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2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61.
62.
据义马煤田古植物古气候特征,结合本区构造经历,笔者认为该区侏罗-白垩纪的构造演化与古植物古气候的关系十分密切。构造演化的强弱直接影响古植物的盛衰,控制着古气候古地理的发展演变。只有当地壳下降比较平缓,构造地貌反差不大,古地理条件适宜.气候温暖潮湿,植被极为繁盛时,才会有较强的聚煤作用发生,义马煤田的形成就是这样一个模式。文章还就研究意义及煤田预测提出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63.
近20年来,山于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有关学科的相互渗透,第四纪气候演变的原因和机制已经得到了比较合理的解释.现代气候研究表叨,大气组成变化对于第四纪气候的发展演变以及将来气候的发展趋向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大气组成的变化足以引起气候变化.6亿年前,大气中氧的含量仅占1%,而现在已达21%左右,这种氧含量的增加可以影响到CO_2含量的变化.除CO_2外,其他一些气体,如甲烷、氟化烃以及含氯氟烃等的含量变化都对气候变化产生作用,此即所谓“温室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大气中CO_2的含量总体较少,目前仅占大气含量的0.03%,但它对于气候的影响却非常显著,据南极“多姆C”冰岩心研究成果,3万年来大气中CO_2含量曾出现过几次高值和低值.距今1.8万年前的末次冰期盛冰期前后数千年中,CO_2含量的平均值为200ppmv,全新世中平均约270ppmv,而距今7千年前的全新世新高温期中CO_2含量可能已超过300ppmv.直到工业革命之前,大气中的CO_2含量仍按近全新世时期大气CO_2含量的平均值270—290ppmv.  相似文献   
64.
针对自行设计的多喷嘴液气混合器的具体结构,分析研究了等直径并联管路的流量分配计算的准则,指出在计算变直径并联管路的流量分配时应注意的问题。并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优化设计了多喷嘴混合器的尺寸配合关系,证明这种结构混合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5.
本文根据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的动态特性和现场运行经验 ,提出了 1种符合实际应用的自适应双环选择控制系统。该系统在床层温度不越限的情况下 ,以控制主蒸汽压力稳定为主要目标。当床层温度发生越限时 ,系统自动变换控制策略并调整床层温度恢复到正常 ,这种控制方式有效地减弱了主蒸汽压力与床层温度之间的耦合关系。该系统结构简单、实用 ,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现场运行收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6.
北美东部一个先前未被认识的晚冰期寒冷事件A.J.Lcvesque等研究区包括加拿大三个沿海省份(43°-48°N,60°-68°W)中的两个。新不伦瑞克和新斯科舍,这个地区的冰消期早在距今14500a就已经开始,到距今11000a完全结束,尽管一些证...  相似文献   
67.
1992年,Winograd等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撰文报道了南内华达州戴威尔斯钻孔(DH-11)的δ^18O记录.岩心采自覆盖一充水洞穴的方解石层,长36cm.其时间分辨率可与深海δ^18O的精度相媲美.包括了21个利用^230Th方法所做的精确的放射性数据(Ludwig,1992).  相似文献   
68.
本文根据Cathaysiopleris whitei与Gigantonoclea lagrelii在陕渑煤田山西组上部的大量出现,指出其时代应为早二叠世早期—晚期,相当太原附近山西组上部及下石盒子组的下部,具有穿时性。  相似文献   
69.
根据对中太平洋CC区PC5356孔、PC5362孔及PC5417孔沉积物常量微量元素的测试结果,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该地区第四系沉积物中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特征,探讨了其物质来源及沉积环境的垂向演变规律。中太平洋CC区第四系沉积物主要为钙质硅质黏土和钙质软泥,早期沉积物受火山活动的影响较大,晚期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0.
中太平洋CC区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中太平洋CC区表层沉积物常量、微量元素的测试结果,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该地区表层沉积物中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特征,探讨了其物质来源及沉积环境的横向演变规律.元素的相关性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表明,SiO2、Al2O3、Fe2O3、MgO、K2O、Na2O等常量元素氧化物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这些元素氧化物内在关系较为密切,在沉积物中所起的作用相近,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相似,尤其在成因方面专属性较强,主要受陆源碎屑沉积及火山活动的影响.它们与CaO、CaCO3、Sr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说明二者内在关系比较疏远,相关性差,沉积物源不同,后者主要与生物作用有关.由SiO2、Fe2O3、TiO2与Al2O3的比值与Ba/Sr标准值对比显见,中太平洋CC区表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深海黏土、生物源和火山热液活动的产物.沉积相主要为硅质软泥相、硅质黏土相、钙质软泥相、沸石黏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