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将东昆仑造山带划分为东昆北古老基底单元、东昆中早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东昆南早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马尔争-布青山晚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和巴颜喀拉山三叠纪浊积盆地5个次级构造单元,重新厘定了东昆仑不同构造混杂岩带的组成、结构、性质和时代,恢复了古海盆的演化历史.通过成分分析和颗粒裂变径迹年龄分析,确定了测区巴颜喀拉山群物源来自北部,基底性质可与马尔争-布青山带相对比,恢复了巴颜喀拉山群经历的构造热历史.运用构造年代学分析方法限定了测区经历的几次重大地质历史转折事件.确定了测区浆混花岗岩的存在.通过构造地貌和第四纪沉积分析,揭示了测区第四纪成山作用过程、水系变迁过程和古环境古气候演变过程.新发现一中型砂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82.
清水泉高级变质岩片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昆中多旋回俯冲碰撞构造混杂岩带内,由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的麻粒岩、斜长角闪岩、片麻岩、变粒岩和大理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一套形成于后太古宙以来的火山-沉积岩系.顶峰期典型矿物共生组合为石榴石+蓝晶石+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石英+金红石和石榴石+紫苏辉石+斜长石+石英,属中压相系,变质温度压力条件为(850±50)℃和高于1.0GPa.石榴石中x(Sps)成分剖面平坦,近边缘略为上升,x(Alm),x(Pyr)和x(Grs)仍保留了较好的生长环带特点.p-t轨迹为顺时针型,记录了古-中元古代之交或晋宁运动期间强烈的碰撞构造事件.  相似文献   
83.
冀西北单塔子群的解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龙  朱云海 《现代地质》1996,10(1):50-59
将冀西北黄土窑地区原单塔子群解体为变质表壳岩及变质侵入体两大类,新建立的黄土窑岩组原岩为岛弧拉斑玄武岩、泥砂质岩、碳酸盐岩组合、分解出的4个变质侵入体属钙碱性系列,其中酸性岩体为“I”型花岗岩。黄土窑岩组和变质侵入体均形成于大陆边缘弧或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84.
对东昆中蛇绿岩中单斜辉石和角闪石进行了矿物化学研究,并分析了蛇绿岩的形成和演化,认为东昆中蛇绿岩为洋中脊“低压岩浆房”蛇绿岩,形成深度约13km,在蛇绿岩就位过程中经历了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变质压力为10×102MPa左右  相似文献   
85.
在甘肃和青海交界地区的1:257Y民和县幅、临夏市幅和定西市幅数字区域地质调查中,以“数字填图系统(RGMAP)”为平台,使用遥感ETM^+数据和地形数据对岩石地层进行了信息挖掘。数据准备主要是遥感和数字地形多源信息的提取和预处理.从数字地形图的等高线数据中提取高程,进而提取汇水网络等水文信息和地形参数。遥感数据经过地形校正、线性增强、色彩拉伸,进行空间分辨率增强,经彩色合成并结合数字高程,实现了对调查区构造-地层区划和部分岩石地层单元的识别。实践证明该项工作是地质填图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6.
北秦岭—南祁连位于我国著名巨型纬向造山带的中段,是以寒武—奥陶纪时期为主形成的裂谷造山带。它经历了板内大陆裂谷→陆间裂谷→火山弧→造山带的开合过程。寒武纪拉张形成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及小洋盆蛇绿岩套,奥陶纪闭合形成钙碱性与钾玄岩系列中酸性火山岩及火山弧岩套,并见高镁安山岩。南祁连为单裂谷,北秦岭为双裂谷。北秦岭裂谷从东到西,拉张速度和距离变小,闭合速度变大,火山爆发强度及火山岩的酸度、钾量、壳源组分也顺序增大。其拉张距离与红海型相似,而闭合速度近似安第斯型。古地幔以多种类型叠加为特征,曾有过先强烈亏损,后又富集的过程。从大别山→北秦岭→南祁连→柴北缘纬向对比可知:本区的基性与酸性火山岩浆,分别为地幔与地壳部分熔融形成;中性岩主要为基性岩浆AFC作用产物。从东到西,裂谷依次张开,火山喷发时代逐渐变新,拉张速度和距离变大,闭合速度也变大,从而火山岩的碱度变小,蛇绿岩套从无到有。古地幔由DMM与EMⅠ混源为主,变为DMM与EMⅡ混源为主。  相似文献   
87.
在甘肃和青海交界地区的1:257Y民和县幅、临夏市幅和定西市幅数字区域地质调查中,以“数字填图系统(RGMAP)”为平台,使用遥感ETM^+数据和地形数据对岩石地层进行了信息挖掘。数据准备主要是遥感和数字地形多源信息的提取和预处理.从数字地形图的等高线数据中提取高程,进而提取汇水网络等水文信息和地形参数。遥感数据经过地形校正、线性增强、色彩拉伸,进行空间分辨率增强,经彩色合成并结合数字高程,实现了对调查区构造-地层区划和部分岩石地层单元的识别。实践证明该项工作是地质填图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8.
秦祁昆结合部早中三叠世构造古地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论述了秦祁昆结合带早中三叠世时不同地区的沉积环境、盆地格架、构造古地理等特征.根据岩石组合特征、沉积特征和古生物化石组合,分析研究了早中三叠世秦祁昆结合带地层的相变、超覆、穿时现象.论述了闹仓坚沟组的岩石组合特征、岩相、时代,并对其含义进行了修订,认为闹仓坚沟组的时代是早中三叠世,由灰岩和碎屑岩组成,灰岩从底部上穿到顶部与碎屑岩呈相变关系.并阐述了秦祁昆结合带的沉积、构造古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89.
在东昆仑布尔汗布达山布青山一带分布着昆中、昆南和阿尼玛卿混杂岩建造. 新获得的古生物资料, 揭示出东昆仑东段混杂岩基质与岩片(块)的时态构成十分复杂, 其时限分布从元古代~中生代. 在昆中混杂岩带新发现寒武纪的疑源类组合; 在昆南混杂岩带新发现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疑源类组合; 在布青山一带的阿尼玛卿混杂岩建造中发现早二叠世放射虫; 运用孢粉学方法, 在混杂岩带中还识别出了一些中生代的构造岩片. 这些古生物新证据, 反映了东昆仑造山带至少经历了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两期洋陆转化阶段. 在中生代及其以后的陆内发展阶段, 由于东昆仑地区强烈的地壳缩短作用, 发生的大规模逆冲推覆、走滑剪切等构造作用, 使一些中生代物质建造呈构造岩片夹持于混杂岩带内, 使东昆仑造山带的面貌进一步复杂化.  相似文献   
90.
中国构造-地层大区划分新方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大陆是由泛华夏陆块群、劳亚和冈瓦纳2个大陆边缘、3个大洋(古亚洲洋、特提斯洋和太平洋)洋陆转换逐渐集合 长大而成的.在中国大陆增生过程中,经历了多个大洋岩石圈板块构造向大陆岩石圈构造转换、增生、碰撞聚集,形成了以华 北、塔里木、扬子为核心的3个陆块(地台)区、8个造山系(阿尔泰-兴蒙、天山-准噶尔-北山、秦-祁-昆、羌塘-三江、冈 底斯、喜马拉雅、华夏、台东)镶嵌组成的复式大陆.在造山系中,还包含了大洋消亡、陆陆碰撞形成的6个对接带(额尔齐斯- 西拉木伦、南天山、宽坪-佛子岭、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孟连、雅鲁藏布、江绍-郴州-钦防).根据中国大陆的上述地 史演化特点,提出按陆块区(地台区)、造山带区和对接带区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大地构造演化阶段、造山带区洋-陆转化 时间、生物古地理区系、地层类型与地层序列等9条原则进行全国构造-地层大区综合区划新方案.上述3大陆块区、6大对接 带和8大造山系构成了中国大陆的17个构造-地层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