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51篇 |
免费 | 424篇 |
国内免费 | 62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98篇 |
大气科学 | 364篇 |
地球物理 | 380篇 |
地质学 | 1526篇 |
海洋学 | 321篇 |
天文学 | 25篇 |
综合类 | 206篇 |
自然地理 | 1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79篇 |
2022年 | 99篇 |
2021年 | 115篇 |
2020年 | 81篇 |
2019年 | 124篇 |
2018年 | 104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85篇 |
2014年 | 125篇 |
2013年 | 98篇 |
2012年 | 106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127篇 |
2009年 | 122篇 |
2008年 | 127篇 |
2007年 | 141篇 |
2006年 | 138篇 |
2005年 | 120篇 |
2004年 | 122篇 |
2003年 | 114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70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75篇 |
1998年 | 65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58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6篇 |
1978年 | 6篇 |
1964年 | 8篇 |
1959年 | 5篇 |
1957年 | 5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江西会昌岩背锡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类型的划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江西会昌岩背锡矿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大型锡矿床。本文重点研究了与矿化有关的花岗岩的岩石学,阐述了矿床的矿化特征,划分了矿床的蚀变分带。在对比会昌岩背锡矿床与我国南方的斑岩型锡矿和云英岩型锡矿床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将会昌岩背锡旷确定为斑岩型锡矿床。 相似文献
962.
963.
964.
The performance of six statistical approaches,which can be used for selection of the best model to describe the growth of individual fish,was analyzed using simulated and real length-at-age data.The six approaches includ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adjusted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adj.-R2),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bias correction of AIC(AICc) and 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The simulation data were generated by five growth models with different num... 相似文献
965.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中设计了3种类型的基底收缩挤压砂箱实验模型和一种基底无收缩挤压砂箱实验模型,用于研究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构造的变形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基底收缩挤压模型以反冲断层发育为特色.在双侧对称对冲挤压模型中,正冲和反冲断层的发育程度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在双侧不对称对冲挤压模型中,反冲断层更加发育,尤其在挤压速度较快一侧更加显著;单侧挤压模型中,以反冲断层发育、正冲断层很少为特征.由此表明,基底收缩作用和挤压作用的不对称性促使反冲断层的发育.根据实验结果与实际剖面的对比,笔者认为,基底收缩和不对称挤压是导致该区特殊剖面结构的可能原因,该区新生代构造变形是在基底收缩作用参与下、以祁连山为主的侧向不对称挤压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66.
卫境岩体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与华北北缘晚白垩世剥露事件及铀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蒙边境地区的海西至燕山期卫境复式花岗岩体属于蒙古-鄂霍茨克大洋关闭后加厚地壳伸展结果的产物。该岩体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介于76.7~53.8 Ma之间,结合热模拟分析,卫境岩体在晚白垩世经历了一次快速的剥露事件,而在整个新生代期间则处于非常稳定的低速剥露环境中,没有明显的构造变动。卫境岩体的晚白垩世构造热事件对应于其北部和东部广大早白垩世断陷盆地内(如二连盆地、海拉尔盆地、松嫩盆地等)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之间的角度不整合,该不整合代表了一次构造反转事件。华北北缘在晚白垩世曾遭受过比较强烈的构造事件的影响,该事件与Izanagi板块快速向东亚之下俯冲有重要关系。综合区域低温热年代学资料,晚白垩世构造事件影响的范围可至卫境岩体以西、满都拉以东地区。模拟结果显示,卫境岩体的剥露速率约为0.1~0.2mm/a。目前华北北缘东部地貌很可能是新生代以来形成的,而非中生代早中期。铀成矿研究表明,二连盆地内晚白垩世二连组湖相泥岩中赋存超大型的同生沉积成岩铀矿化,早白垩世晚期的赛汉组中也赋存了大型的古新世-始新世时期形成的铀矿化,这些铀矿化的形成均在盆地西缘晚白垩世隆起事件之后,富含铀的卫境花岗岩遭受淋滤,铀在含铀含氧流体中不断被搬运至盆地赋矿地层中。由此可见,卫境岩体的抬升剥露是控制盆地内铀成矿的重要条件,抬升时间与二连盆地中铀矿形成的时代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67.
青海高原多年冻土对气候增暖的响应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利用青海高原气象台站的年平均地温资料,建立了年平均地温与海拔和经纬度的关系模型,结合地理信息分析系统和DEM数据模拟出青海高原的冻土分布图,分析了青海高原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已引起高原多年冻土面积的减少和冻土下界的升高,特别是在多年冻土边缘不衔接或岛状冻土区发生比较明显的退化。20世纪60年代与90年代相比,高原多年冻土下界分布高度上升约71m,季节性冻土厚度平均减小20cm。年最大冻土深度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与青海高原近40年来气温变化的空间特征相一致。 相似文献
968.
山城金矿为石英脉型金矿,受断裂构造控制。本文以多种地质、地球化学信息为基础,讨论该矿元素组合及其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元素组合与一定成矿阶段和构造空间对应,并有一定载体,其中第一阶段元素组合与构造面倾角变化有关,栽体主要为石英脉,主成矿阶段元素组合与构造面走向扭动有关,载体主要为多金属矿化,进而查明了各阶段指示元素和矿体延伸方向。同时讨论了元素指示意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69.
970.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滩体及储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野外剖面及钻井岩心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常规物性资料,对区内滩体的类型及特征、储集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和分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认为区内有内碎屑滩、藻粘结颗粒滩、核形石滩和鲕粒滩4类滩体,内碎屑滩和藻粘结颗粒滩广泛分布于中46井—杨家岩一线的雷三段,核形石滩集中于江油观音滩的雷三段下亚段,鲕粒滩集中于绵竹的雷四段中上部。这些高能滩体是局限陆表海和开阔陆缘海环境的产物,受后期成岩作用改造强烈,储集性差异大,雷三段中—上亚段的内碎屑滩和藻粘结颗粒滩在表生期岩溶作用和埋藏期溶蚀作用的共同改造下,储集空间内充填的石膏、石盐和方解石发生溶解,晶间溶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藻粘结“格架”溶孔和小溶洞发育,成为区内最有利的储集体,它们主要分布于中46井—鱼1井区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