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166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结合一次雷电灾害事故,针对SPD以挑梁主筋作为接地引线这一问题,通过对SPD的作用和工作原理、SPD连线要求及其对残压的影响、挑梁主筋与构造柱主筋连接部位电气连贯可靠性、挑梁主筋电阻低是否证明挑梁(或构造柱)主筋与接地体电气连接良好、结构钢筋经过绑扎或点焊后作为引下线或接地体的疑问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初步探讨SPD以挑梁主筋作接地引线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推进防雷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02.
组成阿尔金构造系的断裂,均具左旋位错特征。发生于渐新世-中新世以来的总位错量450 ̄700km。其中,分布于阿尔金断裂带上的位错量达225 ̄375km。分布于其它断裂带上的位错量达150 ̄250km。发生于上新世以来的总镁错量为40 ̄50km。发生于第四纪的左旋位错量20 ̄27km。其中,分布在阿尔金断裂带上的位错量为7 ̄17km,分布于其它断裂带上的位错量为10km左右。  相似文献   
103.
104.
古田会  林易 《贵州气象》1996,20(1):16-22
本文分析了1995年7月7 ̄8日产生贵阳地区大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着重考查了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特征,指出了直接造成该次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系统是低空冷涡和急流;并结合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该次大暴雨过程的成因及其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5.
西藏樟木滑坡群的分形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分形理论,以西藏樟木滑坡群为例,详细了分析了滑坡活动时空结构的信息维特征和滑动带土粒度分布的分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滑坡活动具有很好的分形现象,滑动带土的粒度分维值一般在2~3之间,其平均值约为2.8分维可作为描述滑动带土粒度成分的参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分维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滑坡滑动带土的分维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据分形理论分析了滑坡滑动带土粒度分布的分形结构特征。探讨了分维的研究意义。结果表明,滑动带土的分维在2和3之间,平均值约为2.85。分维的大小揭示了作为自组织系统的滑动带土的形成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7.
1515年云南永胜地震形变带和震级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永胜地震发生在程海断裂北端。地震形变带沿袭程海断裂分布。形变带由地裂缝、地陷、陡坎、滑坡、山崩、断崖等组成。形变带长约42公里,宽约8公里,垂直位错量1—2米。据此确定的地震震级为≥7.5级。永胜地震区存在许多古地震现象,包括断层陡坎、地裂缝、崩积楔、地陷和滑坡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地震危险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8.
根据中法地震科技合作计划书的规定,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兰州地震研究所活断层考察组一行4人于1987年6月14日至7月8日赴法国、意大利考察。参加联合考察的有,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塔波涅尔(P.Tapponnier)教授,伯丽泽尔(G.Pelzer)博士、  相似文献   
109.
110.
为执行中法地震学和第四纪构造学合作研究计划,1986年9月1日—10月4日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进行了中法活断层联合考察。法方参加考察的有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构造地质学教授塔波尼亚(P.Tapponnier)、构造地质学博士佩尔泽(G.Pelzer)和戈德梅(Y.Godiner)以及研究生梅耶(B.Meyer);中方参加考察的有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虢顺民、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