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提出了基于能量的参数优化准则,即以隔震层抗侧刚度和阻尼比为优化参数,以隔震层的应变能期望值占结构总应变能期望值的比例为目标函数,在改进的Kanai - Tajimi模型激励下,使该比例取极大值.利用上述优化准则,对一加层工程实例进行了参数优化.结果表明:目标函数受隔震层抗侧刚度的变化影响较大,受阻尼比变化影响很小;而总应变能对阻尼比变化较敏感,而对抗侧刚度的变化不敏感.因此参数优化时,可以考虑保持抗侧刚度不变,增大阻尼比而保证目标函数值变化不大,同时可以减少结构的总应变能.扫频分析表明:从应变能角度优化参数拓宽了频率控制范围,而且可以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特别是在共振区域,各层响应较加层前均有较大的减小,同时时程分析也表明减震效果比较显著,证明了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92.
三套再分析资料的中国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戴泽军  宇如聪  李建  陈昊明 《气象》2011,37(1):21-30
利用台站观测降水,评估分析了三套再分析(NCEP,ERA40和JRA25)降水资料对中国夏季降水日变化的再现能力.结果表明,三套再分析资料呈现的中国夏季降水日变化特征较观测存在明显偏差.对比台站观测的白天(08-20,北京时)和夜间(20-08时)降水比例.再分析降水在大部分区域都表现为白天较夜间偏多,NCEP和ERA...  相似文献   
93.
纤维加筋土工程性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纤维加筋是一种新型的土体改良技术,是指将分散的纤维丝均匀掺入土体中,达到提高土体的工程力学性能的目的。本文根据国内外近20a来在该领域取得的成果,着重对纤维加筋材料、纤维加筋土的工程性质及加筋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在纤维加筋材料方面,主要有人工合成纤维和自然纤维两种; 在纤维加筋土工程性质方面,纤维加筋能有效提高土体的抗剪、抗压、抗拉强度和承载力,增加土体的破坏韧性和渗透性,降低膨胀土的胀缩性和裂隙发育程度; 在纤维加筋机理方面,目前主要认为纤维的加筋效果主要取决于纤维-土界面的力学作用,即界面黏聚力和摩擦力。最后,针对目前纤维加筋土的研究不足,提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主要包括: 开发简单可行的纤维土施工器具和工艺、开发更专业的纤维产品和降低纤维成本、开展大尺度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纤维-土界面作用机理研究、纤维加筋土的破坏和失效机理研究、纤维加筋土的力学模型及计算理论研究、纤维加筋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等。  相似文献   
94.
以新歌乐山隧道平行导坑为例,对长大隧道平行导坑平面控制网测量的方案进行设计,对贯通误差进行了预计,并总结了洞内控制测量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95.
污染源普查数据是重要的基础环境数据。通过对污染源普查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开发应用,可以充分发挥普查数据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在分析了环保部门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利用RIA/Flex和REST技术建立了污染源数据WebGIS分析平台。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以对污染源普查数据库进行有效管理及空间信息挖掘,为昆明市环境保护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信息。  相似文献   
96.
南海秋雨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台站观测逐日降水资料和热带测雨卫星观测降水资料,对我国南海地区降水季节演变特征分析发现,与我国大部分地区不同,南海地区降水季节峰值是在秋季,主要集中在8~10月,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环流场的合成分析表明,南海地区秋季中层500 hPa有利的副高位置和低层低压系统的活动和维持是形成这一地区显著秋雨的主要原因。而由于副高的位置受热带太平洋海温影响较大,分析发现Niño3.4的海温指数对该区域降水有很好的指示意义。8~10月Niño3.4指数和同期海南岛站点平均降水量之间的相关能够达到-0.47,超前3个月 (即5~7月)的Niño3.4指数与8~10月海南岛站点平均降水量的相关亦能达到-0.43。从跨季度气候预测的角度来考虑,5~7月的Niño3.4指数可以作为预测8~10月南海秋雨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7.
2009年2—3月我国南方连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旸  李建  廖捷  沈艳  徐宾  张洪政 《气象》2010,36(3):39-46
利用JRA-2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9年2—3月我国南方一次连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以及该时期西太平洋副高和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异常活动,并计算了降水区域内的水汽收支。结果表明:(1)这次过程中,欧亚大陆上空阻塞形势稳定,我国北方地区长期由槽后脊前的西北气流控制,而在中低纬地区,西太平洋副高稳定在菲律宾海上空,加强了南方地区对流层中低层的西南风。这种环流形势使得北方干冷空气和南方暖湿气流在长江流域长时间对峙,形成了稳定的准静止锋,是影响这次连阴雨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2)对流层高层的副热带西风急流异常偏北,急流轴入口处南侧的辐散环流与低层西南气流北侧的气旋性辐合环流相配合,在长江流域上空形成利于降水发展和维持的动力结构。(3)偏北的西太平洋副高伴随着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其西边缘的偏南风造成了来自西太平洋及南海低纬地区至我国南方的偏南风水汽输送支异常,它主导的经向水汽输送是造成主降水区水汽通量辐合的重要原因,对降水发展和维持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8.
随着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移动通信已成为当前全球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而手机3G的出现为手机应用开辟了新的领域.拥有视频点播、远程视频等特点的3G手机作为第五媒体,已广泛地被公众所应用.本文结合3G手机的技术特点以及如何在3G网络平台上开发气象服务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
最大后验概率重建算法在发射CT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大似然期望最大(Maximum Likelihood-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MLEM)重建算法已在发射CT的二维重建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MLEM有两点不足:1)一定迭代次数以后噪声随着迭代增多而增多.2)重建需要太长时间.而最大后验概率重建算法(maximum a posteriori, MAP)根据图像的先验知识分布,则可以有效的抑制噪声,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多种加速迭代方法结合MAP重建算法可以缩短重建时间.本文对近年来MAP重建算法的发展做了一个回顾,并对各类算法了做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0.
青海那陵郭勒河东晚三叠世侵入岩形成环境及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那陵郭勒河东晚三叠世侵入岩是本区众多矽卡岩型铁矿产的成矿母岩,利用Maniarand Piccoli(1989)提出的五组图解判别构造环境方法,判定其为后造山花岗岩类(POG型),与区域资料吻合。利用U—Pb法测年结果,表明其侵位时代在(214.2±1.3)~(225.2±1.2)Ma,是印支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对其进行岩石学成因和侵位时代研究,为东昆仑华力西一印支造山旋回在晚三叠世晚期进人造山带伸展崩塌提供同位素年代制约,并为研究该区矿产成矿地质背景及今后寻找矿产资源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