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288篇
测绘学   89篇
大气科学   145篇
地球物理   180篇
地质学   682篇
海洋学   112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40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横切潍北-莱州湾凹陷郯庐断裂带的地震反射剖面和断裂带内的凹陷断层、沉积相和油气特征,直接或间接显示了郯庐断裂带的延伸、运动性质和活动时限。郯庐断裂带在海域和陆上的几何形态及其组合基本一致,根据切过断裂带的剖面和平面上断层的组合特征,判断其为兼具垂直位移的走滑运动断层系。走滑断裂带的活动控制着凹陷内同构造沉积以及构造样式,表明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时限具分段性,相当于渤海湾盆地孔店组(E1?2k)-沙四段(E2?3s4)沉积期(古新世-早始新世)-孔店组-沙二段(E2?3s2)沉积期(古新世-始新世)-孔店组-沙一段(E2?3s1)(古新世-渐新世)沉积时期,走滑拉分活动由南向北迁移; 活动方式也由古新世-早始新世的左旋走滑活动,被早始新世之后的右旋走滑活动所替代。  相似文献   
132.
利用SVM的全极化、双极化与单极化SAR图像分类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持向量机(SVM)以其在小训练样本时良好的分类性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本文在极化SAR图像特征提取基础上,将SVM应用于极化SAR图像分类,定性和定量地比较了全极化、双极化和单极化SAR图像的分类性能,分析了不同的极化组合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并根据地物极化散射特性分析了分类精度差异的成因.实测极化SAR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全极化数据能获得最好的分类性能,双极化次之,单极化最低,且在某些情况下,双极化与全极化分类性能接近.  相似文献   
133.
构造-蚀变岩相填图方法在南秦岭汉阴黄龙金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一轮全国危机矿山找矿工作的开展,低成本、高效率的就矿找矿理论和方法对于一些老矿区的深部和外围找矿尤为重要。矿区构造-蚀变岩相填图的范围就是矿区勘查范围,在填图过程中把控岩构造、控矿构造、矿化蚀变等信息作为填图重点,以矿区地质图为底图,把野外填图过程中收集到的有关控矿构造、矿化蚀变等信息分期次,分不同特征等标示在底图上,形成控岩控矿构造实际材料图,在实际材料图基础上,编制矿区构造-蚀变岩相图,从而寻找主要的控矿构造和与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岩相带,并为下一步矿区外围和深部找矿、工程布置提供靶区依据。黄龙金矿区位于扬子板块北缘南秦岭构造带,矿区志留系梅子垭组地层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并叠加有区域变质和热液变质作用。本研究采用构造-蚀变岩相填编图的方法,在矿区填编出了3条脆-韧性剪切带和黑云母变斑晶化、硅化等蚀变岩相带,并认为脆-韧性剪切带、黑云母变斑晶化带、硅化带及蚀变岩相叠加带等蚀变与金矿体存在密切关系,是矿区下一步外围及深部找矿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134.
夏日哈木矿区I号含矿杂岩体出露有多条中基性岩脉,对其中的含矿闪长玢岩脉进行了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岩脉的侵位时间为441.1±2.5 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闪长玢岩具有富钠(K_2O/Na_2O=0.49~0.60)、准铝质(A/CNK=0.87~0.95,平均0.913)、LILE富集、HFSE相对亏损以及Nb,Ta和Ti负异常的特征。~(176) Hf ~(/177) Hf为0.282 360~0.282 709,εHf (t)为-4.49~6.97,多集中在0~4之间,揭示其具有幔源组份的特征,一阶段Hf模式年龄变化于781~1 234 Ma之间,平均0.98 Ga,表明源区物质可能经历过Grenville期构造-岩浆事件。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表明该闪长玢岩岩浆源区为俯冲洋壳环境形成的壳-幔混合岩浆,地壳物质可能参与了部分熔融。地球动力学背景分析结合区域近同期构造岩浆事件表明,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早期东昆仑中西段仍在发生洋壳俯冲作用,东昆仑地区俯冲结束、碰撞造山开始的时限为早志留世到中志留世。  相似文献   
135.
徐威振  黄盈盈 《地下水》2019,(3):252-253
随着人们对新能源研发与利用的普遍重视和推广应用,水利工程项目在社会得到广泛应用。现今实行方案的衬砌在承载力大小及其波动方面存在不稳定,供水工程输水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及衬砌优化设计进行分析,并对输水隧洞喷锚的施工和工况计算进行优化。实验论证表明,本文涉及的优化方案相比于传统设计,在作用力承载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变动趋势稳定且承载增强。为同类水利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6.
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视角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长期以来乡村土地利用功能的供需不平衡是造成乡村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视角,以“供给—需求”“要素—结构—功能”为主线,阐释了农村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的互馈关系,探讨了如何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实现乡村土地利用功能的供需平衡,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研究结果如下:① 综合土地整治是一种多功能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当前解决乡村问题、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其本质是从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生产主义向兼顾社会、经济、环境等的非生产主义的转变。② 乡村土地利用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4种主要功能,满足乡村振兴在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其中生产功能分为农业、商业、工业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分为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功能。③ 农村土地整治沿整合土地利用要素、重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功能的路径,从供给侧因地制宜地平衡乡村发展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需求。④ 今后,农村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的研究应该考虑不同空间尺度下土地整治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与模式,定量分析土地整治影响下土地利用的多功能供给以及不同类型乡村发展对土地利用功能的需求,从而为土地利用和乡村振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7.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要求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民主化水平。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重要抓手,在提升城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时也为各地"多规合一"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梳理"多规合一"现阶段关键问题基础上,基于南京市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基础数据支撑,明确了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多规合一"平台建设的意义、内涵、目标定位以及与智慧城市其他信息平台间的关系,进而制定平台具体任务及建设思路,最终提出"多规合一"平台建设的总体架构。通过对"多规合一"平台建设理念与架构的深度剖析,提出一套集多规数据融合、业务协同、辅助决策于一体的"多规合一"平台解决思路,并以南京为案例展开具体应用实践,以期为各地"多规合一"规划编制与"多规合一"平台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8.
本文介绍了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内容,分析了其关键技术,并以徐州市智慧国土(一期)建设为例,探讨了时空信息云平台相关技术在国土资源信息化中的应用.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实践对于构建国土资源信息化新的技术框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9.
针对城市道路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传统公交查询技术对公交数据管理存在数据冗余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动态分段技术和采用空间数据库引擎来组织和管理公交数据的方法。以兰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为研究对象,并结合ArcGIS Engine组件库,设计并开发符合大众使用习惯的城市公共交通GIS查询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可以规划合理的可视化出行路线来满足乘客需要,而且有效减少了公交数据的冗余度。  相似文献   
140.
大气扩散模式的简要回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各种大气扩散模式所采用的理论和数学方法作了简要评述,并介绍了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