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51.
赤狐热液区是2019年中国在南大西洋中脊23.7°S发现的一个位于拆离断层上盘的热液区.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TerraSpec?Halo矿物鉴别仪和XRD粉晶衍射仪,对该区热液产物进行了矿物学和矿物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赤狐热液区热液产物可分为硅质硫化物、硅质矿化角砾岩和碳酸盐质矿化角砾岩.这些产物均由不等量蚀...  相似文献   
152.
在对微软新一代智能嵌入式平台Windows Mobile 6.5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广泛采用的PDA与智能全站仪联合作业技术特点,以Visual studio 2008为开发平台,采用多线程技术,实现了PDA与智能全站仪的双向通讯。  相似文献   
153.
海绿石是海相沉积的指相矿物,通常形成于海进系列,与低的沉积物供应速率有关。本文利用岩相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并运用X射线粉晶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电子探针微分析(EPMA)等技术,对藏西南札达县波林地区夏拉剖面中的海绿石砂岩和含海绿石灰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上述分析表明砂岩和灰岩中的海绿石均为高演化的海绿石,砂岩中的海绿石为原地海绿石,而灰岩中的海绿石则源于下伏砂岩。通过沉积环境分析和区域地层对比,笔者等认为札达地区砂岩中海绿石的出现可能与Albian晚期印度大陆从澳大利亚—南极大陆的彻底裂解而造成的该地区的海进有关。持续的海进过程导致了该地区高演化的海绿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4.
本文简要介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线测量中监理工作的意义和主要工作内容,并结合实践经验,重点介绍在项目开展的各阶段监理工作的要点,检查的内容与方法,各项成果精度的统计及项目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5.
地震方法是一种很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油气资源勘探中,由于油气资源的特性及其蕴藏地层的特点,这种方法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是,地震勘探方法在寻找深部金属矿方面的应用却一直困难重重.金属矿地震方法技术研究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发挥地震方法在深部金属矿勘探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6.
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增加矿产资源储量是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随着地质找矿工作向寻找盲矿和深部隐伏矿方向发展,受矿体埋藏较深及构造破碎的影响,矿体与周围围岩之间的物理异常变得很弱,使得传统的重、磁、电等物探方法难以获得良好的找矿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地震勘探显示出了优势。8月16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地震方法研究室承担的国土资源部重点科技研究项目《金属矿地震方法技术研究》,在北京通过专家验收。由于具有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大、探测结果可靠等特点,这项成果得到评审专家的充分肯定,成为国土资源部“十五”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57.
中文地名识别是命名实体识别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也是扩展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来源的关键。传统的地名识别主要基于地名元素或词性特征进行识别,特征来源单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顾及句法特征的中文地名识别方法,挖掘中文地名在自然语言中的句法信息,设计了短语结构和依存关系两类句法特征,利用条件随机场模型实现了中文地名的训练和识别。实验表明,句法特征能够有效提高中文地名识别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尤其是对于复杂地名的识别,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8.
为了实现兴趣点(POI)的个性化推荐,本文针对用户轨迹中的含有大量冗余点的问题,探讨了利用POI和公交数据对用户轨迹数据进行压缩的算法。研究了传统的协调过滤推荐算法后,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轨迹的加权Top N推荐算法(User TN)。实验结果表明,推荐结果的准确率、召回率和个性化程度都优于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9.
随着Web2.0时代发展的成熟,在以微博为代表的新社交网络平台上产生了大量含有空间位置信息和时间标识的数据,即位置数据(location data)。位置数据是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已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而位置数据的获取是位置数据挖掘和应用的基础。深刻分析了基于API、基于网络爬虫和基于网络数据流3种目前常用的微博数据获取方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策略的微博位置数据获取方法,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流程和主要特点。最后通过获取新浪微博的位置数据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证实,该方法可以实现全面、高效地获取微博位置数据。  相似文献   
160.
综采工作面常有较大的煤厚变化,影响煤炭安全高效生产,需要在回采前探测煤厚变化情况。为掌握煤厚变化对电磁波透视探查的响应特征,采用仿真软件,建立了工作面三维模型,对不同煤岩电阻率比值的煤厚变化进行了电磁波透视探测模拟。结果表明:随煤厚减小,不同煤岩电阻率比值的透视场强值均呈抛物线型下降,说明煤厚越小,电磁波透视能力越差;同一煤厚值,煤岩电阻率比值越大,透视场强值越大,能够透视的距离越大;煤厚8 m以下工作面,场强变化率大,煤厚变化引起的场强值变化明显,可以仅采用相对煤厚变化解释地质异常变化情况;煤厚8 m以上工作面,场强变化率值相对较小,煤厚变化引起的场强值变化不明显,不能仅采用相对煤厚变化解释地质异常区,应结合煤岩电阻率比值和正常煤层厚度,根据煤厚场强变化率来确定恰当的煤厚变薄值来圈定地质异常区。陕西金源招贤矿业有限公司1305工作面探测结果表明:工作面煤层厚度从16.4 m减薄到11.2 m,平均场强变化率为1.233 8 dB/m,反映特厚煤层工作面随煤厚减小透视场强值缓慢降低。淮河能源集团张集矿1610A工作面探测结果表明:工作面煤层厚度从5.8 m减薄到2.0 m,平均场强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