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本文利用大洋环流模式POP研究RCP4.5情景下21世纪格陵兰冰川不同的融化速率对全球及区域海平面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格陵兰冰川的融化速率以每年1%增加时,全球大部分海域的动力和比容海平面变化基本不变,主要是由于格陵兰冰川在低速融化时并不会导致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减弱。当格陵兰冰川的融化速率以每年3%和每年7%增加时,动力海平面在北大西洋副极地、大西洋热带、南大西洋副热带和北冰洋海域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这是因为格陵兰冰川快速融化导致大量的淡水输入附近海域,造成该上层海洋层化加强和深对流减弱,导致大西洋经向翻转流显著减弱;与此同时,热比容海平面在北冰洋、格陵兰岛南部海域和大西洋副热带海域显著下降,而在热带大西洋和湾流海域明显上升;此时盐比容海平面的变化与热比容海平面是反相的,这是由于大量的低温低盐水的输入,造成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域变冷变淡、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和热盐环流显著减弱,引起了太平洋向北冰洋的热通量和淡水通量减少,导致了北冰洋海水变冷变淡,同时热带大西洋滞留了更多的高温高盐水,随着湾流被带到北大西洋,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域低温低盐的海水,被风生环流输运到副热带海域。  相似文献   
162.
以新马德里地震带(以下简称NMSZ,图1)而知名的美国大陆中部地区,尽管远离板块边界,但却频繁发生特大地震,其发震机制一直是个未解之谜。NMSZ地区并没有大多数活动形变地区构造运动特征的显著地形起伏,但当面对该整个地区地震危险性在某些概率水平上可以与旧金山湾地区相比的证据时,我们多数人感到需要“拧自已一下以看看我们是否在做梦”。尽管在很多方面,评估NMSZ地区的危险性比评价美国西部地区更具挑战性,不确定性更大,但经过细致地科学研究,已经在地震危险性评估的最关键问题上达成了共识。[这里给出的一致性看法反映了美国地质调查局和美国中部地震中心(一个由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大学协会组织)2000年1月主办的一次讨论会上与会的二十几位科学家在会上及会后在国际互联网和专业会议上公开发表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3.
采用调制叶绿素荧光技术(脉冲-振幅-调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简称为PAM技术)和荧光光谱两种技术研究不同光照下的两种北极微藻(北极异帽藻(Heterocapsa arctica)和红胞藻(Rhodomonas sp.)的荧光特性,发现(1)两种藻在三个不同光照水平下(5 000 lux、15 000 lux、25 000 lux)光合生理变化特征相似: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量子产量越低,光合效率越低;在15 000 lux和25 000 lux两个较强光照条件下,最大光合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没有提高,且捕光能力下降;25 000 lux光照强度下,均处于胁迫状态,但对强光的耐受能力增强;(2)两种藻在15 000 lux条件下Chl a荧光强度最高,25 000 lux条件下的Chl a荧光强度都显著降低,受到不同程度的光损伤;类胡萝卜素和多甲藻素是维持北极异帽藻15 000 lux下种群生存的有效色素;藻胆素和Chl c则分别为维持红胞藻5 000 lux和15 000 lux条件下的种群的生存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4.
福建省营运汽车尾气排放社会费用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福建省2001-2006年营运汽车数量的变化和福建省公路总里程的增加及公路密度的增长情况入手,根据欧Ⅰ和欧Ⅱ排放标准估算出2006年营运汽车排放的尾气总量.然后根据温室气体排放的社会费用标准,计算出2006年福建省营运汽车的尾气排量社会费用为1283.5万美元.然而现实中营运车主没有把这部分钱交纳给政府,导致政府治理空气污染时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165.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云南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地形使得云南气候与生态环境的演变存在特殊性,表现出气温升高、降雨日数减少、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气候响应,以及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响应。社会经济也受到相应的影响,给农业、工业、旅游业带来危害。通过收集分析相关数据资料,咨询专家意见,提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云南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有:提高水利资源调控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利,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气候预测能力及防灾减灾能力,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环境治理,节约用水,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等。  相似文献   
166.
利用山东省沿海测风塔70 m高度完整1 a的观测资料计算分析风能资源参数特征.结果表明:山东沿海地区平均风速与有效风功率密度分布特征相似,烟台沿海区域平均风速及有效风功率密度最大分别达到6.7 m/s、463.5 W/m2,沿海北部地区风能资源最为丰富,日照地区最少;受海陆风作用,春季风能资源最好,其次是冬季,夏季最差,风速最大值基本出现在14-16时;年有效风能时数及百分率分别为7 440 h、85%;风能密度分布基本以偏北或偏南方位较大.沿海区域风能资源分布特征与长年代评估结果及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7.
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复杂,已有大气陆面-边界层研究工作多集中于不同下垫面,很少有对复杂地形区的研究。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东南部林芝地区2013年5月20日至7月9日四个野外试验站点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下,高原复杂地形区不同下垫面的陆-气能量交换特征。结果表明:在各站向下短波辐射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地形较陡的北坡阔叶林站感热通量远大于其他3个站点;下垫面植被覆盖最多的南面麦田站潜热通量最大。各站能量通量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晴天时,感热通量和净辐射明显大于阴雨天,而潜热通量随天气状况变化不大。青藏高原复杂地形环境比不同天气条件对于感热通量的影响更显著;不同地形阴雨天时对于潜热通量有明显的影响。当南亚季风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到林芝地区时,该地区以阴雨天为主,反之则以晴天为主。林芝地区地-气通量的月内变化明显受南亚季风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8.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三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MYJ、YSU和ACM2),对2012年四川盆地夏季连续40天逐日降水量进行数值试验,并检验评估了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下模式对分级降水量和边界层结构的模拟能力,分析了各参数化方案对降水量模拟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三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较小量级(小雨和中雨)降水量的模拟,24 h时效优于48 h,ACM2方案效果较好;对较大量级(大雨和暴雨)降水的模拟,48 h时效优于24 h,YSU方案模拟效果较好。对比分析温江站加密探空观测与模式模拟的大气边界层结构表明,ACM2方案对小量级降水时边界层结构的模拟较为准确,而YSU方案更适合于温江站大量级降水时边界层结构的模拟。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各量级降水量模拟差异的可能原因是边界层湍流混合强度的不同,MYJ方案湍流混合作用较弱,导致底层大量水汽积聚,不稳定性强,容易产生虚假降水,因此对各量级降水模拟能力均有限;YSU方案具有强烈的垂直混合强度,有利于局地水汽的向上输送,更易达到大量级降水发生发展的条件,适用于盆地较大量级降水的模拟;ACM2方案在保证足够湍流混合强度的同时,在较稳定条件下会关闭非局地输送,不致于产生过强降水,适合盆地较小量级降水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69.
冰晶性质对卷云辐射特征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娟  毛节泰 《气象》2006,32(2):9-13
介绍了SBDART辐射模式和libRadtran程序包,并利用这两个模式模拟分析了当卷云内冰晶性质如有效半径、冰晶含量以及形状变化时,卷云反照率的变化。模拟分析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不同形状冰晶构成的卷云反照率有所不同,同种冰晶构成的卷云在不同波长的反照率也不同。总的来说,不论是由何种形状冰晶构成的卷云,随着卷云内冰晶含量增大,有效半径减小,卷云反照率增大。这些工作将有助于增进对lib Radtran程序包和卷云性质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0.
在分析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莱州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网络结构方案,对面向业务流程的多层电子政务设计模式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阐述了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和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