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07篇 |
免费 | 758篇 |
国内免费 | 56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11篇 |
大气科学 | 371篇 |
地球物理 | 393篇 |
地质学 | 1773篇 |
海洋学 | 365篇 |
天文学 | 22篇 |
综合类 | 217篇 |
自然地理 | 1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94篇 |
2022年 | 107篇 |
2021年 | 121篇 |
2020年 | 95篇 |
2019年 | 127篇 |
2018年 | 112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76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135篇 |
2013年 | 127篇 |
2012年 | 117篇 |
2011年 | 96篇 |
2010年 | 132篇 |
2009年 | 131篇 |
2008年 | 136篇 |
2007年 | 148篇 |
2006年 | 151篇 |
2005年 | 129篇 |
2004年 | 134篇 |
2003年 | 125篇 |
2002年 | 111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64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74篇 |
1997年 | 67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67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62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6篇 |
1978年 | 6篇 |
1964年 | 8篇 |
1959年 | 5篇 |
1957年 | 5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71.
北部湾盆地不同凹陷原油生物标志物分布与组成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取自北部湾盆地不同凹陷典型原油样品中各类生物标志物的分布与组成特征的系统分析,发现盆地北部的涠西南凹陷和乌石凹陷所产原油具有姥植比低和奥利烷与各类重排构型生物标志物含量低,而C26+长链三环萜烷系列和C304 甲基甾烷含量高的特点,且其三环萜烷系列呈现以C23为主峰的正态分布,指示了该类原油的烃源岩沉积时水体较深,还原性相对较强,且原始生烃母质以藻类为主;而南部福山凹陷和迈陈凹陷所产的原油则具有姥植比高和奥利烷与各类重排构型生物标志物含量高的特征,而C26+长链三环萜烷系列和C304 甲基甾烷含量低,且其三环萜烷系列呈现C19—C26阶梯状依次降低,表明这类原油的烃源岩沉积时水体较浅,还原性相对较弱,且原始生烃母质中被子植物来源的陆源有机质贡献较大。由此表明北部湾盆地南北不同凹陷第三纪的沉积特征和有机质生源构成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2.
西准噶尔西南地区古生代蛇绿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区内有中奥陶世、中晚志留世和中泥盆世三期蛇绿岩,据其产出地质特征,它们均属断裂构造侵位,是蛇绿混杂体或叠瓦状侵位的蛇绿岩片。从蛇绿岩主要氧化物含量变化及有关比值特征,参考有关变异图解、稀土元素、过渡金属元素分配模式,结合蛇绿熔岩的~(87)Sf/~(86)Sr初始比值,讨论了它们的成因及其岩浆演化。在分析地槽沉积建造的基础上,认为它们类似于大西洋脊的热地幔柱成因,形成于陆缘深海槽(盆)的一个慢速的扩张脊,其环境应由近陆缘渐趋至洋脊(时代由老至新)。区内超基性岩依其Al_2O_3、CaO含量分为低铝型(唐巴勒、玛依勒山诸岩体)、高铝型(萨尔托海),前者部分熔融程度较高,后者相反。据其地质特征它们不是呈高温熔浆入侵,而是构造侵位本。三期蛇绿岩从南至北,时代由老到新,在地质发展中古板块具多期次活动,古洋壳曾发生过向南、北多次俯冲,并形成相应的褶皱山系,大陆向洋侧迁移。中泥盆世末塔里木板块北缘增生带与西伯利亚南缘增生带在和布克谷地一线发生第一次对接,海水向东、西迁移,研究区逐渐转化为台型沉积。 相似文献
173.
热带外太平洋通过海洋过程对热带太平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OM2海洋环流模式分别研究了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热带外太平洋通过海洋过程对热带太平洋的影响.利用1945~1993年COADS资料的表面通量强迫海洋模式,积分46 a作为模式控制试验.取热带外太平洋海表面强迫为气候值做敏感性试验.将控制试验结果减去敏感性结果就可以得到热带外太平洋通过海洋过程对热带太平洋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际尺度上,主要是海洋波动过程起作用,但总的海洋过程的影响较小.年代际尺度上,主要是副热带环流输送起作用,其中包括平均环流输送的温度异常以及异常环流输送的平均温度,并且后者贡献相对较大.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热带太平洋的温度异常主要发生在密度跃层附近.研究发现热带外南太平洋对热带和热带外太平洋之间的水量交换有影响,而热带外北太平洋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74.
粤北302铀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位于粤北诸广山岩体东南部的302铀矿床是我国规模较大、埋藏较深的花岗岩型铀矿床之一。该矿床产于印支期油洞岩体和燕山早期长江岩体的断裂蚀变带内,矿区内NWW向基性岩脉十分发育,矿体呈似脉状、扁豆状或透镜状。同位素研究表明,矿石的沥青铀矿Sm-Nd和U-Pb等时线年龄(70 Ma)与油洞岩体(232 Ma)、长江岩体(160 Ma)的年龄相差巨大;主成矿期成矿流体的δDH2O值为-65‰~-82‰(平均为-75‰),δ18OH2O值为6.8‰~0.6‰(平均为3.9‰),反映出成矿流体主要由地幔流体组成;方解石的δ13C值为-8.4‰~-5.3‰,表明矿化剂ΣCO2也来自地幔;矿区内辉绿岩的(87Sr/86Sr)i值为0.70861~0.70882,花岗岩的(87Sr/86Sr)i值为0.73519~0.77152,萤石的(87Sr/86Sr)i值为0.71474~0.71697,表明成矿组分Sr可能来源于基性脉岩(幔源)与赋矿花岗岩体(壳源),并呈不同程度的混合,而主成矿组分铀主要来源于赋矿花岗岩体。 相似文献
175.
大沟谷金矿是我国首次发现的赋存于韧-脆性剪切带内碎裂钠长石岩中的新类型金矿床。金矿化与钠长石化、黄铁矿化和碎裂岩化有关。矿体受韧-脆性剪切带、钠长石比、黄铁矿化,加里东期低绿片岩相变质岩的共同控制。矿石矿物组合以自然金-金属硫化物-架状硅酸盐为主的组合类型,并伴有碳酸盐。矿床属于在韧一脆性剪切作用下,与含金量较高的震旦系乐昌峡群变质岩形成、演化有成因联系的蚀变、重熔、交代中高温动力热液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6.
177.
根据西藏纳木错及邻区发现的多处湖岸阶地和高位湖相沉积,确定了藏北高原古大湖的存在。水准测量表明,在纳木错沿岸发育了6级湖岸阶地,以及拔湖48~139.2m的高位湖相沉积;在拔湖26m以下,发育有8~30条湖岸堤;一条明显的湖蚀凹槽则集中出现在拔湖17.5~19.8m的高度上,与纳木错和仁错的分水垭口的高度相当。纳木错沿岸和邻区湖相或湖滨相沉积物的铀系年龄测定表明,高位湖相沉积形成于115.9~71.8kaB.P.的晚更新世早期;第6至第2级阶地形成于53.7~28.2kaB.P.的晚更新世中晚期;与湖蚀凹槽相当的湖滨相沉积则稍早于29.3kaB.P.;第2至第1级阶地,14C测定结果为2350~10390aB.P.。 相似文献
178.
179.
安徽兆吉口热液型铅锌矿区元素迁移量三维地球化学勘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兆吉口铅锌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南侧的东至县杨老尖-龙门尖地区,这一矿床的发现使皖西南地区地质找矿实现重大突破。文中利用Grant的Isocon图解法,研究活动元素的分布特征和迁移规律,以奠定兆吉口地区的地球化学勘查指标及成矿环境指标的研制基础,发现成矿元素Pb、Zn、Cu、Au、Ag、Mo及其伴生元素As、Bi、Sb和矿化剂元素S等从围岩向矿体部位带入程度增加,常量元素SiO2、Fe2O3、MgO、CaO、Na2O、K2O等在青白口系带出,于矿体部位带入。矿床系统的质量是净带入的,平均质量变化为4%;青白口系质量是净带出的,质量变化为-18%。依据元素迁移规律,试制元素迁移量三维地球化学图,认为研究区进一步找矿工作应当沿断裂带向北东和南西方向拓展,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对元素迁移进行了解释,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讨论,认为试验矿床是由区域变质构造运动热液作用形成的,试验矿床只是区域变质构造运动热液活动共同形成的矿床(系列)的一部分,研究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0.
重庆玉峡锶矿床中分散元素锶的超常富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创业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8,(4)
重庆玉峡锶矿床位于华蓥山构造带的南段。含矿岩系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一亚段的含藻含膏白云岩,含矿层位自下而上有三个矿层。矿层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西山背斜北段的背斜转折端及相邻两翼的层间虚脱部位。矿石矿物有天青石、菱锶矿、钡天青石,脉石矿物为白云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