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21世纪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碳交换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2)模拟研究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变化和与大气的碳交换,即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NPP)、植被和土壤碳贮量、土壤呼吸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对SRES B2气候变化情景和大气CO2浓度变化情景的响应。研究表明,未来100a大气CO2浓度不变而只考虑气候变化情景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总量随时间变化逐渐下降;与此同时,植被和土壤碳总量以及NEP总量也下降。至202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由21世纪初的碳汇变成碳源。在同时考虑未来气候变化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情景下,未来100a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总量持续增长,由20世纪末的2.94Gt C·a^-1增加到21世纪末的3.99Gt C·a^-1,同时土壤和植被碳贮量也持续增加,到21世纪末总量增大到110.3Gt C.NEP总量在21世纪初期和中期保持上升趋势,大约在2050年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到21世纪末接近于零。  相似文献   
332.
吉林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吉林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系统构成、技术框架,系统的主要功能特点及相关的技术指标,应用前景及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333.
内FCtor-群     
群G称为内FCtor-群,如果群G的所有真子群是FCtor-群(周期的FC-群)但G本身不是FCtor-群.为了研究内FCtor-群的结构,利用这类群和内FC-群的关系以及内FC-群的结构定理.由此得到完备和非完备两种情况下内FCtro-群的结构刻画.  相似文献   
334.
瓦斯赋存规律认识不清,是导致煤矿瓦斯突出灾害频发的根本原因。应用瓦斯赋存地质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结合贵州省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资料,探讨了贵州省煤矿瓦斯赋存构造控制规律,进行了瓦斯分带划分和瓦斯带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位于滨太平洋构造域和西部特提斯构造域的接合部,其构造演化控制着成煤环境和瓦斯赋存。燕山运动形成的一系列褶皱、逆掩断层和推覆构造,使煤体强烈变形、构造煤特别发育,是导致贵州省瓦斯突出严重的根本原因。燕山期岩浆活动,使煤的变质程度增加,生烃能力增强。将贵州省煤矿瓦斯赋存分布划分为3个高突瓦斯带和1个瓦斯带,即六盘水高突瓦斯带、织纳六枝贵阳北高突瓦斯带、黔北高突瓦斯带和黔东瓦斯带。  相似文献   
335.
系统解读了山西晚新生代古地理古环境特征,结合近年来笔者的研究给出了各时代古地理分布图。上新世的构造运动和地理环境演化奠定了现今地理环境的基础,尤其是奠定了现今地貌、水系的轮廓。早更新世地理环境最突出的事件是各断陷盆地中的湖泊广泛发育,出现淹没整个盆地的大湖景观;黄土广泛发育,但主要堆积于吕梁山分水岭以西;黄河在早更新世已经发育,并形成5级阶地。中更新世古地理的主要事件是湖泊的衰退,黄土堆积范围几乎遍布全省,厚可达200 m左右,表明气候较早更新世进一步明显变干。晚更新世古地理的主要特征是湖泊消亡,其地理环境更加接近现代。最后,笔者预测未来山西断陷盆地将持续断陷,各盆地内水系不再外流,形成贯通的大湖景观,类似现今的贝加尔湖。  相似文献   
336.
2012年8月至10月,太原市晋源区王家坟村出现不同程度的地裂缝,王家坟地裂缝涉及包括朱富生在内10户居民的20间房子,房屋裂缝水平开裂最大10cm,垂直位错最大7~8cm。分析可知,王家坟地裂缝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当地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土层(地层条件)中原来存在的一些薄弱面,受交城断裂的活动诱发而导致。该地裂缝位于汾河西岸汾河Ⅰ级阶地和太原西山断块隆起区交接地带,其特殊的地貌位置对其地裂缝的形成具有定位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37.
在转换波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接收点的横波静校正一直是较难解决的问题.因为横波速度基本不受潜水面的影响,横波低速带厚且不均匀,速度又比较低,通常会造成转换波接收点的横波静校正量大且横向变化剧烈,与纵波静校正没有直接相关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用改进的纵波构造时间控制方法求取转换波接收点的静校正,在转换波的共接收点叠加剖面上追踪拾取多组同相轴,联合纵波对应层位的地下构造时间确定接收点大的横波静校正量.通过不同的时移将几个相邻的层位合成一个反射层位,解决同相轴不能连续追踪的难题,同时利用浅、中和深层多组层位对一个接收点的静校正量求其平均,降低拾取误差对静校正量的影响,兼顾地下浅、中和深层的静校正效果.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静校正方法能稳定的解决转换波静校正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38.
各向异性介质中扭转波分裂的初步实验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室可以产生两种振动模式的横波,一种是剪切振动,另一种是扭转振动.本文利用扭转换能器观测了扭转横波在各向异性样品中的传播特性.实验表明,无偏振方向的扭转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会以两种不同速度传播,并出现波的分裂现象,其快慢波的速度值与剪切横波的快慢横波速度一致.用扭转波换能器接收时,快慢扭转波的波形振幅不受各向异性方位影响,表现为无方向性.通过两块不同来源的均匀各向异性样品,用实验观测方式初步揭示了各向异性介质中扭转波的一些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339.
荔克让  张华  李晓云 《中国沙漠》2000,20(Z2):183-186
果实轮纹病的病原菌主要是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贝伦格葡萄座腔菌梨生专化型和B.berengerana f.sp.piricola贝伦格葡萄座腔菌),苹果果实轮纹病是目前危害最大的果实病害之一。本文综述了苹果果实轮纹病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40.
运用 He- Ne激光束偏转技术研究金属表面被脉冲 Nd:YAG激光烧蚀时在空气中所产生的冲击波。给出了冲击波前锋的传播轨迹。研究表明 :在近距离处 ,冲击波的传播轨迹接近于强爆炸波轨迹 ;冲击波波速明显大于空气中声速 ;随着传播距离增大 ,冲击波波速逐渐趋近于声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