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67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本文采用接地电阻作为评价钢筋锚杆锚固质量的标准.当锚杆、砂浆、围岩三者接触不密实、不均匀时必然会引起锚杆接地电阻的变化.因此将锚杆接地电阻的理论计算值作为评价锚固状态的参照,利用实际测量值与之作比较,从而对锚杆质量进行分级评价.在利用此方法评价锚杆质量时,准确测量锚杆的接地电阻则尤为重要,采用6极法可以消弱由于大地的各相异性对于接地电阻测量带来的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12.
陕西洛川黄土的粒度分维值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陕西洛川剖面1580个黄土样品的粒度数据分析表明,黄土的基本粒级,即在2-50μm的标度范围内,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特征。黄土的粒度分维值在2.16-2.51之间,平均值为2.32;而古土壤的粒度分维值在2.23-2.51之间,平均值为2.41;粒芳分维值对黄土与古土壤的形成环境的演变,有良好的指示意义。粒度分雏值显示,250万年以来,东亚季风不断增强,变化周期和变化幅度逐渐变大。在早更新世,季风较弱,变化周期短.变化幅度小,表现为2~4万年的周期;而在晚更新世,季风较强,冬季风和夏季风相互消长,变化周期长且明显,变化幅度大,表现出10万年的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213.
 华北地台中寒武世鲕滩碳酸盐沉积序列中具有特征的低频(级)和高频(级-级)旋回层序叠加样式和规律。旋回层序内部的沉积构成、微相组构、成岩特点以及高频旋回的复合、叠加严格受复合海平面变动的控制。巨厚鲕滩形成于低频海平面变化的回落时期,但复合叠加于低频海平面变化中的级海平面变化更直接地控制着鲕滩建造的时空发育、进积迁移。鲕滩微相中鲕粒组构特征则主要与高频海平面变化相关。鲕滩高频海平面变化旋回层序的厚度频率分布、不同级次旋回叠加比率和样式以及大范围空间上的连续可比性规律可能说明它们受地球轨道参数周期性变动的控制。轨道旋回层序具有的特定变化时间周期和频率使得旋回地层学具有了年代学意义,可以对重要地层段、事件层及生物带高精度测年。应用旋回地层学的研究得到了中寒武世毛庄\徐庄\张夏期的界线(面)年龄,即毛庄(期)\徐庄(期)为530.50Ma、徐庄(期)\张夏(期)为526.90Ma,与前人应用生物年代地层学等方法得到的年龄值极为一致。  相似文献   
214.
EH-4系统的数据二次处理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EH-4 电导率成像系统的数据处理仍依赖于DOS界面下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IMAGEM,不仅使用不便,而且有效频点少、频率分布不均匀、抗干扰能力差.本文在剖析EH-4 系统数据处理流程的基础上,正确地读取了EH4 系统原始时间序列文件,采用周期图方法重新计算了自功率谱、互功率谱和张量阻抗分量,以及由阻抗定义的视电阻率,编制了专用软件EH4 Data Processing Program.由于重构阻抗文件的频点数约是原始阻抗文件的6倍,极大地增加了纵向数据密度,提高了分辨率和解释可靠性.实例应用表明了方法的正确、有效和可靠,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15.
因子图作为一种表示因式分解的建模工具,在编码领域、统计学、信号处理和人工智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子图在导航领域的应用研究逐步发展起来.与单一导航系统对比,组合导航系统能够提供更精确、更具鲁棒性的导航结果,但是因其各个子系统的误差特性与工作频率不同的特点,增加了导航系统的设计复杂性.基于因子图的组合导航算法可以有效解决导航信息融合中的传感器异步问题且实现对多传感器的灵活配置,使得系统具有即插即用的特性,在非线性量测条件下可以获得较好效果.导航系统中的状态估计以及信息融合问题可以使用因子图模型表示,基于因子图的和 积算法是组合导航信息融合的主要算法.本文对因子图及其在导航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1)因子图的数学理论基础及其相关应用领域;2)因子图在定位与导航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216.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对调节气候变化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视角,厘清"蓝碳""海洋碳汇""海洋负排放"等概念的科学内涵和实用意义,回顾我国在海洋生物储碳过程机制方面的科学成就及其对该领域国际发展趋势的影响,展望我国领衔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支撑碳中和战略的前景.  相似文献   
217.
地电磁场的直接求解法存在伪解现象,且电磁场分量在界面上的不连续性与节点型有限元的基本要求矛盾. 本文将Coulomb 规范下磁矢量势-电标量势与自适应有限元相结合,提出了地球物理电磁场计算的快速、高精度方法. 首先从地电磁场一般边值问题出发,给出了Coulomb 规范下磁矢量势-电标量势的公式系统,分析了求解域内势的连续性. 采用Galerkin 加权余值法推导出积分弱解形式和Delaunay非结构化四面体单元时Hierarchal 基函数的有限元方程. 基于超收敛恢复技术,提出了适用于电磁场的后验误差估计方法,阐述了地电磁场自适应计算的策略及迭代算法,分析了计算时间消耗和误差收敛性质,表明本文方法可以用最优的计算资源得到呈拟指数收敛到准确解的数值结果,从而为后续的数值计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18.
黄海地震活动与地震构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海是东亚大陆边缘盆地中地震较活跃的地区,历史上多次发生大地震,对海岸和海底工程造成威胁。本文依据中国台网记录分析了海域地震活动图象,表明黄海地震活动水平与大陆相似。据聚类分析原则划分地震线,并与已知的大地构造资料进行了比较:表明海域地震线基本反映了海底活断层的轮廓。大型地震线走向北东和北西,可达朝鲜半岛,北东向地震线与黄海莫氏面构造走向一致,表明有深部构造背景。东西向构造也较显著。  相似文献   
219.
皖南第四纪风尘堆积序列粒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通过系统采样与粒度测试,在同北方黄土充分对比的基础上分析和讨论了皖南第四纪风尘堆积序列的粒度特征,并根据堆积物的粒度与古气候-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该地区气候环境的演变及风尘堆积物的物源变迁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20.
蓟县地区雾迷山组风暴硅质岩沉积序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岩石学和沉积学方面对蓟县雾迷山组硅质岩沉积序列的研究表明,蓟县雾迷山组硅质岩沉积为典型的风暴沉积.蓟县雾迷山组广泛发育风暴沉积,在硅质条带状白云岩中发育的硅质砾屑具奇特的菊花状构造,这种构造形成于成岩作用后期,在岩石尚未完全固结成坚硬的岩石时期,遭遇风暴破坏,将原有的水平层理打碎,继而被风暴流搅起,风暴流的涡动使得岩石碎片或直立,或呈发散状,后经成岩作用保留了这种构造形态,与上下岩层形成典型的风暴沉积序列.通过野外与镜下观察并结合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得出,蓟县地区雾迷山组硅质岩来源于海底热水活动.风暴硅质岩有两种沉积环境,对于异地搬运再沉积的风暴硅质岩,其沉积环境为潮上坪低能环境,即开阔台地中的泛溢沉积;而对于原地型的风暴硅质岩,其沉积环境应该是潮间带,因此推测其沉积环境为碳酸盐岩台地前缘斜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