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1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638篇
测绘学   299篇
大气科学   373篇
地球物理   372篇
地质学   1542篇
海洋学   332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214篇
自然地理   18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7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内蒙古新上海庙地区是煤田地质勘探的空白区,其地表为干旱、半干旱沙漠及黄土覆盖,属地震条件复杂地区。本次勘探在“三边”工作基础上,优化地震工程设计,共布设地震测线16条。经充分实验,确定了激发参数及接收参数。根据勘探区地震地质条件横向变化大的特点,在处理中始终以三高为中心,以静校正、反褶积为重点,选择最佳处理流程及参数,基本控制了区内主要可采煤层赋存情况,并否定了原断距1700m的区域大断层一沙葱沟断层。  相似文献   
972.
通过对西藏札达盆地上新世古格剖面的孢粉分析,上新世古格组地层沉积物记录了4.40~2.74 Ma时期该地区的植被与环境演化过程。4.40~3.75 Ma时期,气候温凉而干旱,呈现出暖温带针阔叶混交疏林植被景观;3.75~3.47 Ma时期,属于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气候由温凉干旱向温暖湿润过渡;3.47~3.20 Ma时期,植被发育,属于针阔叶混交林,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3.20~2.96 Ma时期,植被以山地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与山地寒温带针叶林交替变化为特征,气候开始向干冷方向发展;2.96~2.74 Ma时期,属山地寒温带暗针叶林特征,气候持续干冷。  相似文献   
973.
根据札达盆地剖面中地层的接触关系、沉积旋回、沉积体系和岩相岩性特征,可将上新统河湖相地层划分为2个组、5个沉积相、8个岩段。古格组(N22g)一岩段为砾岩,属河流相沉积;二、三、五岩段以细碎屑岩为主,属浅湖相沉积;四岩段以含粘土质细碎屑岩为主,属深湖相沉积。托林组(N21t)一、二、三岩段为一套砾岩、含砾中粗粒钙质长石岩屑砂岩和中细粒砂岩的碎屑岩,为典型冲(洪)积扇沉积物。ESR法和古地磁法测年结果表明,古格组形成时代为上新世晚期(4.40~2.47Ma);托林组形成时代为上新世早期(5.44~4.40Ma)。札达盆地为一同生断陷盆地,在上新世时期的构造运动过程中,盆地演化经历了水进体系域—湖泊扩张体系域—湖泊收缩体系域3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74.
针对一类具有未知对象和外部干扰输入的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小波网络辨识未知非线性对象并使用高增益观测器估计不能直接测量的系统状态。理论分析证明了一定的假设条件下闭环系统半全局稳定,所设计控制器不仅可保证闭环系统的所有信号半全局一致有界,而且使得系统的输出渐近跟踪有界的期望轨迹到一小邻域。仿真结果也充分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5.
欧亚大陆及边缘海岩石圈的结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球层块结构的研究思路出发,运用构造解析的理论和方法,对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人工地震测深和天然地震面波层析成像进行构造解析,发现岩石圈中下部存在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高速块体,结合地质学、地球化学及其他地球物理学标志的综合研究将其称为幔块构造,高速块体或幔块构造是控制东亚西太平洋岩石圈构造格局和岩石圈表层构造变形最基本条件之一。在系统研究该区岩石圈高速块体或幔块构造三维几何结构基础上,建立起东亚西太平洋岩石圈八种三维几何结构型式:克拉通陆根状结构、高原陆根状结构、造山带楔状结构、碎块状结构、香肠状结构、哑铃状结构、藕节状结构和板状结构,以及岩石圈形成与构造演化四种构造类型:克拉通型岩石圈、增厚型岩石圈、减薄型岩石圈和大洋型岩石圈。文章在详细论述岩石圈各结构构造类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全球最大的青藏高原具有增厚型岩石圈特性,存在大陆根,并且大陆根正在增厚过程中;地震层析成像显示,研究区存在全球最大的东亚大陆巨型裂谷体系,具有减薄型岩石圈特性,新生代晚期东亚大陆巨型裂谷体系被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叠加与改造。根据岩石圈三维结构型式,探讨了岩石圈形成机制与演化模式,东亚大陆边缘岩石圈大规模伸展拆沉减薄作用以及软流圈和地幔物质上涌加热作用与青藏高原岩石圈大规模俯冲碰撞?入增厚作用是东亚大陆及边缘海晚中生代以来地幔动力学最基本的表现型式,从而形成全球最大的青藏高原和全球最大的东亚大陆巨型裂谷体系。  相似文献   
976.
线要素化简算法的传递误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算法对线要素化简过程中对其邻近其他地理要素的空间精度和空间关系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线要素化简算法误差传播的研究方法,建立了线要素化简算法的传递误差模型,并利用误差椭圆将模型可视化。最后针对不同线要素,对不同算法的传递误差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977.
数字制图中面状注记自动配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了面积比结合形状因子对多边形进行度量,改进了常见的单纯依靠形状因子的办法,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8.
介绍了应用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来划分高精度(四级)层序和体系域的地震沉积学方法。其关键技术包括:(1)将地震数据进行90°相位调整来记录岩性,从而获得更完善的测井资料;(2)假设并解释沉积体系中连续的平面地貌特征。下面我们推荐一种新的解释方法,就是将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的研究重点从解释垂直地震剖面转变为分析更加水平、分辨率更高的地震地貌信息。这方面的研究表明,有岩性限制的地震资料中,地层切片可提供通常为同沉积体系的连续地震图像。反过来,这种图像又可作为识别和划分高频体系域、层序边界以及层序地质年代范围的基础。在路易斯安那近海的中新统地层中,运用测井资料划分的四级层序或层序组,可通过地震资料来划分,地震数据体的主频为30Hz,相当于分辨率为30ft(10m)。所用的这一分辨率在井控外的地震覆盖区,对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进行精确再现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979.
扩展空间句法在城市土地定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城市道路结构和城市土地定级之间的关系,介绍了空间句法及其扩展理论,实现了其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中在城市土地定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0.
短临突发异常的一般特征 在地震预报研究中,人们发现短、临突发异常与长、中趋势异常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异常,它们在异常时间的长短、空间分布、量值大小、变化特征、种类多寡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别。短、临突发异常除了时间短、突发性这两个特征外,还应强调下列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