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8篇 |
免费 | 199篇 |
国内免费 | 23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7篇 |
大气科学 | 181篇 |
地球物理 | 104篇 |
地质学 | 527篇 |
海洋学 | 176篇 |
天文学 | 20篇 |
综合类 | 76篇 |
自然地理 | 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63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74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4篇 |
1974年 | 2篇 |
1965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额河源流采金后废弃矿区为研究对象,于2011—2015年期间,通过采取不同恢复措施从被破坏矿区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角度分析植被恢复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措施促使各植物群落的物种数增加了5%~30%,说明采取恢复措施使得矿区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2)综合植被群落结构、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措施A5(推平+圈羊)、A4(推平+补水)、A3(推平+覆土+黑加仑)较其他措施恢复效果更为显著。(3)通过对各样地植被丰富度指数(R)、Shannon 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Pielou (Jsw)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指数曲线拟合关系最好。表明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均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0.05)。本研究可为类似矿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2.
西昆仑山南麓湖泊和水系的近期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西昆仑山南麓湖泊50 000年来曾经过多次扩张和收缩,其中高湖面出现在46 000 a B.P.前后和39 000—24 000、22 000—18 500、16 000—13 000、11 000—9 000 a B.P.。本区曾经是一个统一大湖,因气候变干、水面下降而分割成目前的湖泊。高湖面出现的时间与间冰段相当,但10 000年来由于气候不断变干而未出现全新世南湖面。据沿岸多级砂砾堤推算,9 000年来的气候变化具有400a和800a的周期。本区河流原属喀拉喀什河上游,因地壳上升和气候变干而分割成目前郭扎错、阿克赛钦湖和苦水湖三个封闭水系。 相似文献
93.
94.
罗布泊全新世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布泊西湖属开阔湖盆,上世纪30年代其面积达1900km2,但湖心剖面粒度分析的结果表明,其粒度组成与一般开阔湖盆有着显著的不同:沉积物常具黄色与灰色互层结构,层理清晰,黄色层的粒度组成中常含较多粗颗粒砂,灰与黄色层的混合样是以粉砂黏土为主,同时含有一定量的中、细砂,甚至粗砂。根据与风成砂和尘暴沉积的粒度组成对比,可知这种沉积特征与现代尘暴沉积有很大的相似性,因而表明风尘是罗布泊沉积的重要物源,并可据此来恢复10000a以来本区尘暴作用的强弱变化。 相似文献
95.
以玛多地区多年冻土为背景,建立多年冻土地温场的数值计算模型,以不同的方式考虑近 60 a 来的气温变化构成不同的上边界条件,通过模型计算分析不同上边界条件下的不同时期温度场、未来冻土退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上边界条件中采用气象站实测近60 a波动温度值和采用近60 a平均恒定值时,浅层冻土地温差异明显,且越浅层地温与越近时间的上边界条件相关.预测未来100 a冻土地温变化趋势发现,相同升温速率和升温初始温度条件下,上边界采用实测60 a波动温度值对冻土退化过程影响较小;升温初始温度值提高到与趋势线衔接后,冻土退化起始时间从约第45年提前到约第20年;60 a实测温度和升温初始温度值均提高到与其初始温度场上边界条件衔接后,冻土退化起始时间从约第20年提前到约第15年;冻土退化从开始到完全退化经历时间为25 a左右. 相似文献
96.
为了使MOS预报方法成果具有较好的技术性能和较大的实用价值,必须根据统一的技术指标,对成果进行比较严格、比较全面的技术鉴定。 应当指出,由于预报对象的出现概率、预报难度和应用的方法不同,试图用统一的数值来表征技术指标的具体要求是不适当 相似文献
97.
仁布-泽当逆冲断层是喜马拉雅大反向逆冲断层(GCT)在藏南地区的重要延伸部分,也是喜马拉雅造山带北部边界新生代最为活动的构造单元之一。新生代以来特提斯喜马拉雅的构造变形组构特征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碰撞造山带演化与高原隆升具有重要构造意义。本文综合GCT泽当-琼结段断层的宏观与微观变形特征,对断裂带石英脉、围岩中石英和云母矿物的电子背散射(EBSD)组构及断层两侧岩石磁组构(AMS)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AMS主要贡献来自顺磁性云母、绿泥石等,磁化率各向异性椭球体以压扁状为主,磁面理与构造面理(劈理、断层面)基本重合,显示较强的构造变形磁组构特征;磁线理优选方向近南北向,且与观测北向逆冲断层方向一致,揭示剪切作用在变形过程中的持续作用。研究发现泽当地区GCT附近石英微观结构从围岩至断层区,石英至少呈现3种不同类型的微观变形机制:围岩区溶解蠕变、断裂带石英以膨凸重结晶和亚颗粒旋转重结晶作用为主。断裂带石英的c轴EBSD组构指示变形为低温(300~400℃)环境,其中黑云母的结晶学优选(CPO)与磁组构主轴优选方向存在高度的一致性,进一步证实了顺磁性矿物黑云母对AMS的主要贡献。综合研究表明泽当地区GCT的韧性变形是断层处在中上地壳韧性带的活动阶段变形的结果,也代表了特提斯喜马拉雅在碰撞、高原隆升期的变形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98.
安徽兆吉口热液型铅锌矿区元素迁移量三维地球化学勘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兆吉口铅锌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南侧的东至县杨老尖-龙门尖地区,这一矿床的发现使皖西南地区地质找矿实现重大突破。文中利用Grant的Isocon图解法,研究活动元素的分布特征和迁移规律,以奠定兆吉口地区的地球化学勘查指标及成矿环境指标的研制基础,发现成矿元素Pb、Zn、Cu、Au、Ag、Mo及其伴生元素As、Bi、Sb和矿化剂元素S等从围岩向矿体部位带入程度增加,常量元素SiO2、Fe2O3、MgO、CaO、Na2O、K2O等在青白口系带出,于矿体部位带入。矿床系统的质量是净带入的,平均质量变化为4%;青白口系质量是净带出的,质量变化为-18%。依据元素迁移规律,试制元素迁移量三维地球化学图,认为研究区进一步找矿工作应当沿断裂带向北东和南西方向拓展,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对元素迁移进行了解释,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讨论,认为试验矿床是由区域变质构造运动热液作用形成的,试验矿床只是区域变质构造运动热液活动共同形成的矿床(系列)的一部分,研究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
100.
简要介绍了当前的几种3维建模方法,重点针对海量3维实体模型的管理与显示问题,基于Skyline 3维软件平台,紧密结合2维GIS中成熟的空间数据管理能力和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最终在上海市警用3维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展现,流畅快速地加载数以万计的海量3维实体模型,并提供新颖的琴健式展示效果.同时研究成果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