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20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155篇
地质学   406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席朝笠  曾新民  李宁 《气象科学》2007,27(4):355-364
采用数值模式方法对我国华东地区进行月尺度短期气候预测。预测框架由改进的低分辨率全球环流模式T63 L9嵌套并入了水文模型VXM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构成,根据嵌套气候模式的积分结果,经剔除系统误差后制作短期气候预报。本文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的评分方法对2003、2004两年的降水和地表气温回报结果作了评估;还将本系统的预报结果与CMAP降水资料、NMC温度资料及全国160站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比较稳定地对我国华东地区的降水和温度进行月尺度预测。  相似文献   
832.
对天然闪锌矿光催化协同下的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生长,以及此过程中天然闪锌矿的光催化作用对其自身分解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闪锌矿的光催化作用能够将光能以电子的形式转移给A.ferrooxidans并且促进了其生长,这一过程以Fe2+/Fe3+这一氧化还原对作为媒介;有光照组的A.ferrooxidans细胞浓度达到了8×108 cell/mL,而无光照和体系无电流的2组对照组A.ferrooxidans细胞浓度分别为6×108 cell/mL和4.95×108 cell/mL。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3组不同条件实验体系中Zn2+的溶出量可以发现,在光照条件下Zn2+的溶出量只有3.5×10-6,而无光照条件下Zn2+溶出量达到了5×10-6。天然闪锌矿光催化作用一方面可以促进A.ferrooxidans的生长,另一方面也能够抑制其自身的分解和金属离子向水体中的释放。研究结果为酸性矿山废水地区抑制硫化物矿物溶蚀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33.
利用天然锰的氧化物矿物及合成MnO2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对比研究锰钾矿的催化活性。在0℃下锰钾矿催化分解H2O2的活性远大于天然软锰矿、恩苏塔矿和分析纯MnO2,原因是锰钾矿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特殊的晶体化学特征。锰钾矿分解不同浓度H2O2溶液的反应能很好遵循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方程式。XRD分析表明锰钾矿反应后结构未发生改变,重复实验锰钾矿催化分解H2O2的活性未见降低。  相似文献   
834.
对人工合成锰钾矿氧化降解高浓度含酚废水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系酸度和矿物用量是影响废水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加酸量为0.12 mol/L,矿物用量20 g/L,温度70℃,反应时间3 h时效果最佳,废水总酚含量由1269 mg/L降低至268 mg/L,同时CODCr与TOC去除率为31.2%和70.5%。经GC/MS测定,水中酚类物质为苯酚、甲基苯酚、二甲基苯酚,最佳条件下,酚类物质浓度已低至检测限以下,水中残余吲哚、长链烷烃、喹啉及其衍生物等难降解有机物。  相似文献   
835.
江西景德镇地区中生代推覆构造变形特征与年代学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德镇地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扬子板块东部,区内经历了长期的构造演化。通过对区域构造剖面的研究,认为研究区中生代推覆构造的主要形式为由北西向南东的推覆,新元古代双桥山群地层上覆于石炭-三叠纪地层之上,总体构成叠瓦扇或双重构造。最大主压应力(σ1)主要为北西-南东向。在推覆构造系统中,发育于推覆构造断层内的未变形花岗岩锆石U-Pb年龄显示此次构造活动的时间为157~172 Ma,为燕山早期。受中生代推覆构造作用控制,研究区内与推覆构造同期或者稍晚的岩浆作用沿推覆构造界面侵位并在适当的位置成矿,推覆构造制约着与成矿有关的岩浆运移通道与就位空间。   相似文献   
836.
2005年西藏波密古乡沟泥石流暴发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青藏高原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位于西藏波密县的古乡泥石流沟是川藏公路上重大灾害之一.在经过1966-2004年的弱活跃期后,古乡沟于2005年7月30日上午10:00左右、7月30日晚和8月6日上午8:00分别暴发了不同规模的大型冰川泥石流.淤积在公路面上的泥石流堆积物厚度达2 m左右,宽20多米,土方量约2×104m3,多次中断交通运营,对川藏公路的畅通和当地人民的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这3次泥石流暴发的原因与1953年相似,均是由集中降雨和持续高温共同作用的天气所致.  相似文献   
837.
凹凸棒石酸活化废液制备LDH实验研究Ⅰ:合成方法和表征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在利用凹凸棒石生产活性白土过程中,大量形成的凹凸棒石酸活化废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用凹凸棒石酸活化废液制备LDH(层状双氢氧化物)。一方面得到了LDH。同时也为解决活性白土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污染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利用TEM和XRD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活化废液制备阴离子粘土微观结构特征,并对这种材料的形成机制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8.
汶川地震(Ms 8.0)地表破裂过程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汶川地震(Ms8.0)形成了具逆冲兼右旋走滑性质的映秀-北川破裂带、纯逆冲性质的灌县-安县破裂带以及它们之间具左旋走滑-逆冲性质的小鱼洞破裂带,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空间上分布最为复杂、长度最大的逆冲型地震地表破裂带.其地表破裂过程对理解发震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文章根据地表破裂带的不同运动特性以及分段性,并结合不同地段同震断层擦痕行迹,探讨汶川地震地表破裂过程.通过详细分析,认为沿地表破裂带出现南北两个大的滑移量峰值,以及南北两段破裂带的几何分布和运动特性均不同,表明汶川地震是由南北两个次级破裂事件组成,这个结论与地震波数据反演结果一致,并根据八角庙和北川地区同震断层擦痕的运动学对比研究,推测汶川地震初期破裂以逆冲运动为主,沿映秀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同时形成约100-80kin长近纯逆冲性质的映秀-清平段地表破裂带和灌县-安县地表破裂带,并且在这两条破裂带向NE方向扩展过程中形成了小鱼洞地表破裂带.由于南部初期破裂事件触发了北川断裂的活动,造成后期破裂事件的发生.后期破裂事件以右旋走滑(或右旋斜冲)运动为主,沿映秀-北川断裂形成龙池-深溪沟-八角庙-清平-擂鼓-北川-南坝-石坎等一线破裂带,该破裂带在映秀断裂带上叠加了第一次破裂事件形成的部分破裂带,整体地表破裂带南段(映秀-清平段)叠加了两次不同性质的破裂过程,北段(擂鼓-北川-南坝-石坎段)只反映了第一二次破裂事件的过程.所以,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中约270km长的映秀-北川破裂带具有逆冲兼右旋走滑性质,而约80km长的灌县-安县破裂带为纯逆冲性质.地震破裂过程是一动态复杂的物理过程,上述地表破裂模型可以解释两条不同性质破裂带的形成.但是否符合实际的地震破裂过程,还需要通过近台网地震波数据精细反演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的验证.  相似文献   
839.
松科2井东孔是松辽盆地科学钻探工程的主体钻孔,按照计划在全井段进行地球物理测井资料采集,为深部资源勘探及白垩纪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提供准确和全面的地球物理信息.在诸多测井方法中,自然伽马测井和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能够测量地层的天然放射性强度和铀、钍、钾元素含量等参数,被有效地应用于放射性矿床勘查,尤其是铀资源的勘查与研究;电阻率、声波、密度和中子测井等常规测井和核磁共振成像、电阻率成像、元素俘获谱测井等特殊测井能够获取地层岩性和物性参数等信息,为铀矿勘查提供有力支持.本文利用松科2井东孔自然伽马测井资料来识别高放射性异常层;基于常规测井与特殊测井资料,结合前人的地质研究成果,分析放射性异常层的特征和成因.核测井曲线指示营城组存在两段高放射性异常层,深度分别为3096.8~3102.8 m(I号层)、3168.3~3170.9 m(Ⅱ号层).I号层自然伽马值最高达360 API,铀含量范围20.5~29.3 ppm,综合测井和岩心资料判断该层为砾岩,具有铀成矿潜力;分析表明,构造条件和后生改造作用是影响I号层铀富集的关键因素,推测断裂-火山活动和盆地抬升剥蚀为含铀地下水及油气运移至I号层提供了通道,油气的后生还原作用最终导致了I号异常层的铀富集.Ⅱ号层自然伽马值最高达250API,钍含量22.4~37.3 ppm,铀含量5.9~11.0 ppm,为集块熔岩及凝灰岩,高放射性异常可能是高钍含量的流纹质成分和粘土矿物对铀的吸附作用导致的.松科2井东孔营城组高放射性异常层具有埋藏深度深、铀含量高等特点,表明松辽盆地深部具有找铀矿前景.  相似文献   
840.
随着海洋环境介质铁同位素测试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海水和沉积物中不同铁赋存形式的同位素组成研究备受重视,铁同位素已经展现出对各类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崭新的示踪作用。本文在不同铁价态和赋存形式之间转化的专属分馏机制框架总结基础上,汇总了现代海洋环境中大气沉降、陆源径流、沉积物、地下水和海底热液等不同来源的铁同位素特征范围,探讨了海洋内部铁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包括生物吸收、颗粒态/溶解态铁的转化以及清除作用的铁同位素分馏机制,辨析海水剖面在不同层位上铁同位素组成的主导控制因素。另外,应用溯源混合模型甄别大西洋、太平洋和南大洋等多个海域铁来源,以此验证了全球气候变化与海陆多个物理化学过程的密切关系;利用不同结晶度和反应活度的矿物铁同位素数据可示踪早期成岩过程中铁还原的深度和程度,亦有助于辨析古海洋沉积物的铁同位素数据并提高古氧化还原环境的重建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