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4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计算宁夏及邻区一些中小"地震事件"视应力,发现与同震级事件相比,视应力成倍降低。结合这些异常事件的发生时刻和所在位置等,初步判定其为疑似爆破事件。进一步利用P波初动方向、波形互相关特征和不同频带能量比值等方法,发现异常事件P波垂直向初动均向上,同一台站记录的同一区域的不同异常事件波形相关系数较大,异常事件波形低频信号比较发育,应该是爆破事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固原体应变与水位、气压等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以及对M2波潮汐因子相对误差等参数的计算,结果显示体应变观测与水位变化长期存在高度反向相关,与气压短期存在高度正相关,且体应变随气压变化在时间上存在40分钟左右的滞后效应。并利用回归相关分析消除水位、气压影响,探讨了体应变与水位、气压相关系数以及响应系数在宁夏地区小震前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前,测定地震震源机制解较多地通过P波初动、体波波形、面波波形和大地测量数据,然而针对中国测震台网建设之前发生的历史地震,利用以上方法测定震源机制解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4.
利用小波包变换时频谱识别宁夏及邻区的地震和爆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dmey小波基函数分别对地震和爆破事件的垂直向记录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计算各事件信号的归一化时频谱值以及P波和S波时频谱值达到最大时的频率fmp和fms,比较地震信号和爆破信号P波段(0~6.25Hz)和S波段(0~6.25Hz)在各相同分解频带内的瞬时谱最大值差异,寻找合适的单项定量识别指标,并综合各单项识别指标形成综合识别判据。运用综合识别判据对银川台记录到的宁夏及邻区14个地震事件和19个爆破事件进行判别,结果表明,各单项定量识别指标的识别率均在80%以上,综合判别结果均与事件的真实类型一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09年以来中国大陆13次6级以上浅源强震的固体潮调制作用进行回顾和分析,得到以下认识:(1)中国大陆6级以上强震在月相期内发震频率较高,即受固体潮调制作用明显;(2)朔望期潮汐应力的作用有利于走滑型和正断型地震的活动,其中对走滑型地震的触发效应较显著,固体潮汐对不同展布方式和运动性质的地震断层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存在差异;(3)6级以上强震前震源区附近小震调制比异常普遍存在,包括部分发生于非月相期内的6级以上强震前的小震也受到明显的固体潮调制作用;尤其需要关注震前小震调制比异常区逐渐向震中收缩且异常区面积逐渐减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宁夏大峰矿5 500 t爆破及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底在宁夏和内蒙古交界的贺兰山大峰煤矿进行了5500t的大当量工业爆破,这是一次进行地球物理、工程抗震等研究的难得机会,同时也是全面检测宁夏及邻区“十五”新建测震及前兆系统运行情况及工作状况的机会。除了加强固定测震台网的监测外,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还联合甘肃,四川,青海4省地震局布设了南北向的临时测线。北京大学,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及爆破单位等十余家单位,分别在不同地点沿不同方向布置了不同研究目的的测线。本文就此次爆破和观测情况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有限元方法及静态位移解理论,采用前人反演的汶川8.0级地震破裂过程时空参数,定量计算分析汶川地震对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断裂体系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具逆冲右旋性质的汶川地震,在汶川-宝鸡-线以东产生顺时针的位移扰动场,以西产生逆时针的位移扰动场,这与该分界两侧附近的活断层整体走滑方向相一致.水平剪切应力场的局部极值区...  相似文献   
18.
2017年9月2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发生4.6级地震。通过对此次地震的回顾和总结,得到以下结论:①固原4.6级地震为孤立型地震;余震主要分布在主震震中西南侧,结合震源机制节面解,初步判定NW向节面应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面,震源错动方式为左旋走滑兼具逆冲;震源机制解最佳拟合深度为9 km;震源机制解参数为节面Ⅰ:走向34°、倾角62°、滑动角174°,节面Ⅱ:走向127°、倾角85°、滑动角28°;②固原4.6级地震前存在前震活动、小震调制异常以及固原地震窗异常;③海原小山钻孔应变异常变化与固原4.6级地震有关,且与该测项预测指标已有的研究结果较吻合,但此次地震震级比预计震级偏大;④固原地震台地电阻率和地磁谐波振幅比异常期间发生了3次中强地震,其中,2017年5月17—20日,固原地震台地电阻率EW向出现快速下降,之后呈低值变化;固原地震台地磁谐波振幅比NS向从2014年开始经历下降—转折—回升过程,具有良好的映震效能。  相似文献   
19.
曾宪伟  闻学泽  龙锋 《地球物理学报》2019,62(12):4604-4619
综合利用区域台站和流动台站(近台)的记录,基于初至P震相重新测定了2017年九寨沟序列M_S7.0主震和M_L≥3.0余震的震源位置,并利用较高精度的定位结果分析余震分布与地震构造的关系,解释发震断裂带的结构.获得的新认识有:(1)九寨沟主震震源深度为16km,位于余震带中段的南缘;余震主要分布深度为4~17km.(2)沿余震带的走向,余震分布与主震同震位错大小的分布明显相关.余震带中段8~16km深度存在的余震稀疏区与同震位错的高值区相吻合,应是发震断裂带主凹凸体的部位,也是主震时应变释放较充分的部位;余震带南东段10~18km深度的余震密集区对应了同震位错的亏损区之一,三次M_L≥5.0余震都发生于此;余震带西北段在5~10km之下既缺少余震,又属同震位错的亏损区,可能与那里多条断裂的交汇或合并造成的构造复杂性有关;余震带中-北西段3~5km深度的也缺少余震,也对应了浅部的同震位错亏损区.(3)证实了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构造为虎牙断裂带北段,同时新揭示出发震断裂带表现为由主断裂和分支断裂构成的、向上分叉的花状结构,尺度约为4.5km宽(最大)、35km长,主断裂朝SW陡倾.这些反映主震破裂可能不只受控于单一的断裂,而有可能是沿主断裂发生主破裂,而沿分支断裂发生次要破裂.另外,本文对发震断裂带结构的分段解释,是遵循构造地质学原理去综合震源排列、震源机制解、地表断层已知位置、相邻剖面断层解释结果等信息的分析结果,而不仅仅依据余震的密集分布进行推断.  相似文献   
20.
贺兰山-银川盆地构造带分布有一系列平行的正断层,历史上发生过8.0级强震,这种在大陆内部具备8级以上发震能力的正断层系统是非常罕见的.为深刻认识这一构造系统的精细结构特征,在该构造系统附近布设了104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同时收集周边固定台站和其他流动台站资料,通过对206个台站的接收函数与面波联合反演研究,获得了构造区下方高精度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在银川盆地内部以四条断裂为界呈现典型的“堑中堑”盆地特征;通过对正断层系统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在盆地南侧发现一个沉积层厚度变化显著、地震分布集中的条带,推测为正断层系统的南部边界.贺兰山与银川盆地交界两侧,存在地壳厚度差异和壳内速度结构分异现象,而交界处在上地幔呈现低速带,这可能与构造带位于阿拉善和鄂尔多斯块体之间有关.银川-平罗8.0级主震发生在银川盆地下方四条断裂交汇部位,位于盆山交界高低速分异部位偏高速区一侧,盆山交界下方的上地幔低速异常体可能促进了地震成核.综合地质钻探证据、微震活动性、区域应力场和本文速度模型,推测贺兰山东麓断裂带是1739年银川-平罗8.0级大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