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2008年秋冬季节长治市出现了严重的干旱。本文通过对2008年11月-2009年1月份北半球500hPa位势高度场和距平场的分析,发现西太平洋副高较常年强度偏强、脊线偏北、位置较常年同期偏东,西南暖湿气流异常不活跃是造成长治市长时期无降水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长治市2008年秋冬季气候要素的描述,分析了大气异常环流造成长治市秋冬季严重干旱的成因,并对秋冬季干旱对农业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干旱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2.
陕北苹果适宜区基地县北扩的气候论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全国苹果气候生态因子评分标准,用近30a气候资料对陕北苹果生长气候适宜性综合评判,修订了陕北苹果适宜栽培北界,并对新增的优质、适宜区县苹果生长气候优劣条件进行评述,提出有针对性的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33.
基于GIS商洛市热量资源分析及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 DEM为数据基础 ,根据陕南现有气象台站网、商洛市各县历史气象哨及亚热带西部山区气候考察资料 ,利用 GIS技术 ,实现了商洛市热量资源空间化 ( 1 0 0 m× 1 0 0 m)。在此基础上 ,对商洛山区热量资源分布特征进行评述 ,并对热量带进行划分 ,为农业合理布局提供农业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34.
利用GIS技术生成气候资源、专题气候区划数字图像,以CITY STAR为平台建立陕西省合阳县地理背景、气候资源、专题区划三个数字图像数据库,并实现对各项数字图像的可视化管理。  相似文献   
35.
地线引起干扰问题,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结合晋城至焦作高速公路丹河收费站地线引起干扰的问题及所采取的抗干扰措施,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实施,证明所采取措施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6.
陕西省冬小麦干旱风险分析及区划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自然灾害分析原理, 以县为单元, 从干旱对冬小麦造成的减产出发, 分别就各县灾损率、易灾性、抗灾能力三方面进行了讨论。以风险指数为区划指标, 在GIS系统 (City Star) 中, 按等级划分标准对各县属性值进行分级、赋色, 获得GIS系统支持下的陕西省冬小麦干旱风险区划图, 并分区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37.
高立  苏小四  朱琳  于军 《世界地质》2007,26(1):80-83
利用数据库、ASP等技术建立该网络数据库,为虚拟现实系统建模所需要的海量数据及通过该系统建立的地质结构、地面沉降等模型数据提供有效的存储、读取及编辑功能;同时,利用该数据库还可提供信息的远程共享和发布,实时地将地面沉降数据及利用该虚拟现实系统模拟的地面沉降发生、发展过程及后果向社会公众公布。考虑到网络数据库的安全问题,在数据库设计中通过设立身份验证机制和在代码中过滤安全漏洞,保证代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8.
采用陕甘宁老区 4 8个县气象站 1 960~ 1 997年观测的气象资料和陕甘宁老区 1 0个县仁用杏物候资料及实地调查数据 ,对仁用杏气候生态适应性进行了分析 ;研究确定≤ 0℃终日、≥1 0℃积温、年降水量为区划指标 ;运用 GIS地理信息系统做了陕北仁用杏气候适生区划。在此基础上 ,对陕甘宁老区仁用杏进行了气候适生区划。结果表明 :陕甘宁老区各地均可种植仁用杏 ,但种植目的应有差异。在经济林气候优生区 ,仁用杏生长发育最为适宜 ,可获取较高且稳定的经济效益 ,主要分布于陕北东部黄河沿岸 ;在经济林气候适生区 ,种植仁用杏部分年份受害 ,能基本保证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主要分布在陕北中东部及西部马连河、泾河原区 ;在经济与生态林气候过渡区 ,开花期和幼果期冻害发生较频繁 ,需要合理选择建园区 ,管理得当可取得生态、经济综合效益 ,主要在白于山区和陇西地区 ;在生态林气候适生区 ,种植仁用杏以防风固沙、绿化荒山生态防护为主要目的 ,主要分布在宁夏西部、子午岭和黄龙山区  相似文献   
39.
利用Jason-2同期观测的GDR数据对Saral/AltiKa观测的有效波高、后向散射系数、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各参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并在文中对差异原因进行了讨论分析。计算了Saral/AltiKa卫星升轨与降轨间的交叉点海面高差异,结果表明,其交叉点差值为(1.22±65.00)mm,与同期Jason-2的交叉点海面高差异(0.25±58.60)mm相当,同时计算Saral/AltiKa和Jason-2之间的交叉点海面高差异进行星间交叉定标,发现存在(-58.64±66.53)mm的交叉点不符值,研究结果与国外定标场的绝对定标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0.
气候变化对陕西苹果生长适宜性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陕西苹果生产基地县及其以北地区气象观测和物候观测资料,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和专家打分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影响陕西苹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气象因子、花期霜冻和高温日数的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陕西苹果生长的气候适宜性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和夏季平均最低气温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夏季相对湿度变化不大,近30年 (1979—2008年) 年降水量明显少于1961—1990年平均值;1961—1990年、1971—2000年、1979—2008年3个30年苹果基地县大部分果区气候适宜性总评分没有明显变化;温度升高、降水减少是研究区域一些县 (区) 苹果生长气候适宜性评分变化的主要原因。1961年以来, 4月中旬霜冻频率的增加使渭北西部果区和延安果区遭遇花期冻害的可能性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 高温日数的增加使果树受高温热害的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