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117篇
地质学   415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既是党的建设的行动纲领,也为我们做好具体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引。国土资源规划工作面临很多难题,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很大。如何有效破解这些难题,为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做好保障和服务,需要结合总书记的讲话多作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02.
豫北和鲁西地区寒武系苗岭统上部δ13C演化表现为下降趋势,芙蓉统下部δ13C呈上升趋势,并表现出显著正漂移,这次δ13C正漂移出现在三叶虫Chuangia带内,可与世界各地芙蓉统排碧阶的δ13C正漂移(SPICE)对比。δ13C演化趋势与三叶虫、牙形石、浮游植物的繁盛与萧条表现出一定的耦合关系。苗岭世晚期三叶虫大规模绝灭时期,δ13C呈逐渐降低趋势,苗岭世末期新的三叶虫科大量出现时期,δ13C呈上升趋势。另外,海平面升降对δ13C演化具有明显的影响,海侵时期沉积的碳酸盐岩其δ13C呈逐渐增大趋势,高水位早期沉积的碳酸盐岩具有较高的δ13C值,高水位晚期或海平面下降期沉积的碳酸盐岩的δ13C呈逐渐下降趋势。海平面变化是导致生态环境变化、生物群落演化、碳同位素组成演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3.
朱学亮  邵生俊  沈晓钧  邵帅  刘小康 《岩土力学》2022,43(10):2735-2743
黄土边坡中竖直裂隙的发育往往会对边坡稳定产生影响。相对于平面应变机制,建立三维破坏机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更能接近实际边坡失稳情况。基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考虑预先存在竖直裂隙的三维黄土边坡不同破坏机制(坡面破坏、坡脚破坏和坡底破坏),建立能量平衡方程及其无量纲临界高度值γH/c表达式,采用随机搜索法得到了临界高度的上限解。分析了约束宽度、边坡坡度、内摩擦角以及裂隙深度对三维竖直裂隙黄土边坡临界高度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坡脚破坏机制,临界高度值随着裂隙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减小至临界裂隙深度 (δ /H)min后,裂隙深度的增加不再影响临界高度值;临界裂隙深度随着坡度β 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内摩擦角φ 的增大而减小。当约束宽度B/H<0.8时,大多数破坏机制为坡面破坏。当约束宽度B/H=0.8、内摩擦角φ =10° 及约束宽度B/H=0.6、内摩擦角φ =15° 时,边坡的破坏从坡面破坏机制逐渐过渡到坡脚破坏机制。存在竖直裂隙的黄土边坡比完整边坡具有更小的临界高度,约束宽度及内摩擦角会对三维黄土边坡破坏机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4.
105.
节头虫属(Genus Arthricocephalus)的概念一直较为混乱,在为它的模式种乔氏节头虫(Arthricocephalus chauveaui)指定"选模"后,又进一步加剧。经对A.chauveaui的原始手标本上保存的所有三叶虫研究后,发现命名者Bergeron所附A.chauveaui的唯一图片,依据的是其中一枚背壳,特征吻合,从而认定该背壳是A.chauveaui的正模,代表了模式种和节头虫属的概念,是该种和该属名称的载体。也表明为A.chauveaui建立"选模",既无必要,也违背命名者的本意。而且选择一个不归属于A.chauveaui的标本来代表该种、该属的概念,就更不妥当。经研究,手标本上的三叶虫不是同一个种,而是隶属于三个不同种,这三个种又应归属于三个不同的属,即Arthricocephalus,Oryctocarella和Duyunaspis。A.chauveaui"选模"头盖并不属于该种,应归属于Oryctocarella duyunensis。研究还表明,有三个分类单元是Arthricocephalus的晚出异名,即Arthricocephalus(Arthricocephalites)Chien et Lin in Lu et al.,1974,Haliplanktes Blaker et Peel,1997,和Arthricocephalites Chien et Lin sensu Yuan et al.,2002。  相似文献   
106.
祁连山构成青藏高原的北东边界,是研究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向内陆扩展的关键区域,利用新生代湖相沉积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估算祁连山古海拔对认识青藏高原的隆升有重要意义。在中祁连陆块不同地点出露的始新统、渐新统、中新统和中晚更新统分别取样并进行碳氧同位素分析,估算相应地质时期的古年均温和古海拔高度。结果表明,祁连山地区古近纪的海拔约为2711 m,中新世早期的海拔为2848 m左右,中新世中晚期祁连山海拔达到约3586 m,中晚更新世祁连山的古海拔约为3790~3890 m。古近纪祁连山的海拔较低,但已经构成了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界;中新世中晚期祁连山强烈隆升,形成了盆-山构造地貌格局;第四纪祁连山地壳重新活跃并呈阶段性快速隆升,河流堆积和侵蚀交替进行。根据碳氧同位素估算的祁连山古海拔高度变化为认识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针对山西省2010年5月27日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利用机载DMT探头和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仪进行探测试验,分析了云微物理特征,并对空中和地面雨滴谱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空中云垂直和水平结构分布不均匀,CDP、CIP探测最大粒子浓度分别为165.20、1.08cm^(-3)。地面雨滴微物理量的平均值说明本次降水是典型的层状云降水,雨强主要由雨滴数密度决定,雨滴微物理参量随时间分布不均匀。建立地面雨强,与雷达反射率因子Z、雨水含量W、雨滴数浓度N、Gamma分布的谱参数眠、A的相关关系,Z-I、W-I,相关性很好,N-I、N_0-I、λ-I,相关性较差。地面平均雨滴谱较空中平均雨滴谱窄、谱型陡。结合粒子图像和雨滴特征量分析空中雨滴谱随高度的分布发现,本次降水是冷云和暖云降水共存。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开发的弹出式窗口系统和下拉式菜单系统,具有显示速度快、通用性好、移植性强的特点。全部程序在VGA/EGA的PC机上调试通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笔者愿提供大家广为利用。  相似文献   
109.
莘县国土资源局为切实保护耕地,对需要上报的各类建设用地项目认真审查,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对每宗农房用地,有关人员都进行实地勘察,图地对照,认真审查其是否符合规划要求。2005年该局共审查农房用地150宗。完成用地项目规划调整及农转用上报6宗,其中符合规划2宗,面积6.0628公顷。进行规划调整4宗,面积11.322公顷。  相似文献   
110.
村里的土地被征用,而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比以前过得更好。“我们村光出租标准厂房每年就能收入300多万元,村里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就是什么都不干,每人每年也能分到4000块钱。”安阳开发区许吴村村委会主任申平安满怀自豪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