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亚洲大陆边缘海在区域能量与物质交换及气候与环境演化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而磁性地层学方法是建立年代框架的有效手段。过去对于渤海地区的长钻孔研究主要集中在渤海湾及其北岸,莱州湾地区尚未有较长的公开发表的钻孔。利用莱州湾南岸新近钻取的孔深452m的HLL01孔沉积物样品,进行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1HLL01孔共有272块样品用于建立钻孔的磁性地层序列,可识别出10个正极性时段和9个负极性时段;2通过与国际标准极性年表的对比,确定HLL01孔记录了正极性亚时C3An.2n~C1n(布容正极性时)的沉积,钻孔底部位于C3An.2n,年龄约为6.6Ma;3钻孔内中、上新世的界线位于340m,上新世与更新世的界线位于140m;4通过与渤海湾及其北岸的研究成果对比,发现莱州湾自晚中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过程与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2.
以渤海湾西岸现代岸线附近的NP3、CH110和BT113三个钻孔全新世岩心为研究对象,采用沉积岩石学、AMS 14C(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14C,加速器质谱14C)测年、微体生物聚类分析等方法精细判别沉积相,重建渤海湾西岸全新世沉积演化历史,并利用微体生物组合分带对水深变化的指示,定量讨论全新世相对海面变化。结果表明:渤海湾西岸全新世受海陆交互作用影响,经历了沼泽-潮滩-浅海-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环境的演化过程。全新世初始阶段,研究区中部和北部发育沼泽环境,南部未见沉积,与上更新统河流相沉积呈不整合接触。全新世早期,研究区潮滩环境发育。潮滩层厚度约1 m,历时数百至1千余年。至7000 cal BP前后水深增大,研究区进入浅海环境。约6000 cal BP,沿岸南北两端先后进入三角洲过渡环境,中部三角洲环境约开始于1500 cal BP。渤海湾西岸地区全新世的环境演化同时记录了该地区的相对海面变化:约10000 cal BP前后,渤海湾相对海平面已接近21.3~20.4 m。约8000 cal BP,相对海平面介于18.6~17.0 m。约6000 cal BP时相对海平面低于6.8 m,5000~1000 cal BP,相对海平面高于-2.5 m,1000~800 cal BP,相对海平面介于-1.3~-0.4 m。8000~5000 cal BP时,相对海面上升约15.0 m,上升速率达5 m/1 ka。  相似文献   
63.
渤海湾西岸近百年来海岸线变迁遥感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渤海湾是中国典型的淤泥质海岸带,应用不同时期的历史资料、地形图、航空照片及多时相的MSS、TM、ETM遥感数据,经计算机处理,进行信息增强及信息复合,提取了百年来海岸线变化信息,划分为侵蚀、淤积和稳定不同类型岸段,表明渤海湾西岸泥质海岸带近百年来已发生了"缓变型地质环境变化"中的"相对快速的变化"。  相似文献   
64.
渤海湾西北岸全新世介形类组合特征及海进海退旋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距现代海岸25 km处的渤海湾西北岸宁河县兴坨H1孔(孔深28.0m)的介形类研究表明,可划分为7个组合层段(目下而上):Ⅰ-纯净小玻璃介组合(28.0~16.0m);Ⅱ-凹陷中华美花介-东台新单角介组合(16.0~9.0 m);Ⅲ-东台新单角介凹陷中华美花介-布氏威契曼介组合(9.0~4.5 m);Ⅳ-凹陷中华美花介-丰满陈氏介组合(4.5~2.5 m);V-丰满陈氏介-凹陷中华美花介组合(2.5~1.6m);Ⅵ丰满陈氏介-滨海弯贝介组合(1.6~0.5m);Ⅶ-玛纳斯土星介-布氏土星介组合(0.5~0m).通过对环境分析,认为渤海湾西北海岸自全新世以来古环境变化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海侵序列,即自16.0 m向上至地表,从海进到海退为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  相似文献   
65.
渤海湾西岸海岸带现代地质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芬  康慧  王宏  裴艳东 《华北地质》2007,30(4):295-301
通过对渤海湾西岸粉砂淤泥质海岸带的现代地质作用调查与分析,阐述了渤海湾海岸带在现代地质作用下侵蚀和淤积并存的现状:目前潮间带上部在不断淤高,而潮下带则存在侵蚀,正处于淤蚀过渡期。遥感资料及沉积物粒度的进一步分析,认为渤海湾西岸现代地质作用的影响因素及海岸带淤积泥砂主要来自岸滩下部及浅海区的侵蚀作用。提出在海岸开发中注意防淤的同时,高度重视侵蚀作用可能对海岸带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66.
为天津市宁河区在俵口-罾口河间拟建的“七里海牡蛎礁博物馆”进行了详细的全取心钻探调查和高程测量等前期勘查工作.结果表明:1)在面积约80 000 m2、地表起伏仅0.7m的调查区内,全部36个钻孔均钻遇并穿透牡蛎礁体.礁体顶板和底板的平均埋深分别是3.1 m和8.1 m(相当于现代黄海85高程-2.737 m和-7.684 m),礁体平均厚度约5m.调查区东部,尤其是东南部礁体顶板埋深浅、底板埋深大,礁体较厚.已有的年代学证据显示,俵口牡蛎礁体发育于全新世早期,约4 000 cal BP时结束建礁;罾口河礁体发育于7 120 cal BP,约4 210 cal BP时结束建礁.两处礁体的终结均因为被潮间带泥质沉积物掩埋.根据俵口-罾口河礁体的时空展布,将此处的大范围礁体归属于渤海湾西北岸牡蛎礁平原第Ⅵ礁群.2)全新世以来,该地区相继经历了海侵和海退过程,可辨识出因海水进退与深度变化造成的潮上带盐沼→潮间带→潮下带浅海至潮间带中下部→潮间带中上部→潮上带沼泽-盐沼环境的完整的沉积相演化过程.在这一过程的中期,发育了牡蛎礁体.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渤海湾西南部平原DC01孔的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及年代地层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重建了该地区自晚更新世以来的地质环境演化过程。全新世之前,研究区经历了由河流-盐沼-潮间带上部/低盐沼-河口湾-泻湖-淡化泻湖的环境转化过程;进入全新世之后,该区经历了由湖沼到河流的环境转化过程。埋深22.4~12.7m发育近10m厚的弱海相沉积,AMS~(14)C年龄表明,该层沉积形成时间早于4.35ka cal BP,可能属于MIS 3早期(6.0~5.5ka cal BP)或更早的MIS 5期(12~8ka cal BP)。恢复了该时期的相对古海面,最高可达-13.31m。DC01孔缺失MIS 4~2或MIS 2时期的沉积。  相似文献   
68.
渤海湾西岸泥质海岸带地质环境现状与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简要介绍了与泥质海岸带现代地质环境变化有关的最新研究结果,包括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温与海面的变化、21世纪海平面上升趋势预测、极端高水位、新奥尔良实例等。根据对前人成果的综合研究和小组获得的最新数据,阐明了影响渤海湾西岸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保有高程、加积作用、地面下沉、海面上升和以极端增水为代表的突发事件——各自的现状,提出了综合诸因素相互作用的泥质海岸带的研究思路和警惕可能的沼泽化趋势的建议。  相似文献   
69.
渤海湾西岸第二道贝壳堤的细分及其年龄序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平原的第二道贝壳堤(II堤)在上古林可进一步划分为被泻湖盐沼沉积物所分隔的两道大致平行、互不相连的堤(II1、II2堤)。以系统的14C年代学研究为基础,在II贝壳堤的下部或底部、下伏地层顶部及相邻的泥质沉积物的合适层位获得一批经过校正的14C年龄。II1堤和II2堤的起止时间分别约为公元前10~5世纪、公元前3世纪—3世纪。  相似文献   
70.
在渤海湾沿海低地地区获得1个30m的全取心机械钻孔(QX01孔),对样品进行了沉积岩石学分析、底栖有孔虫鉴定、硅藻鉴定和粒度分析,结合AMS 14 C和OSL测年,重建了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河道充填及环境演化过程。结果显示QX01孔自下而上可以分为6段:(1)30~29.72 m,陆相洪泛沉积;(2)29.72~29.4m,海侵沉积,43.5ka BP;(3)29.4~17.7m,砂质沉积物,河道填充沉积,37.9~29.7ka;(4)17.7~13.2m,沉积物由砂质变为黏土质,29.7~8ka,由河道填充转为浅湖沼环境;(5)13.2~5m,8~4ka,全新世海侵沉积,沉积环境由陆相转为海陆过渡相,6 000~5 750cal BP海侵达到最强,之后逐渐退出该区;(6)5m以上,洪泛沉积,约1.7ka至今。沉积环境与海面具有很好的响应,MIS 4或6阶段时,海面较低,河流下切,形成古河道,下切最深处位于现代高程为-24.2m。MIS3阶段早期时,海面上升,37.9ka河道开始填充,至29.7ka填充完成,对应高程为-11.8m。末次盛冰期至早全新世时为浅湖沼环境,沉积作用停止或速率非常低。随着末次盛冰期的结束,海洋作用增强,进入全新世海侵沉积阶段,8~4ka cal BP。之后,沉积作用停止,至1.7ka以来,随着河流作用的不断增强,该区变为河流控制的洪泛沉积为主。同时,发现了两次沉积间断,分别发生在末次盛冰期的低海面时期和4~2ka时的海水退出、河流沉积尚不充分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