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8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叶绿素 a 是浮游植物体内的主要光合作用色素,用叶绿素 a 的浓度表示水域中浮游植物的现存量,进而估算水域初级生产力是目前生物海洋学广泛采用的方法。对叶绿素a 的平面及垂直分布的调查研究是海洋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测定叶绿素 a 浓度的常用方法有两种:分光光度法和荧光测定法。前者准确度较高,但其测定步骤较多,过滤海水的体积较大,所需时间较长。在国外海洋调查中这种  相似文献   
92.
铁在海洋初级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了占全球将近40×10-2的碳,但对于制约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诸多因子却研究较少。近来许多研究表明,不论是在氛盐的高值还是低值水域,铁元素的供应对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生长率、种类组成及初级生产力均会产生影响。一些生理的和分子生物学的指标可用来指示铁对浮游植物的限制.这些指标包括:叶绿素a、光系统Ⅱ光化学反应的量子产率、以及某些特定酶的活性如过氧化氢酶、脂氧合酶、黄素氧还蛋白等。  相似文献   
93.
于1989年1月 - 1989年8月采用连续培养和半连续培养方法进行了伪矮海链藻细胞分裂、叶绿素a含量和活体荧光特性与光、营养盐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分裂、活体荧光、叶绿素a均呈现光照期的增长速率明显高于黑暗期的增长速率的日变化规律,荧光增强比则在光照期开始后或黑暗期结束时出现最高值;光强和营养盐不仅影响各指标日变化的幅度,而且还可改变荧光增强比峰值出现时间。因此,在研究细胞分裂、叶绿素a和荧光特性的昼夜节律时,必须考虑光和营养盐这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
铁对自然群落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室内加铁实验,研究了铁对胶州湾自然群落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加入铁的浓度在5×10-8mol时,实验第7天的总细胞数量和叶绿素a含量分别比不加铁的对照组增加了5.9倍和3.7倍。加入铁的浓度增加10倍,达5×10-7mol时,浮游植物的生长速度更快,实验第5天的细胞数量和叶绿素a含量是对照组的34.9倍和16.1倍。浮游植物优势种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在加铁浓度为5×10-7mol时,第5天达最高峰,而在加铁浓度为5×10-8mol和对照实验组,细胞数量达到高峰的时间推后了2d,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rium)在中肋骨条藻衰败后成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95.
利用围隔实验研究赤潮过程中藻细胞荧光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5月和2003年5月在东海赤潮现场进行了添加营养盐诱发赤潮的船基围隔实验。通过测定赤潮藻活体荧光和DCMU增强荧光研究赤潮生消过程中藻细胞荧光能力的变化,揭示在赤潮形成阶段的藻细胞增长期细胞荧光能力较强,反之,在赤潮消亡过程中随着生物量和叶绿素a下降,细胞荧光能力也随之下降。不同围隔中生物量和叶绿素a有较大差别,而细胞荧光能力差别不大。这说明细胞荧光能力的大小与生物量无关,而是取决于藻细胞的生理状况。各围隔中加入DCMU后的增强荧光与正常荧光之间的差值(Fd-F)在赤潮发展过程中均增大,在赤潮消亡过程中均减小。根据它的大小和细胞荧光能力可初步判定赤潮是处于发展过程还是消亡过程。  相似文献   
96.
本文讨论了大海洋生态系概念和内涵的变化,介绍了全球主要大海洋生态系的分布,展示目前正在开展的大海洋生态系研究计划,重点介绍了黄海大海洋生态系的特征及其研究计划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97.
南极长城湾夏季浮游植物数量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南极长城湾 1 999/2 0 0 0年夏季网采浮游植物的种群动态以及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和水温的关系。结果显示 ,浮游植物的细胞数量平均值为 2 87.65× 1 0 4 个 /m3,其中 2月份最高 ,达平均值的 4倍之多。综合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调查结果 ,表明浮游植物的细胞数量与水温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8.
以我国东海2种重要赤潮原因种--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低磷酸盐浓度以及初始细胞密度对这2物种种群增长与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实验条件下2物种有不同的竞争结果,营养盐限制环境中主要表现为资源利用性竞争,东海原甲藻为竞争优势种;丰富营养盐环境中,种间竞争具有明显的密度依赖性,根据初始细胞密度的不同,2竞争物种既可以相互排斥,也可能共存.该结果与东海赤潮特征即2物种既可以分别形成单相型赤潮,又可以共同形成双相型赤潮相一致.  相似文献   
99.
对 2种有毒亚历山大藻——引自台湾的微小亚历山大藻 AMTK- ( Alexandriumminutum AMTK- )和引自美国阿拉斯加的亚历山大藻 KW0 6( Alexandrium sp.KW0 6)——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产毒状况、毒素组成和毒性大小进行了研究 ,比较了两者的异同。结果显示 ,2种藻的单位细胞毒素含量与培养阶段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即在对数生长初期达最高 ,之后逐渐下降 ;微小亚历山大藻 AMTK- 主要生产 GTXs毒素 ,从对数生长后期到静止期其毒素组成比有所变化 ,GTX1 ,GTX4比例增高而 GTX2 ,GTX3降低 ,亚历山大藻KW0 6主要生产 STX毒素 ;亚历山大藻 KW0 6的毒性高于微小亚历山大藻 AMTK-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