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东昆仑阿拉克湖盆地1.85~1.58MaBP间植被演替顺序为灌木及草本植物为主的疏林草原型一乔木为主的林下草原型一针叶林森林型一阔叶林为主的林下草原型,反映了温凉为主的干湿交替一温和为主的干湿交替一寒冷略湿一温暖潮湿的气候湿度。孢粉植物群总体为以灌木及草本植物为主的疏林草原型,气候以温凉为主,其中1.63~1.62MaBP出现具亚寒带气候特征的针叶林植物群。与3.4Ma青藏运动前后的干旱、温暖的气候背景相比有明显差异,说明东昆仑地区经过青藏运动A、B幕后高原隆升已达到或超过水汽凝结高度。临夏盆地和阿拉克湖盆地在1.85~1.58MaBP间的植被类型和植被演替阶段非常相似,特别是1.60MaBP开始同时出现喜暖阔叶植物,说明当时两盆地应处于同一气候带上,两者海拔高程应相差不大。但现代临夏盆地海拔高度为2300m左右,阿拉克湖盆地海拔高度为4200m左右,两地的现代气候与植被类型有明显差异。说明1.58MaBP以后青藏高原东北部存在重大高原(差异)隆升事件,使两地的高程和气候差异加大。  相似文献   
92.
冀西北单塔子群的解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龙  朱云海 《现代地质》1996,10(1):50-59
将冀西北黄土窑地区原单塔子群解体为变质表壳岩及变质侵入体两大类,新建立的黄土窑岩组原岩为岛弧拉斑玄武岩、泥砂质岩、碳酸盐岩组合、分解出的4个变质侵入体属钙碱性系列,其中酸性岩体为“I”型花岗岩。黄土窑岩组和变质侵入体均形成于大陆边缘弧或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93.
将东昆仑造山带划分为东昆北古老基底单元、东昆中早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东昆南早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马尔争-布青山晚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和巴颜喀拉山三叠纪浊积盆地5个次级构造单元,重新厘定了东昆仑不同构造混杂岩带的组成、结构、性质和时代,恢复了古海盆的演化历史.通过成分分析和颗粒裂变径迹年龄分析,确定了测区巴颜喀拉山群物源来自北部,基底性质可与马尔争-布青山带相对比,恢复了巴颜喀拉山群经历的构造热历史.运用构造年代学分析方法限定了测区经历的几次重大地质历史转折事件.确定了测区浆混花岗岩的存在.通过构造地貌和第四纪沉积分析,揭示了测区第四纪成山作用过程、水系变迁过程和古环境古气候演变过程.新发现一中型砂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94.
刘海峰  张智勇 《吉林气象》2007,(2):《吉林气象》-2-4,15
采用现代数据库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显示的功能,创建了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端模式的市、县级乡镇预报业务平台,用户通过本平台可将省级乡镇天气预报产品进一步订正,最终生成本地的文本或图形产品对外发布。整个系统平台接口良好、操作简捷、功能齐全。  相似文献   
95.
秦祁昆结合部早中三叠世构造古地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论述了秦祁昆结合带早中三叠世时不同地区的沉积环境、盆地格架、构造古地理等特征.根据岩石组合特征、沉积特征和古生物化石组合,分析研究了早中三叠世秦祁昆结合带地层的相变、超覆、穿时现象.论述了闹仓坚沟组的岩石组合特征、岩相、时代,并对其含义进行了修订,认为闹仓坚沟组的时代是早中三叠世,由灰岩和碎屑岩组成,灰岩从底部上穿到顶部与碎屑岩呈相变关系.并阐述了秦祁昆结合带的沉积、构造古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96.
对东昆中蛇绿岩中单斜辉石和角闪石进行了矿物化学研究,并分析了蛇绿岩的形成和演化,认为东昆中蛇绿岩为洋中脊“低压岩浆房”蛇绿岩,形成深度约13km,在蛇绿岩就位过程中经历了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变质压力为10×102MPa左右  相似文献   
97.
拉脊山火山岩带位于祁连造山带中部, 通过对该区早古生代基性火山岩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 揭示该区早古生代地幔的性质及其地幔域的构造归属.研究表明, 拉脊山基性火山岩可以分为两类: Ⅰ类为大陆板内碱性玄武岩, 其稀土元素组成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 并具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 而Zr、Hf无明显的负异常; Ⅱ类为与地幔柱活动有关的拉斑玄武岩, 具有洋岛玄武岩(OIB) 特征.稀土元素组成模式同样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型, 但其富集程度比Ⅰ类基性火山岩的富集程度弱, 无Nb、Ta、Zr和Hf负异常.基性火山岩的Sr、Nd、Pb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 基性火山岩的地幔源区具有亏损地幔(DM) 和第二类富集地幔(EMⅡ) 混合的特点, 而第二类富集地幔端元(EMⅡ) 占主导地位, 亏损地幔(DM) 物质混入的程度较低; 并具有Dupal异常的同位素特征.通过与华北南缘、北秦岭和扬子北缘西段地幔的Pb同位素组成相比, 表明拉脊山造山带古地幔与北秦岭、南秦岭西段和扬子北缘西段地幔的Pb同位素组成相似.进而表明拉脊山造山带古地幔属于扬子型富放射性成因铅地幔, 而非华北型贫放射性成因铅地幔   相似文献   
98.
北秦岭—南祁连位于我国著名巨型纬向造山带的中段,是以寒武—奥陶纪时期为主形成的裂谷造山带。它经历了板内大陆裂谷→陆间裂谷→火山弧→造山带的开合过程。寒武纪拉张形成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及小洋盆蛇绿岩套,奥陶纪闭合形成钙碱性与钾玄岩系列中酸性火山岩及火山弧岩套,并见高镁安山岩。南祁连为单裂谷,北秦岭为双裂谷。北秦岭裂谷从东到西,拉张速度和距离变小,闭合速度变大,火山爆发强度及火山岩的酸度、钾量、壳源组分也顺序增大。其拉张距离与红海型相似,而闭合速度近似安第斯型。古地幔以多种类型叠加为特征,曾有过先强烈亏损,后又富集的过程。从大别山→北秦岭→南祁连→柴北缘纬向对比可知:本区的基性与酸性火山岩浆,分别为地幔与地壳部分熔融形成;中性岩主要为基性岩浆AFC作用产物。从东到西,裂谷依次张开,火山喷发时代逐渐变新,拉张速度和距离变大,闭合速度也变大,从而火山岩的碱度变小,蛇绿岩套从无到有。古地幔由DMM与EMⅠ混源为主,变为DMM与EMⅡ混源为主。  相似文献   
99.
巴颜喀拉地块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古特提斯的主体,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对确定古特提斯的演化过程与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探讨该地区与古板块演化有关的成矿地质作用和矿产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巴颜喀拉山群位于巴颜喀拉地块,对其物源研究较为薄弱。碎屑岩中的碎屑组分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反映物源区和沉积盆地的构造环境。本文通过对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变碎屑岩岩相学特征、沉积结构特征、地球化学判别参数以及地球化学判别图解的研究,结合前人在这一地区所做的如古水流等相关工作,认为巴颜喀拉沉积盆地是在古老基底裂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存在裂陷扩张、海水加深的过程,具有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型物源的特征,接受其北部东昆仑造山带碎屑的沉积,沉积物来自亲上地壳长英质源区。  相似文献   
100.
王秉璋  张智勇 《地球科学》2000,25(6):592-598
苦海—赛什塘一带断续分布着众多镁铁-超镁铁质岩岩块, 各种地质特征显示它们在成因上密切相关, 共同构成了曾经存在过的被肢解破碎的洋壳残迹.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它们源于类似于OIB或E -MORB的富集型地幔源区, 并可能形成于初始扩张的小洋盆或消减带之上区域, 同位素测年资料显示洋盆初始扩张可能在D3, 俯冲消减时间在P1-P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