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利用 1956-2008年和布克赛尔的大风资料,对和布克赛尔县北部地区大风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和布克赛尔北部地区年平均大风日数为53 d,大风日数在20世纪50年代较多,60年代和70年代最多,80年代明显减少,90年代之后更少;大风日数春、夏季较多,冬季较少,在4~6月处于高峰期,其中5月最多。大风频率春季约占全年的36%,冬季大风出现频率最低,约占全年的12%。大风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影响,全年盛行西风(W)和西北偏西风(WNW)。  相似文献   
153.
陈莉  李帅  周永吉  张洪梅 《气象》2008,34(1):72-79
为探讨哈尔滨市非采暖期自然热舒适状况,采用标准有效温度这一从人体生理角度得到的热舒适指标来进行研究.考虑到舒适感因人而异,在大多数实际环境条件下,即使对某一个人来说也并非尽善尽美,同时采用热不舒适指标来评价不舒适程度.以哈尔滨市2005年非采暖期(4月下旬至10月中旬)的逐时气温、相对湿度以及风速资料为基础,计算了该市春、秋季非采暖期(4月下旬至5月下旬、9月上旬至10月中旬)逐旬、夏季(6-8月)逐月每3小时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平均值.假设夏季人们穿着的服装热阻为0.6clo(典型服装为长裤、短袖衬衫或裤、长袖衬衫),春、秋非采暖期服装热阻为0.9clo(典型服装为长裤,长袖衬衫,夹克衫),当人们活动量为1.0met时(如室内伏案工作),根据计算得到各气象要素平均值,对比热舒适图得到逐旬(月)的每3小时标准有效温度和不舒适指标.对比发现哈尔滨市非采暖期没有能够使80%的人感到满意的时间区域,大致只有5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10:00-18:00期间,能够达到70%的人感到满意.从4月下旬到5月上旬,平均来看一天中75%的时间感觉很冷,不舒适;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一天中有一半时间感觉很冷,不舒适.由这两个指标所得到的哈尔滨非采暖期热舒适状况比较符合实际,可以采用这两种指标作为人体舒适度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4.
沙漠化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漠化是当今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的严重的生态、社会和经济问题之一。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详细评述了沙漠化的概念及其在时间、空间、内容、景观、发展趋势、结果上等的内涵;总结了国内外沙漠化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分级及其在世界上的分布;在沙漠化问题争论焦点之一的沙漠化成因上,综合了各家的观点,归纳为干旱气候和大风的自然原因及不合理的“六滥”人为原因;同时对全球变暖和沙漠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做了概述;最后对沙漠化的防治方法、根本途径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5.
以黑龙江省龙江县玉米主栽品种葫科336为试材,采用自然条件下对比观测田间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土壤湿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年龙江县试验田不同表层(0-30 cm)土壤湿度均呈下降趋势。试验田不同表层土壤湿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不同土壤湿度对玉米绿叶叶面积、植株干物重影响明显,在一定土壤湿度范围内,土壤相对湿度每升高1 %,叶面积增加28.338 cm2,土壤无旱对叶面积增加具有正效应,对玉米果实重量的增加也呈有利趋势。  相似文献   
156.
测绘型多旋翼无人机系统总体稳定可靠,具有飞行准备时间短、形成作业实力快、需要作业人员少、易于维护保养、成果多样等优点。在测绘型多旋翼无人机的实飞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故障,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适的维修维护和优化方法,以便多旋翼无人机能够更好地完成航摄飞行作业。  相似文献   
157.
钦州-灵山构造带位于钦杭结合带南段,是华南中生代形成的大型构造-岩浆活动带。构造解析表明,钦州-灵山构造带灵山段由走滑构造、逆冲推覆构造以及一系列伸展构造组成:早期,该段整体表现为逆-平移性质,平面上呈一组平行或分支复合的断裂束,剖面上表现为向深部会聚的正花状构造;中期,构造带南东侧的六万大山花岗岩体逆冲推覆至古生代地层之上,其平面上呈向北西凸起的弧形复合断裂束,剖面上由前、后缘推覆型韧性剪切带及花岗岩断夹块组成的逆冲推覆构造;晚期,钦州-灵山构造带由挤压-推覆变形转入后造山伸展变形,沿乐民-寨圩一带发育了张性岩墙群、伸展型韧性剪切带及大型张性断裂带。带内构造变形特征、转换及演化机制揭示:在晚古生代钦廉-罗定裂陷槽关闭的地质背景下,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于中生代沿钦州-灵山构造带灵山段发生斜向拼合-板内造山作用。上述认识对理解钦廉-罗定裂陷槽的闭合、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分界与拼合过程、华南板内造山的动力学机制及演化、六万大山印支期花岗岩基的侵位机制、十万大山盆地的性质,皆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58.
159.
基于ArcGIS Flex API调用天地图服务及发布的教育信息服务,完成了基于天地图的黑龙江教育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可向社会公众展示权威、可靠的教育信息.  相似文献   
160.
不同含水量贵阳重塑红黏土三轴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贵阳红黏土以击实法进行重塑样制备,设计不同含水量下的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采用特雷斯卡(Tresca)准则和p-q曲线的方法求取抗剪强度指标,建立了贵阳重塑红黏土的抗剪强度与含水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分析了其抗剪强度随含水量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贵阳重塑红黏土的破坏形式随含水量的减小由鼓胀破坏逐渐过渡为剪切破坏;不排水抗剪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大呈二次函数减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含水量的增大呈阶梯式减小。研究认为,贵阳重塑红黏土呈现出这样的水敏性主要与它的成分和结构密切相关,即贵阳重塑红黏土的游离氧化铁主要以结晶态赋存,与颗粒中的结合水形成水胶联结,颗粒间孔隙大,水在颗粒表面起到了强烈的润滑作用,导致含水量增大的情况下强度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