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前寒武纪早期,条带状含铁建造(BIF)十分发育.然而,在1.8 Ga以后,BIF在地球上消失了,直到新元古代冰期,巴西、纳米比亚、澳大利亚和我国扬子地区又再次出现了BIF.  相似文献   
22.
报道云南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中新近发现的古虫类化石—Yuyuanozoon magnificissimi gen.et sp.nov.。新属种具有二分躯体构型和5对链状排列的鳃囊,显示了古虫门的基本特征。但是,新属种所独具的“围鳃腔”和外鳃构造,表明它与先前描述过的古虫动物门的其它属种不同,可能代表一个比尾索动物更为原始的后口动物分支。  相似文献   
23.
埃迪卡拉纪是地球第二次大规模成磷时期,全球各大陆均有这次成磷事件的记录。目前对于该时期成磷事件的形成 尚未有广泛接受的地球化学模型解释。而磷酸盐的沉积受海水氧化还原条件的控制,因此通过该时期磷块岩沉积与海水氧 化还原条件演变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为全球大规模成磷事件的沉积地球化学模型建立提供验证。文章通过对扬子板块埃迪卡 拉纪不同相区磷块岩中碳酸盐组分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磷块岩形成时底层海水处于次氧化-接近氧化的不稳定状态, 氧化还原界面沿浅海-大陆架呈现动态变化的特征,为磷块岩的大规模形成提供最佳沉积地球化学条件。合适的海水化学 条件及丰富的磷质来源,大大增加了磷块岩沉积的空间和机会,导致了地质历史时期第二次全球规模成磷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