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90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115篇
地球物理   206篇
地质学   264篇
海洋学   46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砂岩孔隙介质内天然气运移的微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真实的砂岩微观模型,通过与实际地质状况较为相似条件下的气驱水运移实验模拟天然气在砂岩孔隙内的二次运移,直接观察了天然气在砂岩孔隙、喉道内运移的过程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真实砂岩孔隙介质中天然气的微观运移机理。研究发现,天然气运移路径的形态通常迂回曲折,表现复杂的分支状特征,而且气体只沿毛细管阻力最小的运移路径向前运移;受真实砂岩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和运移动力变化的影响,天然气运移的速率不均一,呈现出跳跃式的运移方式;在孔喉比相差较大的亲水介质中,气体的卡断现象较为普遍,卡断增加了气体运移的阻力,对天然气运移十分不利;外界突发性的振动能够增加天然气运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22.
“901”海带新品种培育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选择性状差异较大的日本长海带(Laminaria longissima)和当地早厚成品系一号(Liaponica)为母父本,通过杂交获得F1,F1经连续玩弄年的自交选育获得“901”海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耐高温的经济性状和色泽浓褐、个体宽大、纵沟较明显、基部终身楔形,近基部1m处呈微弧形的形态性状,经两年生产实践证明:“901”性状遗传较稳定,产量高,质量优。  相似文献   
823.
利用全球气候平均态的1°×1°的温度、盐度资料,根据Sturm-Liouville本征值理论,得到全球1°×1°的第一斜压Rossby变形半径λ1。根据层结流体中线性自由Rossby波理论,可知第一斜压Rossby波位相速度为βλ21,故由全球各个大洋海盆的宽度可得到第一斜压Rossby波在各大洋海盆中从东边界传到西边界的时间。由于第一斜压Rossby波在高纬海区传播非常慢,而南极绕极海区又是最宽的海盆,所以第一斜压Rossby波在此海区的调整时间最长。在简单的线性自由Rossby波理论下,南极绕极通道是全球Rossby波调整的控制海区。  相似文献   
824.
海冰厚度作为海冰的重要变量之一,相较于海冰密集度、海冰漂移速度、海冰范围等,数据时空完整性仍然不足。当前获取北极海冰厚度的主要手段为卫星遥感,除之前的CryoSat-2、SMOS等卫星,2018年11月又新增了ICESat-2卫星。目前,针对北极多源卫星海冰厚度的时空变化差异性对比以及数据精度评估的工作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选取最近的完整两年(2019—2020年)内的ICESat-2、CryoSat-2以及CS2SMOS(CryoSat-2和SMOS融合产品)海冰厚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量化其时空差异。结果显示,整体上CryoSat-2卫星数据的平均海冰厚度最大, ICESat-2其次, CS2SMOS最小。三种卫星数据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在海冰厚度高值区ICESat-2数据的厚度最大, CryoSat-2与CS2SMOS数据的厚度相近,而在海冰边缘区CryoSat-2数据的厚度最大, CS2SMOS最小。从区域来看,不同卫星数据反演的海冰厚度在东西伯利亚海和波弗特海区域差异较小,在巴伦支海区域差异较大。在此基础上,利用研究时段内的“冰桥行动”实地观测数据对多源卫星数据进行...  相似文献   
825.
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在原有遥感生态指数(RSEI)基础上,选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代替原绿度指标中的NDVI,构建并计算2001—2020年长白山地区植被生长季RSEI,采用回归分析、波动分析、Hurst指数等方法,分析长白山地区RSEI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其气候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1—2020年长白山地区RSEI波动缓慢上升,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RSEI多年均值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异性,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通化市、白山市大部较差。(2)近20年长白山地区RSEI稳定性较差,生态环境质量较脆弱。未来生态环境趋势总体向好,但局部地区仍存在持续恶化态势。(3)长白山地区RSEI主要受降水影响较大,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与气温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826.
积雪深度是估算海冰厚度重要的参数之一,目前对不同积雪深度产品精度及其可适用范围的评估研究较少,也缺乏系统性的认知。本研究选取了11种北极积雪深度产品,根据产品的不同时间范围,分为2013—2018年和2018—2019年2个评估时间段。根据上述时间段,对比分析了各产品之间的差异性,然后将这些产品与“冰桥行动”和海冰质量平衡浮标的现场观测结果进行了评估。所有产品都显示格陵兰岛和加拿大北极群岛的北部积雪深度较厚,而在东西伯利亚海、拉普捷夫海、喀拉海、巴伦支海沿线区域的积雪深度较薄,不过,部分产品在时空变化上仍存在较大差异。与“冰桥行动”的观测数据对比发现,大部分产品数据雪深都较厚, AMSR2B和IS2/CS2分别在2013—2018年和2018—2019年的评估时间段内差异较小,拟合度较好。与海冰质量平衡浮标的对比结果显示,绝大部分产品数据雪深都较薄,并且差异性较大,其中NESOSIM在整个时期拟合度较好。利用不同产品的积雪深度反演海冰厚度的结果差异显著,与“冰桥行动”观测的海冰厚度对比发现, FY3B/MWRI和IS2/CS2分别在2013—2018年和2018—2019年的评估时间段...  相似文献   
82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