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锥束CT序列切片图像的增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拉普拉斯锐化掩模的CT图像自适应增强方法。首先计算图像各像素点的局部方差,并通过设定两个梯度阈值将图像按所含边缘细节的多少划分成3个区域,然后对不同区域赋以与局部方差关联的高频调节因子,以及与方向梯度关联的拉普拉斯掩模,从而实现图像的自适应各向异性增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后的图像峰值信噪比较大,均方误差较小,细节更加清晰,对锥束CT序列切片图像增强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华南地区印支期花岗岩按照成因类型可分两类,第一类属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富含过铝质矿物,富SiO2、Al2O3和P2O5,高A/CNK值,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布型式图中富集Rb、U、Ta、Zr、Hf,亏损Ba、Sr、Nb、Ti;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型式图中具显著的负Eu异常,稀土元素总量偏低(ΣREE<80×10-6);第二类属准铝质I型花岗岩,含角闪石等镁铁质矿物,富SiO2、Na2O。总体来说,这两类花岗岩具有高的(87Sr/86Sr)i值(0.710490~0.742118)和低εNd(t)值(-14.42~-4.1),Nd模式年龄(2.09~1.63Ga)指示印支期花岗岩为典型的壳源型花岗岩。CaO/(MgO+FeOT)-Al2O3/(MgO+FeOT)(摩尔比)图解表明这些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变质杂砂岩和变质泥岩的部分熔融,夹杂了少量变质玄武岩和变质英云闪长岩。华南印支期花岗岩形成于挤压加厚的地壳发生局部伸展-减薄时期,推断印支期发生了多期次的岩石圈挤压和拉张,花岗岩侵位于大规模岩石圈挤压后局部减压-伸展的构造环境中。  相似文献   
13.
14.
海底管线调查综合物探作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底石油管线调查方法包括物探方法和潜水方法或两者的结合。综合物探作业方法是综合利用浅地层剖面、旁侧声纳、测深仪、磁力仪等手段探测和分析海底管线状态。文章给出各种物探手段联合作业方法、作业程序和注意事项,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对布线方法、仪器选择原则及作业关键点进行较详细的说明,对海底管线综合物探作业给与了指导。  相似文献   
15.
土壤矿物对金属离子的临界吸附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矿物表面羟基与溶液中金属离子反应的化学平衡方程出发,得到金属离子在矿物表面单基配位和双基配位吸附的覆盖度计算公式,并据此探讨了覆盖度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指出覆盖度随pH变化曲线拐点的实际意义。假设土壤和地表水达到平衡,参比水质标准,提出了矿物吸附金属离子的临界覆盖度公式,并初步探讨了石英吸附Cd2 的临界覆盖度-pH曲线,进而推导出土壤矿物对金属离子的临界吸附量公式。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供暖技术,满足北京市村镇分散式建筑清洁供暖需求,在北京农村地区建设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式系统,进行太阳能补热热泵供暖实验,并利用COMSOL软件开展地温场热均衡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相较单一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补热热泵供暖方案下,地源侧出水温度提升23%,系统制热能效比(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和机组COP分别提升19%、25%;系统运行10 a,地源热泵系统单季节运行方案下总的取热量要多于间歇期自然恢复量,地温场总均衡为-8.91×109 kJ;单一地源热泵方式运行和太阳能补热方式运行在双季节情况下总的取热量小于总的排热量,地温场总均衡分别为4.220×109、1.084×1010 kJ。因此,双季节运行方案对地温场不会产生负均衡,反而会对地温场有一定的热量补充。地源热泵系统运行中加入太阳能补热,对地温场的影响更小,可显著提升系统和机组效率,该模式适用于北京农村地区特别是供暖需求较大的建筑。  相似文献   
17.
为了验证本次浅层地温场管内常温监测方法的可行性,在北京市某试验场地钻凿了一眼150m常温监测井,井内下入双U型垂直管,分别在U型管内管外相同深度布设了温度传感器。经过监测9个月地温场数据,得出该区域150m深度地温场随深度的增加呈现先递增后递减再递增的变化趋势;管内管外同一深度平均温度差介于0℃~0.4℃范围内,130m深度处温差最大,管内比管外温度高0.4℃,40m深度处管内管外温度一样;管内管外同一深度温度走势对比分析得出,同一深度温度变化一致,管内比管外温度变化滞后并未存在。  相似文献   
18.
天然含钒金红石降解卤代烃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天然金红石光催化降解卤代烃,在1h内对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2.54%和94.43%,对三氯甲烷也有一定的降解作用。经电子辐射的金红石光催化活性降低,卤代烃的降解率低于原样;经加热和淬火处理的金红石样品表面钒含量增加,光催化活性提高,能将浓度400μg/L左右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降解到5μg/L以下。  相似文献   
19.
天然锰钾矿处理印染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天然锰钾矿处理印染废水,讨论了介质pH值、样品用量、样品粒径、反应时间、光照和同存电解质等实验条件对活性艳红X—3B印染废水脱色速率的影响。处理了工业中常用的10种活性染料印染废水和华丰印染厂实际废水,大部分染料的脱色率达到了95%,处理后的华丰印染厂的CODcr和色度都达到了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排放一级标准,且天然锰钾矿可以被重复使用。锰的溶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染料后,溶液中Mn(Ⅱ)的浓度大大提高,表明染料能将Mn(Ⅳ)还原为可溶的Mn(Ⅱ),即染料与锰钾矿颗粒物界面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使染料的发色基团破坏而导致脱色。  相似文献   
20.
浙江土壤矿物组成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浙江省29种母质和16种土类或亚类构成的69个母质一土类单元共194个土壤样品中的矿物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得出矿物种类及矿物百分含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浙江省土壤矿物组成特征。不同土类或亚类土壤中矿物组成存在明显差异,矿物种数和含量变化较大。突出的特征是,相同母质类型土壤含有相似的矿物种类,而且相同母质不同样品中同一矿物含量变化也较小,表现出同母质土壤矿物组成与含量具有相似性。在69个土壤剖面中,由A层到C层矿物种类和含量变化较小,土壤矿物组成明显受基岩影响和控制。宜把地质背景相同、矿物组成相近、土壤环境相似的成土母质作为划分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单元,土壤类型只能作为评价单元的辅助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