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4篇
  免费   470篇
  国内免费   644篇
测绘学   332篇
大气科学   383篇
地球物理   363篇
地质学   1601篇
海洋学   342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213篇
自然地理   17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81.
当前方法采用伸臂桁架加固建筑结构时,未考虑建筑结构的屈曲约束支撑力的影响,伸臂桁架与建筑结构的连接不牢固,导致其对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性能较差。故此,深入分析建筑结构的屈曲约束支撑对其抗震加固性能的影响,设计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方案,利用高强螺栓节点经由连接钢板实现屈曲约束支撑与建筑结构的铰接固定。分别从支撑变形同建筑结构层间位移的关系、建筑结构支撑承载力、多遇地震影响下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的位移验算,以及罕遇地震影响下屈曲约束支撑的弹塑性位移验算方面,分析屈曲约束支撑对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性能影响。经实验分析得出,建筑结构加入屈曲约束支撑后第一扭转周期同第一平动周期的比值降低0.14,X、Y两个方向的砌体墙同建筑结构的刚度比值降低6.9、8.0,最大顶点位移值降低15.4 mm、29.3 mm,抗震加固性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82.
983.
984.
脉冲星信号在星际空间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星际介质的存在造成观测到的脉冲星信号发生色散,因此需要对接收的脉冲星信号进行消色散,以获得原始的脉冲星信号。目前,消色散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相干消色散和非相干消色散。相对来说相干消色散效果彻底,算法较简单,而且能保留原始数据的时间分辨率,不过计算量较大,但是现在快速进步的计算机技术已经使计算量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为了精确了解两种消色散方法的区别,利用相关系数的方法定量地比较了相干消色散、非相干消色散两种方法的效果:在一定的频率值之下,前者得到消色散效果优于后者。同时确定两种消色散方法在效果相同时的观测频率。  相似文献   
985.
选择适宜的融合方法有利于卫星遥感影像融合产品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践及科学研究。本文在总结现有影像像素级融合算法原理的基础上,选用Pansharp、Gram-Schmidt、HPF、Ehlers、Subtractive、Modified IHS、Brovey、PCA、NNDiffuse等多种常用的影像融合方法对国产高分影像的全色和多光谱数据进行了融合处理,并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融合结果进行了详细评价,试图寻找适用于国产高分卫星遥感影像的最佳融合方法。结果表明:针对国产高分一号卫星遥感数据,超分辨率贝叶斯算法融合效果在视觉效果与影像质量定量评价指标中综合表现最佳;Gram-Schmidt、NNDiffuse、Subtractive和HPF融合结果地物边界最为清晰;Modified IHS、PCA、Brovey融合影像色彩失真较为明显;NNDiffuse在可见光波段表现较突出;Gram-Schmidt在近红外波段表现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86.
高分辨率光学/SAR卫星几何辐射定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过  蒋永华  李立涛  邓明军  赵瑞山 《测绘学报》2019,48(12):1604-1623
介绍了国内外高分辨率光学/SAR观测卫星进展与发展特点,归纳总结了星载光学/SAR几何辐射定标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几何辐射定标研究进展,最后梳理了卫星几何辐射定标的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987.
针对卫星视频的运动检测存在的局部伪运动虚警问题,提出一种决策树支持的局部有差别更新背景减除法。首先,对ViBe背景模型加以改进,在原模型基础上新增更新因子参数,建立初始的背景模型;其次,利用改进的模型进行运动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连通域标记,得到分割目标集;然后,根据目标特征属性建立决策树模型,并对分割目标集进行弱分类处理;最后,根据分类结果对背景模型样本和对应的更新因子进行局部有差别更新,进而实现“伪运动”虚警消除。利用SkySat和吉林一号视频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效果和性能良好,检测率优于0.909,针对经典ViBe方法的误检测消除率优于90%。  相似文献   
988.
南黄海海域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两大板块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新生代构造活动活跃,研究其活动断裂特征进而分析新构造运动规律对防震减灾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深大断层控制活动断层的特点,通过多道地震成像处理剖面,结合最新的钻探成果,准确标定了第四系底界地震反射层位,在此基础上解释获得了南黄海盆地西北部与深大断层相关的第四纪活动断层的分布特征。对活动断层的动力学机制分析认为,更新世以来,南黄海区域上受控于菲律宾海板块、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在该区域所营造的近EW向的挤压应力场,活动断层的属性与展布特征与该动力学机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些大地构造运动力的综合作用,对南黄海地区活动断层发育和地震活动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9.
降雨入渗及渗流是导致降雨型滑坡的主要因素,文章对降雨条件下的入渗、变形特征的不同滑坡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降雨入渗形式和降雨运移形式着重对降雨型滑坡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总结分类,同时还简单分析了各种类型的降雨型滑坡的滑动机理。  相似文献   
990.
物种多度是群落结构数量化研究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理解群落性质的重要基础。以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红椿(Toona ciliata)天然群落的乔灌草层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断棍模型BSM、生态位重叠模型ONM和生态位优先模型NPM,对数级数模型LSD、对数正态模型LND和Weibull模型WDM等模型,对不同层次物种多度分布进行了拟合研究。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卡方(χ~2)、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综合选择最优模型,结果表明:(1)3种生态位模型拟合广度和优度排序为NPM BSM ONM。3种统计学模型中,WDM可以解释红椿乔灌草层多度拟合,拟合效果最优,其次为LND,LSD拒绝灌草层,拟合效果较差;总体而言,统计学模型拟合优于生态位模型。(2)不同红椿为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远高于草本层,而灌木层略高于乔木层;群落的均匀度大小排序为:草本灌木乔木。不同生态学或统计学模型可以同时拟合不同的物种多度但拟合优度不同。因此,研究不同红椿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时,尽量注重模型的生态学意义,以选择具有最佳生态解释的拟合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