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3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推断西藏日喀则拉堆—乃东断裂带(LNF)的断层活动年代及活动性,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断裂带上采集的2件断层泥样品中的石英进行了扫描电镜(SEM)下微形貌观察,并将石英表面形貌出现频率绘制成统计直方图。结果显示,拉堆—乃东断裂带第四纪以来具有明显的活动性;且石英微形貌大量出现贝壳状结构、次贝壳状结构和桔皮状结构的组合类型,推断该断裂带自中更新世进入活动高峰期,全新世以来仍在活动。  相似文献   
32.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遥感技术的地学应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合成孔径雷达(SAR)因其具有全天时、全天候成像能力及对地物有一定穿透力等独特的优点,已成为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对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机理及遥感图像特征做简要介绍,对新兴起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做简要描述,并就SAR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领域进行了列举,展示了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大地震红外辐射异常信息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找和确定大地震的临震信息是预测地震的关键.本文针对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8.0级、2010年1月12日海地太子港7.3级、2月27日智利8.8级以及4月14日中国青海玉树7.1级等四次灾难性地震事件,分析了大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卫星遥感射出长波辐射(OLR)信息的时空场分布及变化特征.发现在四次大震发生前1...  相似文献   
34.
1500年云南宜良地震的发震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忠权  申旭辉 《地震研究》1996,19(2):184-191
本详细讨论了1500年云南宜良地震的发震构造。认为小江东支断裂带内的小新街一徐家渡断裂是1500年宜良地震的发震构造,本次地震的宏观震中粒位于宜良县城西南20km的腊介村一带(北纬24°46′,东经103°4′)。  相似文献   
35.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附近地应力场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雅鲁藏布江断裂带附近的原地应力场状态,采目前先进的水压致裂方法,在西藏拉贡机场CK3号井中进行了52.5~73.6m、92.2~105m、117.12~142.6m、142.91~153.7m、187.38~173.7m、187.38~217.98m、227.3~288m、293.5~322m共计八个深度段的地应力测量。运用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和统计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地应力场的总体变化特征以及垂直埋深、水平埋深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取得各测段处的最大、最小水平主压应力的量值以及岩石的原地抗张强度、岩石的重张压力等力学参数。另外利用区域地质构造和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技术,分析确定测区附近的主应力方向,为雅鲁藏布江构造带的应力场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念青唐古拉山南东麓断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念青唐古拉山南东麓断层位于尼木、当雄、谷露一带,长240km,总体走向NE,倾向SE,由力学性质、运动方式不同的三大段构成。晚第四纪以来,该断层强烈活动,目前能比较确定的活动次数至少有6—7次;断层切断一系列地质、地貌体,留下了丰富的位移现象;晚第四纪以来,平均水平滑动速率4.2mm/a、垂直滑动速率3.5mm/a。沿断层观察到多次古地震和历史地震的地表破裂;现今地震震中主要位于该断层附近,等震线的长轴方向也与该断层的走向一致。表明该断层是青藏高原内部一条强烈活动的发震断层。  相似文献   
37.
念青唐古拉山南麓断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8.
吴章明  曹忠权 《地震研究》1989,12(2):96-96,146
韩同林在《地震地质》第6卷第4期上曾以题为“西藏1411年9月29日8级地震震中位置的讨论”为题报告了他在实地考察及航、卫片的解译结果。文中描述了当雄北、宁中北,羊八井西及九子拉四个地点的“地震形变带”。其中,对宁中北“地震形变带”的描述如下:“宁中北地震形变带位于北纬30°24′,东经90°47′左右。地震形变带绝大部分发育于第四纪堆积坡地上,仅北东地段部分切割基岩。走向北35°东左右,倾向南  相似文献   
39.
强震前地气系统长波辐射(OLR)异常的成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2008年1月9日发生在西藏阿里地区的改则6.9级地震,分析了卫星遥感我国西部地区长波辐射(OLR)信息场的月际和日际变化特征,研究了临震前震中区附近长波辐射的显著增强与其所处大气压力变化的同步关联现象,认为震前长波辐射异常征象的成因可能源自大气而非地热,临震前的大气压力增强是改则6.9级地震发生的诱触发因素,而长波辐射变化信息可作为表征大气诱触发地震动力的一个重要指征物理量.  相似文献   
40.
藏东应力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PS观测结果、震源机制解及地应力测试分析藏东地区的应力场特征。根据GPS资料得到了藏东地区的地壳应变状态,而拉萨地块内部,最大主压应变的方位为NE41.21°,羌塘地块内部的最大主压应变方位为NEl9.88°。而在川滇和羌塘地块交界的三江地区,GPS计算得到的最大主压应变方位为SE47.76°;在滇缅地块区内部,最大主压应变方位为NE46.13°根据震源机制解资料得到了藏东地壳应力状态,拉萨地块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为NE78.33。,羌塘地块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为NE36.24°三江地区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为NE81.54°滇缅地块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为NE47.000。由钻孔地应力测试得到的藏东拉萨地块主应力方位在NE65~75。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