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广东黄圃镇海蚀遗址的形成年代及古地理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为  曾昭璇  吴正  王小铭  黄山  叶春 《地理研究》2005,24(6):919-927
广东中山市黄圃镇海蚀遗址是广东沿海至今为止所发现最大规模的海蚀遗址之一,古海蚀地貌延伸范围超过200米,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仍保持得较为完好。根据地形特征、地层(钻孔)资料、海侵范围、史料记载进行综合确定了古海蚀遗址的形成年代和古地理环境。古海蚀崖所在的尖峰山由白垩系陆相红色碎屑岩系构成。黄圃附近地区在晚更新世末期第一次海侵前已经是一隆起地块,在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两次海侵时都处在较高的位置,出露的白垩系地层(尖峰山)为蚀余的低矮山地。这些残余山地在全新世海侵大部分时段内为珠江口古海湾中的岛屿,黄圃镇作为大陆岸线的时间很短,海蚀地形主要形成于晚全新世前海侵时(距今约6100~1600年)的岛屿时期。  相似文献   
22.
我国某些历史地貌学问题的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昭璇 《地理研究》1983,2(2):12-19
本文提出历史地貌学是地貌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貌的变迁.它在理论上能对地貌学上一些基本理论给予证实或提供重要依据;在生产上能按历史演变过程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为有关建设部门参考.并举珠江三角洲水道及黄河下游的整治意见为例.说明历史地貌学能对生产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本文写作的意图是想通过华南地区暴流地形发育的例子来说明流水地面发育的规律是由于片蚀散流地区、暴流溝蚀地区和河流作用地区綜合組成。  相似文献   
24.
由台南成功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宋国城教授、台湾大学地理系王鑫教授主持的《海峡两岸地形与环境教育研讨会》1997年3月21~22日在台南成功大学举行.由中国科学院李吉均院士任团长的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代表团应邀出席了会议.这是建国以来大陆访台学术团体规模最大的一次,代表团成员32人,共提交学术论文20多篇。作为华南区代表、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吴正教授和本人(台方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分别作了题为《华南海岸风沙地貌与沉积研究》和《珠江三角洲发育模式》的学术报告,均获得与会者好评。台湾学者也…  相似文献   
25.
我国台湾岛的海岸地貌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它位于祖国大陆东南100多公里的海面上,东临太平洋。在地质构造上处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缝合线上,属大陆岛性质。北回归线横过台湾岛的中徧南部,该岛又受黑潮暖流的影响,具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特点。在内外营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东、西、南和北各不相同的海岸地貌类型。  相似文献   
26.
认为祖国南海海岸曲折多港湾,表示大陆下沉运动的概念,是在20世纪开始的(李希霍芬,1912)。后来在香港发现了海岸台地(哈安姆,1928),又表明陆地在最近有上升运动。其后祖国地形学者和地质学者相继在沿海发现多级台地和准平原,确定了南海沿岸上升的证据(侯德封,1935;吴尚时,1935—1938;陈国达,1948,1950)。因此不少  相似文献   
27.
本文取珠江口28个验潮站1950—1985年观测记录,用最小二乘方回归直线方程进行计算,求出各站的水位升降速率,绘出三角洲各站的升降速率分布图。结果大部分测站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平均速率为2.028mm/a,到2000年水位将比1985年上升3cm多。  相似文献   
28.
陈述彭院士最近把他们用英文写成的新著寄赠给本人,余虽身体欠佳(胰腺炎),但粗略拜读一遍,深有所得,即奋笔作评,以表予敬佩之意。此书触及地理学者的思维,处处均有可学习之处。即欲推进地理科学的进展,处处均有用场。亦反映述彭兄对我国地理学界又作了一次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9.
一般地形学著作中很少人谈论到片状侵触在地形发育上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散流作用是地形发育一项非常主要的力量。  相似文献   
30.
怀念我国著名地貌学家罗来兴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昭璇 《地理研究》1998,17(3):321-325
罗来兴教授与本人同是1938年考入中山大学地理系的,由于我停学一年,入学时,罗兄已二年级了。我们三载同窗,感情深厚。当上星期施兄雅风来座,告知罗兄上月去世(3月18日),不免心中怅然,好友又少一个,决心写一文以表怀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