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12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01.
文章根据一系列野外调查和年代测定以及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测试分析,阐述了南海北部早更新世湛江组和中更新世北海组的沉积相、化学组分、磁化率等特征,并描述了该区构造变形、褶皱、断裂和火山活动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在0.9~0.7MaB.P.的早-中更新世转换期间(中国第三大构造-地貌阶梯主隆起期)发生了一系列构造活动,导致了沉积相由海陆交互相向陆相的转变、大陆风化和剥蚀作用的增强、海平面急剧下降、火山强烈喷发以及褶皱、断裂和不整合面的形成。这种事件群发性所指示的构造活化与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记录相似,例如,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华北、华东和西部;同时指示,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不仅导致其自身构造-地貌-气候的剧变,而且引起了周边地区乃至中国和东亚大陆环境的剧变。这种构造运动可能是在气候-构造旋回的规律下,受气候-构造耦合系统的控制,即受内外动力系统的控制,或全球构造系统和全球气候系统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2.
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灾害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质环境背景资料和近350个地质灾害点和数十个水土流失区的数据库对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灾害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灾害的主要控制因素可分为三大类:地质环境因素、气候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其中地质环境因素又可分为构造不稳定因素、斜坡不稳定因素和地面不稳定因素。指出,在广东沿海地区,除了地震灾害外,陆地表层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是气候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这是与山区以地质环境因素(尤其是内动力作用)为主是不相同的。降雨强度和时间、台风雨和风暴潮以及人类活动等对边坡和植被的改造是在沿海地区现有的地质环境背景下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103.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地球科学科普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众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为此需要大力开展科普教育。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球科学科普教育是以人地关系为主题的,目前宜从下列方面开展活动;一是广泛宣传生态因素(包括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限制作用;二是普及与矿产资源开发相关的知识,特别是关注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增强民众自觉节约资源、保护自己生态环境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4.
资源和环境是一个自然体的两种功能,应当将资源和环境问题置于一个系统中来研究,在资源开发的始端到资源利用的全过程,统筹兼顾环境保护,逐步转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一个区域的现代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直接受当前科技条件下资源环境一体化开发程度的影响。因此,认真研究我国东、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系统的特色是地球科学的当务之急;其中,不仅需要加强对矿产资源和能源的环境效应研究,而且特别应重视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可再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研究,以保护好生态环境。在这方面,先发展的广东省提供了一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5.
山东半岛和苏皖北部的第四纪火山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半岛和苏皖北部的第四纪火山岩常与黄土共存于同一地质剖面中;山东黄土发育年龄与黄河中游地区的类似,在华北黄土带內的黄土地层具有等时面的意义。因此,根据黄土与火山岩的地层关系大致可以推断火山活动年龄。第四纪火山岩、火山岩烘烤层、以及黄土的热释光年龄测定数据表明,研究区的第四纪火山活动可分为四期,年龄分别为1.15—1.03、0.86—0.72、0.55—0.33和0.02 Ma B.P.。由于第四纪时期火山多期次活动,山东黄土层中有可能存在火山灰层。  相似文献   
106.
新构造活化与气候恶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南、北方大陆河流阶地形成初期强烈的侵蚀活动与构造活化、火山喷发、巨厚层黄土发育、冰川扩展等构造、气候事件近于同时,其他大陆上也有类似现象。据此提出了新构造活化在在伴有气候恶化(一般为变冷)以及地球星体运动存在一种具有0.4Ma准周期的气候-构造旋回的概念,并指出自上新世末期以来存在八个主旋回。  相似文献   
107.
朱照宇 《地球化学》1994,23(1):69-79
实地考察研究了中国黄土分布区及其它地区上新世末期以来的各种地质事件,用多种测年法和古土壤断代法确定了黄土、水系、沉积、侵蚀、火山、断裂等气候和构造事件的发生年代,指出第四纪事件具有一种准周期为0.4Ma的同步群发性,提出了一种描述地球内外地质动力全球性变化的“气候-构造旋回”模式。  相似文献   
108.
针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研究保障性住房设计,已成为建筑师所面临的现实任务。方案"民居·庭院·住宅",以弘扬民居传统文化为设计理念,提出创造以人为本、融入自然、高科技含量、低成本高质量的特色时代住宅,进而保障中低收入家庭平等的居住权利。  相似文献   
109.
资源、人口与产业结构对广东区域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全省不同地区的区域特点、人口素质及产业结构,认为自然资源的基础作用、政策的导向作用造成省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人口素质和产业结构的分化,这种分化又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加剧了这种不平衡.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政府有责任、义务和条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因为市场机制并不具有自动削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要实现市场导向作用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对市场的合理调控.  相似文献   
110.
文章对珠江三角洲和粤西地区地表表层红土的地球化学指标和矿物学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岩的化学蚀变指数(CIA)值主要代表自然作用下化学风化的强度;而硅铝率(或Al2O3SiO2比值)和(高岭石+伊利石)石英比值在全岩研究中代表化学风化与侵蚀作用的共同强度;Al2O3SiO2比值与CIA值的相关关系可以作为区分化学风化作用自然因素变化与侵蚀作用加剧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当样品CIA值异常偏离趋势线时,反映出自然化学风化作用的异常变化,而Al2O3SiO2比值的异常偏离则可能反映了表层侵蚀作用的加剧;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特点,可以推断人为因素对表层红土剖面地球化学特征变异的干预和对侵蚀作用加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