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0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28篇
综合类   1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41.
拜仁达坝矿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坡银多金属成矿带,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又一大型银多金属矿床.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地质勘查院对矿区进行了详查①.对矿床的成因、成矿流体等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2.
海相地层或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的焦点问题之一是如何鉴定有机质丰度下限和划分有效烃源岩与非有效烃源岩.江汉盆地海相地层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在有机质成熟演化过程中,烃源岩有机碳(TOC)含量不会有明显的降低,有机碳含量是有机质丰度评价的有效地球化学指标.参考国内外有关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评价标准,结合本区油气显示,该高演化区有效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碳的下限值为0.2%~0.3%,二叠系烃源岩为有效烃源岩.  相似文献   
143.
宋鹏  童英  王涛  黄河  张建军  黄伟 《地质通报》2018,37(5):790-804
新疆北部广泛发育的石炭纪—二叠纪花岗质岩石一直是中亚造山带西段研究的热点之一。新获得东天山哈尔里克地区小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沁城南含角闪石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316±4Ma和320±3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小铺岩体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沁城南岩体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A型花岗岩。小铺岩体的εHf(t)值为+8.0~+13.8,沁城南岩体则更高,达到+10.8~+16.7,对应的地壳模式年龄(TDMc)分别为822~450Ma和641~268Ma,反映源区为年轻地壳物质。结合区域同时代产出的基性岩,指示这些年轻物质很可能与新的幔源基性底侵岩浆有关,为北疆哈尔里克地区石炭纪后碰撞地壳垂向生长提供了新证据。此外,沁城南岩体具有A型特征花岗岩的出现,进一步揭示晚石炭世为碰撞-后碰撞的重要构造转换期。  相似文献   
144.
亚洲中生代花岗岩图初步编制及若干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亚、中央造山带、华北克拉通周边等地区,新鉴别出一批中生代花岗岩,结合收集的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数据,集成已有成果,初步总结了中国及邻区中生代花岗岩时空分布框架、成因演化及物源特征,揭示出了多种构造环境,编制了基于属性数据库的亚洲中生代花岗岩地质图。从亚洲大陆拼合角度论述了三叠纪花岗岩带的构造背景;揭示了东北亚侏罗纪—白垩纪地壳由挤压增厚到伸展减薄过程中花岗质岩浆性质演变的响应关系。这是亚洲中生代花岗岩分布框架的一次尝试性总结,有助于提高亚洲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的整体认识,对深入探讨亚洲中生代大地构造演化和成矿背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5.
地处中亚造山带核心部位的南蒙古东戈壁省广泛出露晚古生代花岗质岩石,对其开展精确的同位素定年和岩石成因研究对深入认识和理解中亚造山带古生代地壳演化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次研究在扎门乌德和乌兰巴德拉赫地区新识别出了2个早石炭世花岗岩(337 Ma和332 Ma)和2个晚石炭世花岗岩(320 Ma和306 Ma).早石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