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7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479篇
测绘学   226篇
大气科学   232篇
地球物理   263篇
地质学   1170篇
海洋学   295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44篇
自然地理   16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8篇
  192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宁芜北部脉状铜矿床地质与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要:宁芜北部地区分布众多热液成因的脉状铜矿床。本文对区内的谷里铜矿和南门头铜矿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石英-金属硫化物期石英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为202.9~299.4℃、166.7~355.4℃;盐度分别为4.5 wt% NaCl eqv.~11.1 wt% NaCl eqv.、3.5 wt% NaCl eqv.~12.0 wt% NaCl eqv.;密度分别为0.75~1.01 g/cm3 、0.80~0.89 g/cm3;估算二者的成矿压力和深度分别为18.2~30.4 MPa、0.69~1.15 km和12.8~35.1 MPa、0.48~1.32 km。谷里和南门头铜矿(体)成矿流体均具有中低盐度、低密度和浅成条件等共同点,但前者为中温流体,后者为中高-中低温流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显示二者的包裹体气相组成有明显区别,南门头的包裹体气相成分组合为H2O+CO2±N2,而谷里铜矿包裹体气相组分仅见H2O。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如矿物组合、赋矿围岩、矿化蚀变、成矿岩体等方面的差异,推测宁芜北部可能存在两期铜成矿,早期与大王山旋回的辉石闪长玢岩有关(以谷里铜矿为代表);晚期与姑山—娘娘山旋回的花岗岩类有关(以南门头为代表)。  相似文献   
992.
利用流体包裹体分析东营凹陷古压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体包裹体是盆地流体的原始样品,它记录了地质历史中盆地流体的很多信息。通过研究流体包裹体可以得出其成藏环境的原始古压力,这在石油地质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东营凹陷为例利用流体包裹体分析了其古压力。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在包裹体被捕获时就具有了异常高压,以后随着埋藏作用和油气充注的进行,异常压力值也在增大,从而表明利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沉积盆地古压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为古压力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浅层地下水氟的溶解/沉积作用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溅辉  刘文生 《地球科学》1996,21(3):337-340
以河北邢台山前平原浅层高氟地下水为例,根据氟的化学热力学分析,确定了控制浅层地下水中氟迁移和富集的固相沉淀物,以及不同化学类型的浅层地下水中含氟固相沉淀物的溶解/沉淀条件,利用浅层地下水化学平衡反应模型和PHREEQE软件,确定了氟化钙的稳定区域,计算了氟化钙的饱和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浅层高氟地下水的整个形成过程中,都表现为氟由固相转入水相的趋势,有利于氟的迁移和富集。  相似文献   
994.
北半球雪盖与我国夏季降水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光宇  曾群柱 《冰川冻土》1994,16(2):181-184
本用1967-1983年北半球卫星雪盖资料,对北半球北美、欧亚和青藏高原三个区域雪盖与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进行了相关分析。分析表明,三个区域夏季雪盖与夏季降水,以欧亚雪盖与降水的相关性最好,与青茂高原的雪盖相关性最小;北美冬、夏季雪盖与降水相关分布有着某种相反的分布,而青藏高原冬、夏季积雪与降水相关分布却有着某种相似的分布。  相似文献   
995.
针对中- 晚三叠世扬子台地的淹没事件,分析了黔西南贞丰挽澜中- 上三叠统竹杆坡组的微相,并讨论了其沉积环境 演变。采用Flügel 标准微相的判别方法共识别出九种微相,包括:纹层状粘结灰岩、微晶藻球粒灰岩、泥晶灰岩、含生物 碎屑泥晶灰岩、棘皮泥晶灰岩、亮晶砂屑鲕粒生物碎屑灰岩、藻团块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P 和泥晶灰 岩-P。九种微相的有序组合和分布位置显示它们形成于快速的潮坪-台地边缘转变过程和漫长的深水陆棚及盆地环境。海 平面变化分析显示,黔西南中- 晚三叠世竹杆坡组沉积期的海平面变化不同于扬子台地主体,无论是二级旋回还是三级旋 回都响应于全球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996.
赣江断裂带是中生代以来华东南大地构造演化所形成的主要构造形迹之一,位于赣江断裂带北段的庐山星子地区受其制约也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作用,庐山星子地区的海会花岗岩体则是构造-岩浆作用形成的典型代表。在前人对赣江断裂带的宏观尺度分析的基础上,本次工作经过详细的野外地质构造观察和综合研究,发现庐山星子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形成的海会花岗岩体保存着赣江断裂北段活动的构造形迹和时代证据,并对赣江断裂带北段活动时代和期次划分补充了年代学资料。综合分析表明,宏观尺度上赣江断裂北段西侧的瑞昌-德安牵引弧形构造和夹持于赣江断裂带两条次级断裂之间的"庐山巨型构造透镜体"等很多构造现象总体上都表明赣江断裂具有左行运动特征,这与"庐山巨型构造透镜体"东侧边部海会花岗岩体中韧性变形带的左行剪切是一致的,是同期活动的不同表现;而Z字型张裂隙中充填的石英脉及该石英脉中发育的破劈理则揭示了赣江断裂带左行平移后经伸展张裂运动向右行平移的转变。SHRIMP锆石U-Pb法测得海会花岗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27.2±1.2Ma(2σ,MSWD=1.17),Rb-Sr法测得赣江断裂北段伸展张裂阶段的Z字型石英脉年龄为89±7.1Ma (1σ),为赣江断裂带具有多期活动性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证据。结合赣江断裂带已有研究成果,其多期活动性再次被讨论和强调,这有利于深入认识华东南中生代大地构造的多阶段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997.
本文简述了340年前在山东郯城发生的8特大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回顾了20年前完成的<重新评定鲁南地震区划>项目的提出、实施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由此归纳了地震科学研究只有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才能大有作为等五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8.
论文基于中国25个省份内635个社区的29586个成年居民2010—2016年的纵向追踪调查数据,分别利用非线性发展模型和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阐释中国居民超重肥胖情况的变化趋势,同时探究其在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 以身体质量指数衡量的中国成人超重肥胖发生风险逐年增加,其中女性、年龄、有配偶人群、日均锻炼时长负向作用于成人身体质量指数增长速率;② 中国成人超重肥胖差异具有多层级性,个体层面社会经济属性、饮食习惯和行为方式,社区层面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省域层面城市化水平,均能影响成人超重肥胖发生;③ 不同层级间超重肥胖影响因子具有交互作用关系,环境能通过影响个体心理状态及行为选择对个体健康结果的作用,间接作用于居民超重肥胖结果。研究结果旨在帮助中国成人居民达到更好的健康状态,以及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促进人口健康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分布式和异构性制约着区域性环境地质灾害评估和预测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文章就此研究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技术流程,提出了网格环境下建立遥感影像数据库和GIS空间数据库的关键步骤,阐述了其信息发布和共享部署机制。期待这一技术的运用对地质灾害的预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朱如曾  闫红  王小松 《海洋学报》2010,32(10):7271-7277
对于第一类液滴(尺度远大于界面层的厚度),无论是远离固体壁面的液体球或附着在壁面上的球冠,其内外压力差(简称"附加压力")均适用经典Laplace公式,并且特别对球冠情况给出了一种新的整体性证明.还澄清有关争论:指出[曹治党、郭愚1999物理学报481823]一文对附壁面第一类液体球冠所推导出的附加压力与接触角有关的公式是错误的,而[闵敬春2002物理学报512730]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