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7篇
  免费   440篇
  国内免费   609篇
测绘学   289篇
大气科学   359篇
地球物理   363篇
地质学   1500篇
海洋学   311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204篇
自然地理   17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秦岭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成矿区带之一。研究发现,南秦岭杨家坝多金属矿区中元古界碧口群火山沉积岩系中原以为所夹的“白云岩”在产状上具侵入接触关系,并且从岩相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论证,确认其为源自地幔的碳酸岩;岩石总体表现为明显富集轻稀土、大离子亲石元素,尤以Sr、Ba相对富集,而过渡元素,尤以Ti、Cr、Ni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则表现为矿化蚀变较之弱蚀变和无蚀变相对富集,这与岩相学研究伴随硅化和硫化物蚀变而发育多金属矿化,以及同位素系列研究表现强烈相似于EMⅡ型富集地幔背景,并具碳酸岩与碳酸盐岩的过渡特征形成呼应,暗示矿区碳酸岩及相关矿化的形成,可能与秦岭造山带从中元古代到中新生代发生同生成矿,或构造体制转换并伴随后造山期强烈陆内造山作用导致的壳幔叠加改造密切相关,是重大深部地质事件的标志。碳酸岩的发现和确认,为论证本区深部地质地球化学动力学事件和过程,以及壳幔混染对成矿的贡献提供了新的岩石学证据。  相似文献   
582.
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岩石圈结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地区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及其他地学资料,采用多学科多手段进行综合反演,建立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岩石圈模型,对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岩石圈软流圈结构进行研究。探讨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板块结构及深部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583.
多重分形模型在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分析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地球化学异常分析是地球化学勘查中的重要环节, 对有效发现异常至关重要。但是, 在以往研究中, 研究者们多重视对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正异常的研究, 忽视对由元素贫化而形成的负异常的研究。元素的负异常在地球化学勘查中具有与正异常同等重要的作用, 以往没有重视负异常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发现此类异常的方法, 尤其是确定负异常上限的方法。本文以北山地区1: 20万峡东幅水系沉积物测量Ba数据为基础, 探讨了应用多重分形模型确定贫化元素负异常上限的可行性。结果发现, 利用含量-面积法、含量-求和法确定的Ba的异常上限, 有效圈定了辉铜山矿床产出地段Ba的负异常, 取得了预期成果。  相似文献   
584.
西藏阿里地区札达沉积盆地活动构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野外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札达盆地不仅边界断裂存在较强烈的活动性,而且在盆地内部发现了较多的活动断层,同时还伴有大量的崩塌堆积。该调查结果为札达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评价和青藏高原区域应力场的分析提供了宝贵的实际资料。  相似文献   
585.
朱乔乔  谢桂青  韩颖霄 《岩石学报》2017,33(11):3484-3494
湖北狮子立山锶(铅锌)矿床是我国重要的超大型锶矿床之一,产出于鄂东矿集区北部铁山岩体东缘的狮子立山岩体(主要为石英闪长玢岩)与三叠纪蒸发岩地层(嘉陵江组)的接触带或附近。本文对矿区内的石英闪长玢岩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和该岩体的年代学开展了详细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狮子立山岩体与锶矿成矿作用可能存在密切的联系,矿床中的部分Sr可能来自于石英闪长玢岩的强烈蚀变。锆石SHRIMP U-Pb的定年工作得到2个石英闪长玢岩样品的形成时代分别为138.6±0.8Ma和138.9±1.2Ma,二者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这些数据与前人获得的铁山岩体的成岩时代基本一致,暗示本次测得的石英闪长玢岩的样品年龄可靠性较高,且很可能与铁山岩体是同一地质背景下的产物,即形成于区域晚侏罗-早白垩世岩石圈由挤压到伸展的转换环境。狮子立山岩体的侵位地层及矿床中硫同位素组成的特征与程潮和金山店矽卡岩型铁矿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暗示在狮子立山矿床附近具有寻找矽卡岩型铁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586.
札达盆地新近系上新统一第四系下更新统地层可划分为下更新统香孜组(Qp1x)、新近系上新统古格群(N2gg),其中后者又细分为上新统札达组(N22z)和上新统托林组(N21t),属地堑型湖盆沉积,主要发育冲洪积相、冰缘相、冰湖相、湖相及河流相。札达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早期裂陷(N21t)、持续裂陷(N22z)、湖盆外泻(Qp1x)、稳定隆升(Qp2f)和强烈快速隆升(Qp3~Qh)等5个阶段。盆地南北两侧数条相向正断层的活动性控制着该区的沉积相展布格局:断层活动强烈时,湖盆水域扩大,湖水加深,主要发育深湖-半深湖沉积,断层活动减弱时,水体变浅或干涸,湖盆被充填,主要发育河流相、冲洪积沉积。第四纪以来,随着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札达盆地周缘高山区冰川活动加剧,主要发育冰缘相和冰湖相。   相似文献   
587.
本文将西藏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重新划分为第四系下更新统香孜组(Qp1-1x)、新近系上新统古格组(N22g)和上新统托林组(N21t)。河湖相地层的古地磁法和ESR法测年结果表明,札达盆地内河湖相沉积地层的形成时代为新近纪上新世—第四纪早更新世。根据该套河湖相地层沉积演化和其中的孢粉组合特征、河湖相沉积中所发现的各种古动植物化石等的综合分析,笔者对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的古植被、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札达地区上新世—早更新世气候经历了从湿热—温暖潮湿—偏冷潮湿—寒冷干旱的变化,以及植被从森林—灌木—草原的逐渐演化。可将札达盆地上新世—早更新世环境演化划分为7个大的阶段,其总体特征是15.4~4.4Ma,札达地区处于亚热带湿热气候环境;24.4~3.95Ma,为暖温带温暖潮湿气候;33.95~3.5Ma,为偏凉潮湿阶段,气候开始转冷;43.5~3.2Ma,为温暖潮湿阶段;53.2~2.9Ma,气候转为偏冷潮湿阶段;62.9~2.57Ma,该阶段气候偏冷而干旱,整体较为干冷;72.57~1.36Ma,气候寒冷而干旱。表明自上新世—早更新世,该区的古气候环境在逐渐变干、变冷的总趋势上,经历了多次明显的冷暖与干湿波动。  相似文献   
588.
聂拉木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发现中-晚三叠世鱼龙化石,三叠系和侏罗系珊瑚-海绵生物礁灰岩,识别出白垩系与侏罗系层序不整合界面,查证并获取若干三叠系大陆裂谷型火山岩和早白垩世岛弧型火山岩新的资料,在综合研究地层古生物,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磁性地层,岩浆岩,变质岩,区域构造等资料的基础上,将测区地质发展演化分为:前奥陶纪基底形成,奥陶纪-泥盆纪稳定陆表海,石炭纪-侏罗纪离散型被动大陆边缘,白垩纪-古近纪汇聚型前陆盆地,新近纪-第四纪后造山隆升5个阶段。  相似文献   
589.
采用红外窗区通道法尝试对FY-2C静止气象卫星图像上的不透明云的云顶气压进行反演,并结合MODIS反演产品和CloudSat/CPR雷达探测产品对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对于厚实密蔽的云层,不透明云云顶气压的反演结果与MODIS反演结果一致性较好,特别是对于发展较强的对流云和厚实密蔽的多层云,易满足云层比辐射率近似为1的条件,可近似看作黑体;(2) 对于单层云和光学厚度不够厚的云层,反演结果更接近辐射中心,尤其是对于锋面云带暖水云上空覆盖卷云的情况,由于FY-2C对于薄卷云的检测不如MODIS细致,导致反演结果与MODIS和CloudSat存在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590.
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第一期全球试验(FGGE)观测阶段已于1979年11月30日胜利结束。现将其中的夏季季风试验的点滴情况,特别是1979年印度季风概况和这次试验的早期成果汇总如下。一、科学目标夏季季风试验的科学目标早已于1976年确定(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