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地质学   3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曹仁关 《地质论评》1959,19(7):301-304
一、前言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由于大面积的普查,在云南中部禄丰、广通、楚雄、双柏、牟定、大姚、姚安、盐丰等地找到了许多含铜砂岩的矿点,因而对于这个地区的地层构造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笔者自去年至现在都参加了禄丰一带的普查工作,今年元月又出席了云南省含铜砂岩现场会议,听了局长、地质处以及各个队的地质报告,故对于这个地区的大地构造单元的性质与特点有一些新的体会和认识,觉得它既不是以  相似文献   
22.
云南省板块构造与古生物地理区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云南省的地恨,古生物地理区和古地磁资料的综合分析,将其划分为扬子板块,澜沧板块和保山板块。这三个构造单元中,前二者的古生物群基本相同,属于南方古生物地理区,后者发育了冈瓦纳相沉积,属于滇西古生物地理区。据现有古地磁数据,扬子板块从寒武-石炭纪位于南半球,自二叠纪才开始漂移到北半球地区;保山和澜沧二个板块,在古生代时期处于南半球区,之后它们分别在晚三叠世末期,三叠纪迁移入北半球。最后,在中侏  相似文献   
23.
寒武纪,华北、华南板块同位于南半球,均为冈瓦纳古大陆的一部分,三叶虫化石带基本相同,并能逐层对比。奥陶纪至石炭纪,华北板块位于北半球,华南板块位于南半球,二者地层、古生物有明显的差别。二叠纪,两者均位于北半球的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植物茂盛,有利于煤层的形成。三叠纪,两者某些动物群混生。侏罗纪至白垩纪,动物群基本相同或相似。三叠纪,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早侏罗世,完全拼合。  相似文献   
24.
曹仁关 《地层学杂志》1994,18(2):149-153
云南曲靖志留系的划分与对比曹仁关(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11)关键词志留系,地层对比,地层划分,曲靖,云南云南曲靖志留系特别发育,出露较好,化石丰富,是我国研究志留系较为理想的地区之一。云南曲靖城郊潇湘水库、红庙、石燕坡一带,志留系出...  相似文献   
25.
曹仁关 《云南地质》1993,12(4):407-416
寒武纪.华北、华南板块同位于南半球,均为冈瓦纳古大陆的一部分。三叶虫化石带基本相同,并能逐层对比。奥陶纪至石炭纪,华北板块位于北半球?华南板块位于南半球,二都地层、古生物有明显的差别。二叠纪,两者均位于北半球的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植物茂盛.有利于煤层的形成。三叠纪。两者某些动物群混生。侏罗纪至白垩纪.动物群基本相同或相似。三叠纪.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早侏罗世。完全拼合。  相似文献   
26.
叠层石出现于太古代,元古代特别发育。云南东部发现寒武纪、志留纪叠层石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寒武统梅树村组的叠层石产于磷块岩中,对研究生物成矿作用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27.
曹仁关 《地质论评》1959,19(6):286-287
1958年4月到7月,笔者参加大理地质队的普查工作时,曾在滇西永平县鹅毛厂看到中生代红色层之上复盖着另一组中生代的地层,现将它的情况,介绍于下,以供同志们参考。鹅毛厂位于永平县和云龙县的边界上(鹅毛厂的地理位置见图1)。鹅毛厂的地层,为中生代的红色层  相似文献   
28.
云南西部公养河群遗迹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仁关  陆瑞芳 《地层学杂志》1991,15(1):65-65,61
<正> 云南西部龙陵县桃子寨、公养河一带,出露一套以砂岩、页岩为主、韵律明显的浅变质岩系;1966年,云南省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将其命名为公养河群,根据岩性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含海绵骨针及三叶虫(?)碎片,且与上寒武统呈整合接触,时代属中—下寒武统;下段含藻类化石,暂将其时代定为寒武纪,但不排除有属震旦纪之可能。1978年,云南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将公养河群下段置于震旦纪。为了编制岩相古地理图,1988  相似文献   
29.
曹仁关 《地球学报》1989,11(1):143-156
根据古生物群的组成和特征,新疆可以分为阿尔泰区,准噶尔-天山区、塔里木区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区。晚志留世末期,塔里木区与准噶尔-天山区拼结,形成蛇绿混杂岩和双变质带。早泥盆世末期,准噶尔-天山区俯冲于阿尔泰区之下,并形成双变质带和蛇绿岩套。早白垩世末期,昆仑山-喀刺昆仑山区俯冲于塔里木区之下,并形成蛇绿岩带。  相似文献   
30.
曹仁关  陆瑞芳 《云南地质》1992,11(4):330-335
云南东南部的震旦系沉积较全,自上而下可分为(暂定地层名称):白打旗组、六差塘组、咪咪底组、新现河组、大深沟组,其中含有三层冰成岩,分别相当于中国南部地区的灯影组(留茶坡组)和陡山沱组、南沱组、大塘坡组、富禄组(莲沱组)、长安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