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294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1934年   1篇
  192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72.
重庆武隆喀斯特景观特征及世界自然遗产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隆喀斯特"遗产提名地位于重庆市东南缘,乌江下游峡谷区,包括芙蓉洞芙蓉江、天生三桥和后坪三个相对独立的喀斯特系统.由峡谷、天生桥、天坑群、洞穴和竖井群、伏流、洼地、蚀余石峰、瀑布和泉等喀斯特现象和要素构成.其中,芙蓉洞次生化学沉积物种类多样,景观秀美,科学价值高;三座天生桥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串珠式天生桥群,景观壮丽;箐口天坑群是世界上唯一发现的冲蚀成因天坑群.同时,三个喀斯特系统是在地壳持续间歇性抬升、河谷深切、排水基准面下降、含水层包气带不断增厚的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类型河谷喀斯特地貌的杰出代表,生动记录了长江三峡地区更新世以来喀斯特发育演变的特征,是研究这一地区的喀斯特过程及性质的突出例证,具有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条件.  相似文献   
73.
对英安岩岩样开展单轴、常规三轴加荷和三轴卸荷试验,并对试验过程进行声发射监测,研究在3种应力路径下英安岩变形破坏过程的声发射b值特征差异,探索声发射b值在岩石破坏前兆方面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英安岩岩样的声发射b值特征与加载的应力路径关系密切,加荷路径即单轴路径和常规三轴路径下b值变化规律相似,加荷与卸荷路径下b值变化规律差异较大。单轴和常规三轴加荷试验中,围压对声发射b值特征有较大的影响。围压越大,岩样在破坏前,b值的整体水平越高。岩样在破坏时,声发射b值下降幅度越大、降低速率越快,且b值达到整个过程中的最小值。三轴卸荷试验中,围压对声发射b值特征影响不明显。与常规三轴试验相比,三轴卸荷试验在卸荷至一定水平后,其b值整体水平更低,最终破坏时b值的最小值更小。提出当岩样峰值强度后存在明显的应力跌落,此时声发射b值的快速下降可以作为破坏前兆。b值的临界值要通过大量室内岩石声发射试验的统计结果来确定。将声发射b值快速下降、临界值突破0.6作为试验英安岩岩样的破坏前兆。  相似文献   
74.
山东黑旺铁矿裂隙岩溶水供排结合的多种数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黑旺铁矿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境内,是年开采能力达几十万吨的露天矿。矿层位于中奥陶统的石灰岩中,为一多年平均日排水量达6.12万m3/d的大水矿山。矿山所排出的水未受污染,但一直未得到很好的利用。矿山下游约10km处为一特大型的大武水源地,该水源地已超采,并且部分遭受污染。因此,该矿水的供排结合研究,对于缓解淄博市的供水矛盾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用逐步回归分析和多维时间序列分析,找出矿坑充水的主要因素,并预测矿坑涌水量;用有限元法计算允许开采量,预报矿山闭坑前后的水位;评价供水后的环境影响并提出水源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75.
地下水系统油类污染的机理和治理技术的研究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根据先进国家的经验,总结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和经济技术条件,并根据“八五”期间我国的攻关经验提出了岩溶地下水系统油类污染的治理方案。认为岩溶地下水系统油类污染的治理包括两部分:首先进行污染源控制,然后对包气带和含水层的残油进行治理,两个部分可以综合防治。将物理化学法、微生物法与水力控制净化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防治才能达到经济有效的目的。该方案具有综合性、适应性、灵活性和快速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76.
为了了解盆地沉积初期的物源特征,对位于胶莱盆地东缘即墨地区早白垩世莱阳群止凤庄组沉积特征、物质组成及碎屑锆石进行了U-Pb同位素测年研究。野外调查表明,止凤庄组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具有近源沉积的特点。南泊一带止凤庄组底部碎屑岩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介于233~734 Ma,年龄分布于5个区间,呈现明显的幕式特征,至少记录了2次重要的构造热事件。侵入于止凤庄组石英二长岩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23.50±0.95)Ma,限定了止凤庄组地层沉积上限年龄为123.50 Ma。综合分析认为,止凤庄组物源主要来自苏鲁造山带,部分来自扬子板块。这有助于了解胶莱盆地沉积初期其物源区苏鲁造山带的地体情况。  相似文献   
77.
本文主要是应用数学地质方法研究山东招掖金矿带原生金矿化地球化学特征,从而确定金矿化的最佳地球化学标志组合,并建立原生金矿化模式及金矿体原生晕的判别模式.  相似文献   
78.
近33 a来北半球大气臭氧的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ECMWF的再分析资料,研究近33 a来北半球臭氧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⑴ 1979—2011年北半球4个关键区(北极、东亚、北美和西欧)的臭氧总量呈减少趋势,但减少的趋势已经减缓;⑵ 最近19 a来,北半球4个关键区臭氧都有微弱回升的趋势,回升趋势最大在东亚地区,达到0.057 9 DU/a;⑶ 自1993、1994年以来,北半球4个关键区的冬季臭氧总量都为显著的上升趋势,上升趋势最大在北极地区,为1.157 7 DU/a;⑷ 前期(1979—1994年)四个季节的北半球中高纬基本上都为下降趋势,春季俄罗斯中北部地区下降趋势最大,为4.5 DU/a,而在后期(1994—2011年)冬季挪威、瑞典、芬兰及其周边的挪威海和格陵兰海区域上升趋势最大,为1.8 DU/a;⑸ 北半球4个关键区的下降趋势最大的层次都是10 hPa,北美地区下降速率最快,为1.641×10-8/a,而这4个区上升趋势最大的层次是3 hPa,北极地区上升速率最快,为3.843×10-8/a。   相似文献   
79.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桩身强度差异原因分析与检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礼红  李艳  张妮娜  秦亚琼 《岩土力学》2010,31(Z1):255-260
本文简单介绍了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的形成及其特点,通过大量的桩身标准贯入试验和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建立了桩身标准贯入击数与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桩体分段深度的数学关系式,同时对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桩身强度不一致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桩身强度检测项目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初步确定了武汉新区桩身强度检测的项目和方法。提出采用加权平均值作为桩身强度设计和检测的标准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80.
朱学尧 《地理教学》2010,(8):44-44,37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在整个地理教学中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客观真实的地理环境中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