、忘、漏"的状况和原因,介绍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预报室为避免"错、忘、漏"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别是自主开发的"航空气象预报监控系统"能够降低由于人的疏忽和麻痹思想造成的"错、忘、漏"概率.  相似文献   
77.
基于QuickBird遥感影像的棚户区提取与制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QuickBird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从纹理信息的角度,利用灰度共生矩阵(GLCM)的方法对南京市下关区的棚户区信息进行了提取。首先,利用所选择的4个纹理特征统计量(对比度、能量、同质性和相关性)构建一个特征空间。然后运用非监督分类的方法(ISODATA算法)将研究区分成确定的类别数目。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数学形态法对分类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获得研究区域的棚户区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纹理特征的灰度共生矩阵方法对于棚户区的提取和制图是有效可行的,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南京市棚户区的管理及城市规划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8.
GPS测量高程为WGS84系统的大地高,通过加入高程异常求得正常高。利用测区内几个GPS水准点上的已知高程异常进行拟合,求得该测区高程异常分布的数值模型,得到其它未知点的正常高。目前,常用的拟合方法有平面拟合法、二次曲面拟合法、多面函数法等,笔者以海阳市控制网的布设,探讨了影响GPS拟合高程精度的因素,提出了提高GPS拟合高程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邓友生  王欢  杨敏  靳军伟  梅靖宇  吴鹏  刘娟 《岩土力学》2016,37(Z2):294-300
毛竹是一种高强环保建筑材料,可以解决传统浅基坑支护成本高和后期临时结构的拆除费用等问题。开展竹管桩抗弯试验与单排微型竹桩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压弯试验中随着竹桩自身净截面积的增加,其弹性模量逐渐减小,竹桩的弹性模量主要分布在8.0~12.5 GPa;模型试验中桩身应变随着埋深逐渐增加直至峰值,之后逐渐衰减为0,在到达0后出现反向应变,反向应变达到峰值后衰减为0。根据试验中桩身应变和桩顶侧移结果可知,浅基坑支护中使用单排微型竹桩能取得较好的支护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浅基坑竹桩支护作用机制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In recent years, red tides occurred frequently in coastal areas worldwide. Various methods based on the use of clay, copper sulfate, and bacteria have been successful in controlling red tides to some extent. As a new defensive agent, marine microorganisms are important sources of compounds with potent inhibitory bioactivities against red-tide microalgae, such as Gymnodinium sp. (Pyrrophyta). In this study, we isolated a marine bacterium, HSB07, from seawater collected from Hongsha Bay, Sanya, South China Sea. Based on its 16S rRNA gene sequence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isolated strain HSB07 was identified as a member of the genus Halomonas. A crude 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strain HSB07 showed moderate inhibition activity against Gymnodinium sp. in a bioactive prescreening experiment. The extract was further separated into fractions A, B, and C by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Fractions B and C showed strong inhibition activities against Gymnodinium.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inhibitory activity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a Halomonas bacterium against a red-tide-causing microalg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