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由于信息化时代对空间导航系统的依赖越来越严重,未来空间战争中,导航战将是主要的战争形式之一。为提高生存能力,导航卫星需要具备一定的轨道机动能力。这里针对某种设定的机动模式,对卫星所需的燃料进行了初步估计,为导航卫星设计提供必要的设计约束。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了解不同地理尺度因素对驱动微型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相对影响,本研究于2020年10月调查了中国北方14个砂质潮间带的砂栖纤毛虫群落。研究结果如下:(1)检获纤毛虫105种,隶属26目65属,按丰度优势依次为帆口目、小胸目和环毛目;(2)黄海、渤海两区域的环境因子存在显著差异,但纤毛虫群落组成趋于相似;(3)偏Mental分析显示,环境条件较空间距离在纤毛虫群落组成的驱动中更为重要,其中盐度、粒度和海滩坡度是解释纤毛虫空间分布的最优环境因子组合,而潮差和溶解无机氮含量是次要影响因子;(4)沿海区域微型生物的强扩散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环境异质性影响。综上,由于沿海生态系统中微型生物受到更少扩散限制,在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上,环境条件的影响比空间距离更重要。本研究为海洋微型生物地理学提供了基础数据,有助于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制定沙滩管理和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13.
<正> 加入WTO带来经营环境最明显的变化是:关税较大幅度下降,贸易壁垒减少,市场准入度提高。在这种环境下,具有原料独特优势或具有成本和品牌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将更具竞争力。从这些方面看,国内松脂业所具备的优势并不多,因而松脂业在加入WTO后,  相似文献   
14.
1、引言目前,水氡及水中溶解气及其组分的观测,作为一种地震前兆的监测方法已在水化台站全面推广、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目前的观测均以氡气和其他气体在水中的溶解部分为主,这显然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我国不少学者在十多年前就提出地下水中逸出气(包括  相似文献   
15.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是基于GIS技术的实现地质灾害数据管理信息化的专题型应用信息系统,重点在于解决地质灾害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和灾害区划空间分析模型两方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地质灾害数据特点的基础上,给出描述地质灾害的数据范畴,从地质灾害数据库系统建设、地质灾害数据信息标准化、地质灾害区划分析评价模型几方面阐述了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利用MAPGIS二次开发平台,在VC++5.0MFC方式下进行了该系统的软件开发,对软件系统的信息流程结构、数据结构及基本功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煤岩体电荷检测在动力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为煤岩动力灾害的预测提供新的方法,针对大安上煤矿用岩体电荷辐射测试仪进行现场实验测试,得出:(1)大安山矿电荷感应幅值在300Pc以下,煤岩体比较稳定;(2)电荷感应幅值呈现出与周期来压一致的周期性变化;(3)电荷感应幅值最大处一般均在工作面前方10~16m,这与采掘工作面前方煤岩层的集中应力向煤体深部传播一致;(4)在测期间一直处于稳定状态,而测得的电荷感应幅值也较小,说明和实际比较符合。还简要介绍安装工艺。得出岩体电荷检测能对动力现象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7.
第一代北斗星座已经于2003年布置完毕,基本实现了中国本土及周边的导航定位功能。中国作为GALIL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开发的重要参与者,研究北斗系统和GALIL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集成问题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就第一代北斗星座对GALIL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增强性能进行分析,主要对PDOP指标进行了仿真。给出了国内典型城市的PDOP及其一天内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8.
我国陆相页岩油已经取得一系列重大勘探开发突破,但大规模开发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较大挑战.实现陆相页岩油规模效益开发,理念变革是关键,为此提出“全生命周期可接受经济指标条件下最大化采收率、最小化环境影响为根本目标”的效益开发理念.为了支撑上述开发理念,提出需系统性评价陆相页岩油的流动能力、改造能力和提高采收率能力并梳理出关键评价内容,对前人较少关注的页岩油原油性质空间非均质性、微观润湿性、大分子滞留、细观-宏观多尺度力学性质、主动应力干扰机理等关键评价问题进行剖析阐述.指出:页岩油流动能力是甜点评价和提高采收率的基础,地质时间尺度页岩油流-固耦合演化过程形成的累积效应具有控制性作用;页岩复杂组构多尺度力学性质及诱导应力场动态演化行为是改造能力的关键,可通过主动应力干扰提高“人工渗流体”的有效性;陆相页岩油在工作介质介入条件下的可流动能力是微观驱油效率的核心,在立体开发条件下构建和强化特殊的提高采收率机制;流体非均质性、微观润湿性、细观力学性质及人工渗流体基质有效渗透率是需要高度关注的基础性评价参数并强化其定量表征和理论建模.建议加强针对性实验装备研制和实验方法创新,强化陆相页...  相似文献   
19.
蒙苏地1井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在银额盆地艾特格勒凹陷的一口大口径重点油气地质调查井,根据该区块地层地质概况和钻井施工技术难点,从井身结构、钻具组合、钻头选型和钻进工艺等方面对蒙苏地1井钻井工程进行了优化设计。综合采用 “简化井身结构+非常规钻具组合+常规钻头选型+强抑制性泥浆”的钻井技术方案,解决了中生界巴音戈壁组和二叠系上部地层的高硬度、可钻性差、裂缝构造易井斜及井壁失稳等一系列难题,顺利完成了该井的钻井施工任务。该井完钻井深2763.66 m,完钻口径215.9 mm,平均机械钻速3.51 m/h,成功揭示了中生界和石炭-二叠系岩石组合特征及含油气性,优质、高效、零事故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20.
从市场机制对诚信建构的作用说起,通过对我国现行会计监管方式和实施机制的分析,认为现行会计监管方式难以实现其预定的目标。同时笔者对此问题的解决做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